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仲肯”说起《格萨尔》被称为史“诗”,是由于作品中一部分题材,与古代藏族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密切的关系;它所运用的形式,虽然是以散文和诗文结合,但主要则是以诗文为主;从内容到形式,它符合于人们通常对“史诗”这一文学形式的理解,这是这一巨著被称为“史诗”的内在原因。其次,是由于它在表现手法上,在艺术风格上,在一部分重大题材的选取上,与人们公称为“史诗”的那些世界著名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  相似文献   

2.
《亚鲁王》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是当代文学史上的重大新发现,其文化价值堪比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的发现和出版,改写了苗族没有长篇英雄史诗的历史,也是当代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3.
多少奔腾的河水已经枯干, 多少绿色的河岸变成了戈壁滩。……平坦的大地被冲成了深涧, 高耸的山峰崩落塌陷。从那时起呵, 大地经历了多少巨大的变迁! 唯有祖先留下的史诗, 仍在一代一代地流传。……著名的英雄史诗《玛纳斯》,开头就是这样唱的。这部规模宏伟的史诗与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传》一起,被誉为我国民族民间三大史诗。它以巨大的容量、迷人的色彩,昂然步人世界民间文学之林。  相似文献   

4.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的发现、记录与出版是21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成果,从此它不仅继续以"自然生命"——口传的方式流传于民间,而且将以其"第二生命"在更广大的读者中流传,为多种保护渠道提供了可能。《亚鲁王》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部苗族英雄史诗,它的发现、记录和出版改写了已有的苗族文学史乃至我国多民族文学史。《亚鲁王》在20世纪历次调查中均被忽视,此次普查中被发现,从而填补了民族文化的空白。与已知的许多英雄史诗不同,《亚鲁王》是原始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佳作,它为中国文化多元化增添了新的元素,为已有的世界史诗谱系增添了一个新的家族。  相似文献   

5.
柯尔克孜人民中史诗《玛纳斯》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三大史诗之一。 《玛纳斯》是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满负盛誉的一部宏伟的史诗。《玛纳斯》学者们一致认为:“《玛纳斯》是用纯洁精美的歌演唱的一部长篇历史叙事诗,是柯尔克孜人民的一部百科大全书”。它反映了柯尔克孜的历史、语言、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理想和愿望、欢乐和忧愁。是一部语词丰伟、有权威性的英雄故事(史诗)。 《玛纳斯》史诗产生于何时,对此,史诗中有这样一段唱词:  相似文献   

6.
·像居素普·玛玛依这样能够完整地演唱八部《玛纳斯》的史诗演唱大师,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一位· 《玛纳斯》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史诗之一,它广泛流传于柯尔克孜民众之中,是一部口耳相传的口承史诗。这部史诗描写了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抗击入侵之敌的英勇事迹,每部史诗描写玛纳斯家族一位英雄的事迹。史诗《玛纳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玛纳斯》是指史诗的第一部《玛纳斯》,此部主要描写英雄玛纳斯的英雄业绩;广义的《玛纳斯》是指包括第一部《玛纳斯》、第二部《赛麦台依》、第三部《赛依铁克》、第四部《凯涅尼木》、第五部《…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巴林《格斯尔》文本中的三大类九个母题与海希西分类中的母题进行对照,发现巴林《格斯尔》史诗文本与巴林格斯尔传说产生了深度的互文交织,大量的传说情节被植入到史诗文本当中,重塑共性母题,形成与巴林山水紧密粘连的本土史诗叙事单元,承载着时代的和地域的新内涵,构成个性化的本土表现。这是巴林《格斯尔》史诗文本对整个蒙古语族《格斯尔》史诗传统文本进行地方化改造的产物,也是继承的产物,一定意义上延长了该史诗在本区域传承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8.
蒙藏《格萨尔》音乐艺术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生在雪域的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上千年来以它特有的魅力被多民族所接受,并各自得到巨大的发展,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博大、渊深、丰厚与多彩。这种多民族共同发展一部史诗的现象,将为我们在研究民族关系和文化交流方面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现就在格萨尔学中具有独特意义的藏蒙《格萨尔》音乐试做一比较研讨。  相似文献   

9.
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格萨尔》史诗,不但在藏族群众中家喻户晓,而且流传范围也比较广。通过浅析《格萨尔》史诗及其在甘南地区的传播来解读史诗传播所依据的内在生命力;《格萨尔》史诗以佛教文化价值和苯教文化价值的优异面在民间融合后,形成具有普世价值思想的一种热爱和平、反对暴力,且积极向上、追求自由的民族精神。它不但是藏民族对于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而且也是向往在一种由强力保障的公平社会下,可以自由的生活在以信仰慈悲为怀的佛教为终极目标的极乐世界,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佛教以慈悲为道德榜样,逆来顺受的消极思想。  相似文献   

10.
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格萨尔》史诗,不但在藏族群众中家喻户晓,而且流传范围也比较广。通过浅析《格萨尔》史诗及其在甘南地区的传播来解读史诗传播所依据的内在生命力;《格萨尔》史诗以佛教文化价值和苯教文化价值的优异面在民间融合后,形成具有普世价值思想的一种热爱和平、反对暴力,且积极向上、追求自由的民族精神。它不但是藏民族对于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而且也是向往在一种由强力保障的公平社会下,可以自由的生活在以信仰慈悲为怀的佛教为终极目标的极乐世界,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佛教以慈悲为道德榜样,逆来顺受的消极思想。  相似文献   

