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胥氏的历史传说与考古文化史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胥氏在历史传说中是伏羲氏的母亲。其实,华胥氏是氏族或部落之名,“华胥氏”就是“花须氏”,亦即“花芯氏”,即崇拜“花芯”的氏族部落。该氏族部落首领是华夏民族重要的始祖之一;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彩陶以“花叶”纹为主,应是华胥氏族的主要后裔;甘肃秦安大地湾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中,出土的“华胥氏”女神像说明该类文化居民也是华胥氏后裔,为“华胥氏”是华夏民族的共祖提供了依据;蓝田是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华胥氏后裔的繁育之所。  相似文献   

2.
原始文化基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文化基因论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一论题。一是提出原始文化基因论这一观点,认为“原始文化基因”是指原始文化上的一个基本单位。二是认为文化人类学中的这个最基本的原始文化基因在其内部运动中对文化有根本性的影响。三是认为原始文化基因论能改变现存的文化人类学中的某些概念和认识,以利于更好、更准确、生动地叙述文化人类学上的一些问题。四是原始文化基因论从根本上就肯定了原始文化的现实意义,能促进我们发展更为良好的人类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社”与“祖”意指土地、祖先,涉及相关文化伦理、世界观、信仰、礼制、仪式、社会维度。“社”与“祖”的认知逻辑为“天人合一”,促成的是宇宙、社会与个人的相互混融,承载着“亲”、“和”、“孝”、“序”等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并调适着人地关系、人神关系、人际关系,塑造了社会的基本架构模式。“社”和“祖”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肇始和根源,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体系中的核心与载体,其所秉持的伦理价值、文化价值、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尊崇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远古婚姻神话虽然十分复杂 ,但其叙事模式却主要有三 :“龙配龙 ,凤配凤”模式 ;“龙配凤”模式 ;“美女配龙凤”模式。它们不仅客观记录了中国原始先民的婚姻演变史和氏族形成史、宗教观念和女子地位的演变史 ,而且也真实记录了远古诸氏族不断融合、华夏民族初步形成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隔河情结”与“河桥意象”是中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两个模式。“鹊桥神话”和“尾生传说”两个民俗故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隔河情结”逐步形成的过程。男女被河阻隔的情结是原始思维中氏族内部不得通婚的原始制度的产物,两性间渴求沟通的潜意识欲望通过桥的意象传达出来。桥在民族心理中是男根的象征,桥也暗示着男女的交合。河桥意象在文学中成为一个与性爱主题密切相关的文化原型  相似文献   

6.
歌唱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中国的歌唱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原始氏族时代,伴随着人类的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歌唱文化开始萌芽、衍生,不断发展,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文化”人之根 ,“法治”国之本。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道文化 ,诸子百家都根源于道家 ,儒家不过是官僚士大夫阶层体道训民的产物罢了。《道德经》第一章断句的错误偷换了道学的基本范畴 ,实际上 ,道学是“通无有”之学 ,推崇“实践”的“人文主义” ;基本价值取向是 :“同”或者“求同” ;基本方法论是 :肯定再肯定。这都与西方“辩证”的“物文主义”方法存在差别。历史必将证明 :只有中华文明与“老子”的思想被世界广泛接受、推崇的时代 ,才是世界文明真正复兴的时代 ,才是世界真正走向文明的时代。而现在 ,就是世界公认的文明中心向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国文化回归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女登是炎帝之母。女登是人而不是神,与神话人物九天玄女无涉。女登是位传说性的历史人物,她生活于距今七千年前后的前仰韶文化与仰韶文化的交替之际。有蟜氏族一女子,与少典氏族一男子通婚而生下炎帝。文献传说,女登“感神龙首”而生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女始祖;民间传说,她发明了蜂业,为中华“蜂业之祖”,还发明了草鞋、蓑衣、围裙等物质文化。炎帝“寻母”“抬母”的传说故事,体现了炎帝的孝道精神;女登所创造的女登文化成为姜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女登祭祀中的排灯会、抬社火等民俗文化与女登、炎帝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开发和利用女登文化这一独特文化资源,对提升农民精神素质,塑造村容村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中国丰富的中心聚落考古资料和国外人类学对酋邦的深入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龙山时代中心聚落(及原始城邑)内、外部分化都相当发展,“不平等氏族”、“再分配社会”特征很显著,但尚不可能建立官僚队伍和使用合法暴力,尚未进入早期国家阶段,从中心控约的角度说,即是还处于“前政治中心时代”。  相似文献   

