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庄子为人处事的态度,似乎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方面:一个是完全的出神状态或所谓"坐忘",完全逍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一个是完全的融入社会,完全顺应社会的要求。庄子有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彻底绝望,这一绝望可能含有反抗社会的意味,同时也会导致行动上的软弱无力。庄子为人处世思想确实有自相矛盾和冲突的地方。他希望在精神绝对自由和社会的绝对不自由之间保持一种平衡,这只不过是一个注定无法实现的理想而已。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人民身遭劫难的严酷现实,使得不少诗人创作了许多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吴嘉纪的诗歌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1 吴嘉纪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知识分子,他的诗真实而全面地描绘了自己的生活情景,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一般人民的生活状况。吴嘉纪家境贫寒,汪懋麟《陋轩诗序》中说他:“家最贫,丰年常乏食。”殆非虚语,这从吴嘉纪的诗中可以得到多方面的证实。嘉纪又号“野人”,自名其居曰“陋轩”。陈鼎《留溪外传》中说:“陋轩者,草屋一楹,环堵不蔽,与冷风凉月为邻,荒草寒烟为伍,故人尽呼嘉纪曰‘野人’,而野人因自号焉。”吴嘉纪对自己的陋轩有多处描写,  相似文献   

3.
温习爱情     
她和他的关系越来越冷淡,谁都说不清楚是因为什么,没有争吵,更没有冲突,却发展成"分居"——她睡在卧室,他则因每天晚上都要"学习"而睡在书房的沙发上。他们结婚整整七年了,曾经如胶似漆的爱情变得越来越平淡,甚至了无生趣。她萌生了和他发生一场战争的念头,她  相似文献   

4.
绝望的天才与天才的绝望——解读法斯宾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斯宾德是位电影天才,他的人生和影片因自己的生活以及所面对的德国历史与现实,而始终带有深入骨髓的绝望感.他通过影片表达对"第三帝国"的历史反思、对德国现实的思考.他的影片崇尚德国式好莱坞电影而具有好看的外观,然而因艺术地运用"间离"手段而使影片具有深刻的意蕴;同时,运用色彩和空间造型的象征来获得深层意蕴是法斯宾德影片的又一特征.  相似文献   

5.
冯岚 《北京纪事》2011,(8):63-68
他说失败很正常,只是他从来不绝望。家庭的贫困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艰苦的军旅生活也会让人变得坚强。而人生就像攀登一座山,找寻出路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人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郑北京,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诗集《醉中吟》、纪实文学《战争王牌》、教材《爆破作文》、指导型丛书之《职场二十四笑》等10余本书。  相似文献   

6.
反讽者鲁迅     
张芸 《东方论坛》2006,3(6):49-56
反讽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同时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和人生态度。作为人生态度的反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特征其一、高度的主体自觉性和主体意识;其二、无限的绝对的否定性。鲁迅的创作过程是审慎的过程,创作主体意识时刻在场,因而其作品呈现出高度的创作者的主体性;鲁迅身处的现实在他眼中已经完全丧失了有效性、实体性,现实对他而言已成为一个荒谬怪诞的世界,鲁迅以他所身处的现实来反抗这个现实本身,因而他对现实的否定是彻底而绝对的,这正是反讽的人生态度;鲁迅在作品中大量地使用了各种反讽手法,所以无论从精神本质还是从创作实践来看,鲁迅都是一个反讽者。  相似文献   

7.
论新潮小说中的虚无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现代作家冯尼格写有一部长篇小说,题为《五号屠场》,他把人类生活写成一场战争中的残酷的屠杀。故事取材于二战时期的德累斯顿战役。作家由战争中看出人类生存的绝望性质来,看出文学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人类中向善的美的理想主义是如此的脆弱,一下子这些希望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奠基者和创始人,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对20世纪的文学影响巨大.他之所以走上文学写作的道路,主要源于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绝望和悲观.他不仅视人生为一场无望的争斗,而且认为现实世界的存在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束缚和压迫,甚至是一个关押和压迫人的牢房.在这种情况之下,他选择了文学和写作,视写作为唯一的精神救赎方式,写作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相似文献   

9.
威廉斯在《欲望号街车》中描绘了一个错觉世界,三个主要角色(白兰琪·杜波依斯、斯坦利·柯华尔斯基、斯蒂拉·柯华尔斯基)在剧中都深陷错觉而不能自拔。当现实和期望无法调和,深陷错觉成为了他们被迫接受的生存方式,他们的表现也正反映了现代人在面对现实时无奈和绝望的心理。事实上,剧中所呈现的世界其实也是现实世界的缩影。但是剧中人物以不同方式掩饰、维护自己的错觉,表明了他们仍然抱有继续生存和生活的希望,这也让读者在绝望和悲剧的气氛中看到了希望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溪石 《百姓生活》2013,(1):39-40
在一次山林大火中,农村青年阙祖发因救火重度烧伤,变得面目全非,严重伤残。贫困的家庭拿不出钱继续为他治疗,命运残酷地将他推入人生低谷。正当他陷入绝望之际,女大学生张倩给了他真情关怀,使他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  相似文献   

