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局面,坚定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并基本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为我国今天工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推进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波  刘锐 《理论界》2008,5(5):16-17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苏联因素极大地影响着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联系本国的实践,对苏联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在认识和实践上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这一思想成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产生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3.
倪宪章 《北方论丛》2002,3(2):122-124
从新中国成立到六十年代,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进行了探索.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以苏联模式为榜样,即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道路,重工业是农业、轻工业的基础,它决定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存在和发展.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最终走出了一条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曾德盛 《学术论坛》2001,3(5):13-17
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历史任务.在这方面,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开拓.本文考察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确定和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程,论述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开始的。他们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在借鉴苏联和东欧国家工业化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初步提出许多重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构成了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当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大规模国家工业化开始起步的时候,摆在党和毛泽东面前的工业化道路模式大体上有两种: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一是苏联…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战略家毛泽东同志,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振兴中华,把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强大的现代化国家,这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和一切爰国的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毛泽东毕生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从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立志为“改造中国与世界”而奋斗,到他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毛泽东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呕心沥血、艰辛探索,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和方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与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与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姚永利,伍启杰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这是一百多年中国人民的梦想和追求,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旋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历史条件并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不...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党建和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大业等一系列事关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做了艰辛的探索和毕生的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历史证明,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9.
袁景华 《齐鲁学刊》2000,2(5):121-124
为开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行了长达20年的艰辛探索和实践。继毛泽东之后,邓小平创造性地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设计,在理论和实践上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0.
近代,当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蓬勃兴起时,中国却成了世界性工业化发展进程的落伍者。鸦片战争失败后,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走上富国强民的实现工业化道路,一大批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是造成近代中国工业化梦想破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道路的探索上,毛泽东始终把“三改造”置于与“一化”的整体联系中来把握,同时又把“三改造”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这使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因为这些创造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在中国的具体实现形式,所以它们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和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邓小平紧紧把握中国国情和时代脉搏,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开创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现代化进程大大向前推进。邓小平提出了比毛泽东更切合实际的工业化战略目标,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农轻重协调发展作为工业化战略重点,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地区非均衡发展工业布局。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 ,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 ,毛泽东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他一再强调要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 ,在实践中提出了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和以工业为基础、农业为主导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4.
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工业化的任务不完成 ,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中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将马列主义的工业化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系统论述了为什么要实现中国工业化和如何实现中国工业化的问题 ,形成了完整的工业化思想体系。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集中回答了中国如何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的历史性课题。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今天 ,我们重新回顾毛泽东关于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重要思想 ,对中国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完成工业化的艰巨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聂秀华 《河北学刊》2003,23(3):183-187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 ,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创立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奠定了农业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 ,指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正确处理工农业关系的基本原则。但是 ,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他在处理农业发展体制、农业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农业与工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这些经验和教训 ,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毛泽东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毛泽东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取得了成功 ;第二阶段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 ,历经曲折 ,最后误入歧途。本文通过对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简单梳理 ,强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艰巨性和永恒性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的人民战争思想。邓小平全面实践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并对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丰富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他又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对我国现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 195 6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对“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正是在这种探索中 ,他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分阶段发展的思想 ,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分阶段发展的思想 ,特别是他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的思想 ,为后来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对商品经济时而肯定,时而否定,并最终走向否定,步入误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但从根本上讲,与毛泽东所接受的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平均主义和大同思想的影响有密切关系.深入探究这一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