11.
《格萨尔》: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比世界五大史诗--《吉尔伽美 什》、《伊利亚特》、《奥德修记》、《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 多》的总和还要长。 《格萨尔》:二十世纪中国人花了近五十年时间搜集整理它,而这一 工作还将继续下去,所以它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跨世纪工程”。 《格萨尔》:花费十七年时间终于编纂而成的精选本前 4卷,终于将 在金秋十月出版,而它仅是全部工程总量的十分之一 ! 在今天的藏学界,降边嘉措这个名字同藏族史诗《格萨尔》不可分割。   25年前,降边嘉措曾说过:“敦煌学”既是辉煌学又是伤心学,《格萨…  相似文献   

12.
《格萨尔》遭遇九十年代文·图/巴义尔《格萨尔》新消息:·用手画出一部史诗来·《格萨尔》进光盘———“角色扮演”世界屋脊、藏传佛教、布达拉宫……,伴随所有这些伟大和神秘的还有藏民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一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千百年来她被反复吟...  相似文献   

13.
李连荣 《中国藏学》2017,(1):158-171
文章介绍了《格萨尔》史诗抄本的起源与传承、《格萨尔》史诗抄本传统的形成与抄本资料的移动、《格萨尔》史诗抄本的篇章概念、《格萨尔》史诗抄本的种类与数量以及《格萨尔》史诗抄本的特点共5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的《江格尔》是一部驰名中外的英雄史诗。它与藏族的《格萨尔》(或《格斯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列为我国的三大史诗。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五部《江格尔》,这是在我国出版的《江格尔》的第一个汉文本。它的出版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工作的一项重要成绩,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这个汉译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它将有利于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尤其是有利于我国“江格尔学”的发  相似文献   

15.
《伊利亚特》与《格萨尔》两部史诗最为鲜明的共性修辞是比喻。明喻和博喻又是两史诗最为典型的比喻类别。从比喻修辞在两史诗中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到其不同史诗风格的区别:《伊利亚特》强调的是为细节真实而做的精雕细刻式的写实描述,注重动态性过程,反映的是逻辑严密的理性思维,中心是以时间贯穿着的叙事性;《格萨尔》重在为情感抒发而做的写意描述,喻体多而描述短,名词性多而动态性少,注重氛围营造,体现的是方方面面都被兼顾到了的空间思维中的抒情性。  相似文献   

16.
前记《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是印度人民创造的两部伟大的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它对我国文学也产生过巨大影响。有研究者认为,《西游记》就是受《罗摩衍那》的启发写成的。《罗摩衍那》故事大致流传于公元前二世纪。因为它是民间流传的史诗,不可能确认一名作者,传说是蚁垤所作,实难相信。可能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扩大而形  相似文献   

17.
莫色木加 《民族学刊》2022,13(10):65-72, 137
《天地祖先歌》是彝族五大创世史诗之一,学界至今还未对它展开深入的研究。联系史诗的彝族传统文化背景,细读创世史诗文本内容则发现,它充分阐发了彝族创世史诗独特的共通体思想,同时详细论述了彝族创世史诗中的诸多共通体以及史诗共通体自我解构性的主要特征:他异性、独体性/独一性、死亡,尤其是创世史诗明确表达了彝族先民的共通体解构观念,深刻反映了彝族先民关于共通体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流传于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民间的《克孜尔》史诗和蒙古《格斯尔》同源异流之作,蒙古《格斯尔》是源,图瓦《克孜尔》中既有译自蒙古文《格斯尔》的部分,也有对蒙古文《格斯尔》编创的部分,还有自己独创的部分。基于“格斯尔”在图瓦语中的音变,格斯尔被当成了成吉思汗,从而自古流传的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故事作为图瓦《克孜尔》史诗新篇章广泛流传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一部填补鄂伦春族说唱文学空白的书──为《英雄格帕欠》作序隋书今《英雄格帕欠》是孟淑珍同志整理发表的鄂伦春民族民间文学摩苏昆专集。摩苏昆,毕拉尔路鄂伦春语,翻译成汉语即说唱故事之意(有人猜测是史诗,它不是史诗,也不能译为史诗)。毕拉尔路鄂伦春族人,过去...  相似文献   

20.
1999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仁钦道尔吉、郎樱主编,被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列入“中国史诗研究丛书”第一批书目的5本著作出版。它们是:《格萨尔论》(降边嘉措)、《江格尔论》(仁钦道尔吉)、《玛纳斯论》(郎樱)、《南方史诗论》(刘亚虎)、《江格尔与蒙古族宗教文化》(斯钦巴图)。2000年6月9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与内蒙古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中国史诗研究丛书首发式暨学术座谈会”。98岁高龄的民间文艺学泰斗钟敬文先生会上这样评价: 典型的史诗是人类早期的东西,是马克思所说的野蛮时期高级阶段的产物。当然,实际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