11.
冰心老人曾说:眼因为流泪而愈见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加温厚。也有人曾说:世间本就是一个杂乱的堆积场,而人们都是些没来由的杂物。更有人说:世间没有绝望的境地,只有绝望的思维,挺起你的脊梁,学会坚强,那么绝望也只是一抹轻轻擦拭而去的泪痕。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的五场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武器、知识产权、人员和货币的非法交易正日趋猖獗。与反恐战争一样,控制这些非法市场的斗争使政府与因全球化而获得动力的机智灵活、没有国家和资源丰富的犯罪网络发生对抗。政府将继续输掉这些战争,直到采取新的战略对待一场更重大而空前的斗争。就像单一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冲突曾经形成世界一样,这场斗争正在重塑世界。  相似文献   

13.
威廉斯在《欲望号街车》中描绘了一个错觉世界,三个主要角色(白兰琪.杜波依斯、斯坦利.柯华尔斯基、斯蒂拉.柯华尔斯基)在剧中都深陷错觉而不能自拔。当现实和期望无法调和,深陷错觉成为了他们被迫接受的生存方式,他们的表现也正反映了现代人在面对现实时无奈和绝望的心理。事实上,剧中所呈现的世界其实也是现实世界的缩影。但是剧中人物以不同方式掩饰、维护自己的错觉,表明了他们仍然抱有继续生存和生活的希望,这也让读者在绝望和悲剧的气氛中看到了希望和力量。  相似文献   

14.
《野草》是鲁迅个体精神赖以释放、寄托的精神空间,也是他对生命历程重新审度的自省空间,其意蕴的多元性与多层性充分而深刻地体现了鲁迅精神世界的复杂.现实空间中非人间苦境的体验与梦的幻灭的经验述写、内心空间心造的绝境体验与隐蔽自我的两难处境以及历史空间中对于遗留的憎恶和十字街头艰难的抉择造成了多重的痛楚与绝望.而在多重绝望的边缘,鲁迅在情感上却倾向于充满诗意的翔舞,在思想上呼唤着人性的复苏.  相似文献   

15.
胡塞尔认为科学意义上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客观存在,它是我们为日常生活世界量体裁剪的一件理念的外衣。一旦反思科学世界及作为它意义基础的生活世界,一切都陷入谜中。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还原所获得的纯粹意识教师世界之根源、本质。这种追求对世界根源明证性的理解却使他隐入了认知理性逻辑的绝对主义之中。本质上说,他是在使世界屈从于人的理性,其不知人类理性精神本源于人在世界中的现实实践。因而,只有从实践中主客体之间相互关系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属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伤逝》告诉我们一种貌相:当"人必生活着"成为可能之后,爱情也"必须时时更新、生长与创造"。北村的《伤逝》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爱情最终是虚无而令人绝望的,无法使人类心灵得到拯救。鲁迅和北村的《伤逝》中理想爱情模式的主体是不同的。面对包括爱情在内的人生"绝望",北村确立了以神性拯救为唯一的终极救赎之径。而鲁迅在现实的土壤上信奉"绝望的抗战"。北村的愿望虽然美好,但在中国语境中,却很难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再读《呼啸山庄》,我们对这部素有争议的作品有了新的理解:艾米莉·勃朗特以她那丰富的想像力和强烈的激情,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超越了现实的世界。小说中充满了激烈而奇异的人类情感,演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生悲剧。与世隔绝的环境,人物性格的极端性,突破生死的恋情,和扭曲灵魂的报复,是这部作品超现实主义特征的几个主要方面。同时,艾米莉·勃朗特也借这部作品表露自己的情、爱、梦和追求,呼唤一个人道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王瀛  浩天 《北京纪事》2010,(10):80-84
顺着爬山时偶然发现的一条战壕,寻访抗日战争中的一段尘封历史,一位昌平农民自备探测仪、锄头、铁锨、照相机,进行着一场艰苦卓绝的考察。因意志坚韧顽强,网友称他为“老山羊大哥”。他说:“7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结束了,而我的战争还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19.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 ,国内也有不少关于它的评论。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解读小说主人公悲剧性的命运的产生、社会与自身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主人公霍尔顿看透了周围世界的虚假 ,他试图超越这个虚假的社会 ,努力去寻求真诚与友爱。作者把他放入了一个两难的处境 :反抗 ,目光敏锐的霍尔顿知道是无用的 ;妥协 ,爱好真实的他无法接受。他只能用消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虚假社会的愤怒 ,同时向往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挽救孩子的纯真。但现实注定了他的寻找一次一次失败 ,他的向往只是一场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他的这些行动一步一步把自己带入孤独与绝望、最后无路可走的悲剧性境地  相似文献   

20.
宗新 《山西老年》2013,(1):22-22
1962年10月至11月间,中国和印度因边界问题展开了一场军事较量。最终,以中国的绝对胜利而告终。但是,中国政府没有就此收复失地,而是选择了主动停火和撤军。外交档案新近解密的中印之战真相,使人们了解到了这场战争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