10.
与客家始迁祖不同的徽州中原移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粤、赣的客家始迁祖和徽州世家大族的始迁祖都是中原移民,但是二者的社会地位、政治状况和文化发展有很大不同。客家的始迁祖是中原的“给客”、“客户”或“佣客”,他们与当地的土著共处,形成“主”“客”并立的政治局面;在继承中原文化和吸收当地文化的基础上,他们及其后裔创造了客家的方言、民俗和文化,形成二元或多元的文化格局。与客家的始迁祖不同,徽州世家大族的始迁祖是“中原衣冠”,他们征服并同化了当地的山越人,由“客”变“主”,使徽州成为他们的一统天下;在继承中原文化和吸收山越文化的基础上,他们及其后裔创造了统一的徽州文化。文章重点阐述了徽州中原移民发展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繁荣民族文化的方针继承了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基本观点;同时,对毛泽东关于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以及文化统一战线等理论作了切合时代需要的发展,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国两制”等理论。毛泽东文化思想与邓小平文化思想分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的字义体系与中国古代图腾崇拜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反映了我国古代各氏族图腾崇拜文化的四大特点:一、以汉民族为主的“四灵”崇拜弥漫于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二、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相结合的原始宗教文化信仰的表现;三、图腾既是崇拜对象,又是氏族的象征和标志;四、图腾崇拜有各种禁忌  相似文献   

13.
图腾习俗,是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是氏族的标志。因此,原始氏族社会曾被称为“图腾社会”。在原始氏族文化中,图腾习俗同其它文化因素相比,它具有更大的鲜明性和稳定性。所以到原始社会末期,有着亲属关系的氏族部落集团逐步融合为民族以后,图腾习俗往往还长期地残存于古代民族社会之中(其间当然会有变化),因而成为区分族别和探讨族源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沂源猿人”是活动于山东大地上的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约有四十万年至五十万年,与“北京猿人”是同时代人。“新泰智人”距今约二万年至三万年,其时氏族制度开始萌芽。“北辛文化”是山东母系氏族社会的代表文化,其时不仅物质文明较为发达,其精神文明程度也颇高,发现了原始艺术品。“大汶口文化”是山东父系氏族社会的代表文化,距今约六千年到四千年前,其时已有象形文字出现,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它标志着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已达到一个新阶段。在山东的原始文化系统中,胶东原始文化是一个有其独立的系统和特点的文化。在神话传说中,居住在山东大地上的东夷人在中国原始社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东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对它的历史加以研究,不仅有利於山东史志的编写,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的研究也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是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备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存在三个最基本的文化矛盾: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在新全球化时代遇到的来自纵(传统、现代和后现代)横(全球化和本土化)两个向度的文化矛盾;市场经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所产生的深刻的文化矛盾;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在社会转型中因追求各自价值活动而产生的文化矛盾。其他诸多文化矛盾表现形式皆根源于这三大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是现实文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目标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文化统一战线”,是现实文化走向目标文化的最合适的路径,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现代文化格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在文化上表现为是非矛盾,实现文化领导权关键靠“认同”,文化统一战线关键靠“包容”。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文化统一战线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前提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认同;关键是多元文化的和谐包容;文化间适度的竞争和排斥;不能突破基本政治底线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记载了大量杀俘、屠城事件以及酷刑,呈现出暴虐的一面,其完全违背了传统文化仁爱、贵和的精神。暴虐的源头,应当从中华传统文化大量保存了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的文化这一角度理解:原始社会不同的氏族部落之间人我差别的界限非常清晰,原始人道与民主精神也只泽被本族,异族只是他者,是吞并、杀戮、奴役、剥削的对象。后世战乱中的杀俘、屠城事件及封建法律的重典、酷刑是这种原始风习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文化哲学研究百年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年中国文化哲学是围绕着如何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时代课题而展开的 ;其基本内容是对古今中西文化的诠释、比较、评价和选择 ,以重建中国的现代文化 ,进而为重建新的社会模式提供一种内在的深层结构性规定 ;其讨论的焦点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诠释和选择 ,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重建 ,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 ,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 ,使文化哲学问题的不同侧面得以凸现 ,人们对文化哲学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也有所侧重 ,从而使百年文化哲学研究呈现出几个高潮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是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相对而言的。其判断标准有以下方面:是否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是否能够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否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否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否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社会有着巨大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人先世自太王迁岐才有“周”之说不足征信,从史料上看,周人的古公童父和太王蛊父是时代相距很远,处于两个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两个代表人物。古公宣父是周人记忆中初民时代的氏族领袖,是初民时代对偶婚“望门居”向对偶家庭转化时期的代表人物。太公室父是周人迁岐时的领袖,是文王的近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先进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概念,其核心是“扬弃”,即始终是在学习借鉴当时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古代的中国先进文化,深受外国宗教和文学艺术的影响;近代的中国先进文化,借鉴了西方的人文科技思想;现代的中国先进文化,从对世界“科学”“民主”新思想新思潮的吸收,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与创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