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托克维尔在美国游历期间,对美国社会中的传播现象多有关注。托克维尔放眼美国,思考的却是欧洲和法国的问题。他看到传播既是一种塑造社会的力量,对美国社会的一体化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希望自己的国家也能借鉴美国的经验。同时,他也看到传播更是一种维护自由的途径,能够有效纾解欧洲未来的民主社会所可能带来的危险。托克维尔这种强烈的现实关怀和自觉意识,为我们探索文化自觉意识下的中国传播研究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关切人的存在、探究社会发展的理论结晶.共同体是人的集合,直接或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处于一定交往关系并不断发展的“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性、社会性、发展性出发,立足人的生存状况、社会交往形式以及所有制关系对市民社会中人的异化现实进行了反思,揭示了市民社会中人与物的价值倒错、私有财产的二重性、分工的片面固化、自由平等人权的虚假本质.基于对市民社会从人本维度、辩证维度、生成维度到价值维度的批判,马克思将其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归宿指向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指出消除强制分工的异己束缚、以社会所有制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自由人联合体”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外在依托.  相似文献   

3.
论托克维尔的平等观与宗教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克维尔是十九世纪伟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其《论美国的民主》与《旧制度与大革命》两部著作已分别成为政治学、历史学的经典名著。但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上半期,托克维尔的思想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二战以后西方却兴起研究托克维尔的热潮。这是因为托克维尔的洞察深刻,他在一百多年前对民主社会所做出的判断、预见和设想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本文不拟对托氏丰富的思想做全面评述,只将其平等观与宗教思想放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做一番考察,以探索托氏思想的现代意义。一、托克维尔的平等观托克维尔所处的十九世纪上半期,西欧和…  相似文献   

4.
托克维尔是十九世纪伟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其《论美国的民主》与《旧制度与大革命》两部著作已分别成为政治学、历史学的经典名著。但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上半期,托克维尔的思想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二战以后西方却兴起研究托克维尔的热潮。这是因为托克维尔的洞察深刻,他在一百多年前对民主社会所做出的判断、预见和设想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本文不拟对托氏丰富的思想做全面评述,只将其平等观与宗教思想放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做一番考察,以探索托氏思想的现代意义。托克维尔所处的十九世纪上半期,西欧和美国的工业化运动正蓬…  相似文献   

5.
王涛  黄一玲 《兰州学刊》2006,3(3):31-34
托克维尔在法国社会的个人主义问题意识的牵引之下,从“社会状态”概念入手,在民主社会状态中找到了个人主义的原因。他认为个人主义是导致社会原子化、公民精神衰弱和温和专制主义等民主社会问题的核心因素。因此,克服个人主义是解决民主社会问题的关键。他从美国的经验出发,力图用正确理解的利益原则的道德方案来教育公民,用地方自由、结社激发健康、有活力的公共生活,以克服个人主义的有害后果,确保民主走向自由。  相似文献   

6.
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托克维尔以阶级分析为主要线索,通过“毛细血管式”的社会观察,笔走贵族、资产者、农民、王权、文人之间,演示他们的分分合合,相互作用,从而重现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的社会画卷。更重要的,托克维尔通过他的阶级叙事使我们意识到法国大革命是一部打开了“关于社会的本质力量”的书。  相似文献   

7.
胡一峰 《学术研究》2012,(4):113-120,160
波格丹诺夫是与列宁同时代的俄国思想家.长期以来,波氏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既没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没有被纳入其他思潮的谱系之中,成为一种“沉没的声音”.通过系统发掘和梳理史料,可以发现,施存统、周佛海、张伯简等人对波氏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进行了大量的译介和传播,而以陶希圣为代表的“新生命派”在社会史论战中也大量运用了波氏思想.波格丹诺夫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史影响非常之大,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学者构建中国社会史、社会发展史话语体系和判定中国社会性质的重要理论依据,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8.
李承志 《理论界》2023,(5):65-72
特殊的时代背景与独特的个人经历使得唐君毅的跨文化传播思想兼具开放与保守的双重性质,“心统文化”的文化认识论为其跨文化传播思想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其思想强调“文化整体性”,希望中西文化“相互取资以开新”,最终构建“太和世界”这一跨文化传播的理想图景,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若合符契。另一方面,唐君毅认为跨文化传播应以“文化主体性”为根底,要求以“敬意与同情”的态度对待本民族文化,走出一条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唐氏的跨文化传播思想虽对当下跨文化传播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然而尚有偏狭之处,后人应以去粗取精的态度对待之。  相似文献   

9.
阳明心学不仅是直指本心的“培根固本”之学,也是面向生活本身的“真切体认”之学。由良知出发,王阳明考察了“志”之于心的意义,将格物的功夫在心上做,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方法,将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贯穿于实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明心学随着时代发展而彰显思想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运用阳明心学理解实践的思维方式,探究革命理想与意志力的作用。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对阳明心学的体悟与理解,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早期传播中的心学因素,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潘诚 《理论界》2009,(9):125-127
法国学者亚历克西·德·托克雏尔的大作<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横跨历史学、社会学两个领域,是两个领域闻名遐迩的著作.本文借用柯林武德关于历史重演的一些概念,用来分析、把握托克维尔如何把对现实的把握融入到在学术研究中提出问题.研究历史就是为了预测未来,从现实出发才能激活史学研究本身.这或许就是托克维尔的学术特点,及其对未来分析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