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智能创新生产力概念及其理论模型,发现智能演进创新和非守恒规律及其作用原理,研究智能创新的核心生产力,即智能创新克服人的生理认知能力有限性与客观物质(能量)变化无限性之间的悖论,创造利用物质世界的无穷手段和能力,创造时间和空间,解决资源稀缺与社会需求矛盾;在此基础上发现智能创新自认知、自选择和自组织原理,破解著名的智能认知体系结构与优化代理体系结构(这是本文重要发现之一),研究智能创新的系统生产力,即智能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可以达到和实现理想的生产过程,使生产活动在开放的资源空间和动态系统中进行,虚拟智能的物理化使经济活动没有时空约束和资源稀缺约束,创新经济和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组织形态.本文所提出的智能创新生产力理论模型,即智能创新的核心生产与系统生产力概念也为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提出重要思考.  相似文献   

2.
教师导读与学生自读相结合,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而且客观地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当代教学论,把教学看成一项系统工程。而教学目的是第一要素。传统的教学方式重在讲课文,教学目的偏在知识方面。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中,知识是获得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而能力则是知识的进一步发挥和灵活性的运用。语文课具有工具性和实践性,学生只有具有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才能正确的理解别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应着重进行自读训练,培养自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国顺  杨昆 《管理学报》2010,7(3):395-399
在揭示运作能力与动态能力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知识基础上,提出一个以知识演进为基础的动态能力模型,并在知识活动与动态能力框架的3个维度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同时,利用能力生命周期概念,在动态能力、运作能力改变阶段和知识演进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阐明了运作能力的改变阶段既反映动态能力的作用,又与知识演进步骤相对应,从而进一步佐证了动态能力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和动力。在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创新,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企业追求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标准的提出,引起了理论界广泛持续的讨论。深入探讨这一概念的涵义,势必涉及到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关系问题。本文拟就二者的区别谈一些看法。 一、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区别,首先表现为二者在检验对象和目的上不同。 实践标准的检验对象是认识,检验的目的是验证人们认识的真理性,即检验主观是否和客观相一  相似文献   

6.
李渺 《科学咨询》2009,(1):71-72
牵连关系是一种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既可指客观世界中现存的事物间的联系,亦可以指人们主观世界中想像的事物间的联系.牵连犯作为一种罪数形态,应是主客观的有机统一体,作为牵连犯本质的牵连关系,也应是这两种联系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史笛 《管理科学文摘》2011,(30):195-196
意识形态和科学的关系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未决而又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间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传统观点,认为科学和意识形态这两者是对立的,其主要理由是,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为特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而科学则是如实反映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知识体系,不具有阶级性,因而两者是绝然不同、根本对立的。本文通过对阿尔都赛与哈贝马斯关于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分歧,在相互比较中阐述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邱夏 《经营与管理》2014,(4):135-138
笔者从知识整合的角度,建立高校科研团队提升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科研团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将知识整合能力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尝试性研究知识整合对科研团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整合对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客观方面影响程度较小,对科研团队创新能力主观方面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知识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主要生产要素。干部或领导干部作为先进的劳动者。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干部和知识的结合。是知识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对拟选拔干部的素质要求上。必须实现由重能力素质向既重文化知识素质又重能力素质转变。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是社会的重要资源,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生产要素。于部群体尤其是领导干部,作为劳动者的佼佼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战胜这场危机,不仅要靠物质的力量,还要靠精神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源于知识对人的武装和科技的革命。实践表明:书籍不会能动地改变世界,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相似文献   

11.
物质能和信息能 大千世界综其根本,就是两类,其一是物质世界,其二是精神世界。物质世界的核心是物质能,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信息能。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组织的物质能和信息能越大,则组织的有序性和发育程度就越高,功能就越强,竞争优势就越大。对企业组织而言,其物质能和信息能,可以简要地以货币资本总量和知识资本总量来表示。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表述。关键词的转变可以基本反映出新旧表述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也可以反映出新表述的时代特色和全球眼光。第一,"落后"一词已经不能准确表达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实际状况。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某些领域甚至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整体生产力毫无  相似文献   

13.
实现创新,需要主客观的各种条件,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创新的灵魂。然而,如何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呢?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又必须在创新性实践中进行。由是观之,创新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4.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主体义务的及时履行对行政相对人意义重大,而怠于履行义务的行为,既有客观行为形式,也有主观过错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吴述纲  吴静 《科学咨询》2004,(24):10-11
大学不仅是提供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场所,还应该是社会财富的参与制造者.据我国教育部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全国高校每年的科技成果在6000-8000项之间,而真正产业化的还不到10%.随着世界各国科技与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以技术辐射源为特征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增强;为促进科技成果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客观生产力,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伟大战略.  相似文献   

16.
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基本特质。人的精神世界是由知(知识)、情(情感)、意(意志)三大要素构成的,包括信仰、意志、情感、气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人不仅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还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不仅需要物质家园,还需要精神家同。  相似文献   

17.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一个在运动中不断实现的辩证过程,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巨复才能够完成。比如对壮大主义本质的认识、五十年代.人们觉得.一大二公一就是社会主义了,认为社会主义既然是要消灭私有制.那么公有制的形式就越公越好,越纯越少.盼过是社会正义但社会主义的本质究竟是计么呢‘!邓小平同志在1992…  相似文献   

18.
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知识资源是中介变量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知识观和组织学习理论,本文就以下问题展开研究:其一,探讨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其二,将知识资源视为影响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三,考察组织内、外部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不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发现,知识资源在内部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扮演着部分中介的角色;而在外部学习能力与绩效之间扮演着完全中介的角色.本项研究较为深入地揭示了学习能力、知识资源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她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维持企业生存乃至繁荣的精神财富。人类的生产活动有两类,一类是物质财富的生产,一类是精神财富的生产,完整的生产力概念应包括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的提出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生产力构成中的人本思路,突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多属性决策中权重确定的一种集成方法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针对多属性决策中属性权重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主客观信. 的集成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一个数学规划模型,将决策者给出的主观权重偏好信息与客观的决策矩阵信息进行有机 地集成,使确定的权重同时反映主观程度和客观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