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职业》2010,(4):70-70
中国的民工荒从南到北波及越来越大,引发了,广泛关注。按理说,中国是人力资源的大国,有成千上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不到城市打工挣钱又到哪里去了呢?  相似文献   

2.
《炎黄世界》2011,(8):56-56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相似文献   

3.
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就业途径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农村生产模式和生活格局不断被打破,经济繁荣带动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呈不断攀升趋势。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但由于数额不断增加和农民科学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4.
《职业》2010,(10)
中国的民工荒从南到北波及越来越大,引发了广泛关注。按理说,中国是人力资源的大国,有成千上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不到城市打工挣钱又到哪里去了呢?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在新浪博客上撰文说,如今,中国的经济大蛋糕越做  相似文献   

5.
“刘易斯拐点”下的契机——浙江企业用工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后再也没有富余劳动力了。该理论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  相似文献   

6.
王飞 《职业》2007,(29)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目前,我国有4.8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富余劳动力1.5亿,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余万,富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的任务很重。一、培训转移现状面对现实情况应树立"输出富余劳动力,引进先进  相似文献   

7.
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近70%的人口在农村。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2004.年河南省劳务输出总计 1411万人次,占到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2800万人的  相似文献   

8.
张军 《职业时空》2005,(18):64-65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都将存在着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将庞大的理论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无疑是一个难题。而教育培训是使我国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合理流动和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途径。劳动力市场与教育培训的关系对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问题西方理论界讨论得比较多,对有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具体有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等。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探讨了教育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一)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是解释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取收入最主要的变量,一个人的教育成就与其终生的工资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劳动力市场是媒  相似文献   

9.
杨军霞 《职业》2013,(3):40-40
培训质量是培训教育稳健发展的基石.利用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根据参训学员的学习特点,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组织培训,有助于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钟可 《老年世界》2006,(8):22-23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和城镇从事各种工作尚有1.2亿人,这些人当中大约有80%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培训,另外,农村目前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大约只有10%的人接受过职业培训。这是农民工进城的第一个难题。第二个难题是.农民工离开农村后,很难再参与农村的政治活动,成为若即若离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11.
两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说,中国今年约有2400万城镇人需找工作,同时还有2.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分流到工业和服务业。政府2004年的能力大概只能让1400万城镇失业者就业,2.5亿农村过剩劳动力也只有1亿人左右能在城里找到工作。听着好像很谦逊,实际上要是能够做到这些目标,让上亿人获得就业机会,这已经是全球最高难度的  相似文献   

12.
"逆转型"     
《职业》2010,(10)
中国的民工荒从南到北波及越来越大,引发了广泛关注。按理说,中国是人力资源的大国,有成千上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不到城市打工挣钱又到哪里去了呢?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在新浪博客上撰文说,如今,中国的经济大蛋糕越做越大,在GDP上已经有要超过日本之势.  相似文献   

13.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工作,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拆除了门槛,取消了种种不合理的限制,但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相比,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在享受政策待遇上仍有不少差别。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不是简单地让农民工到城市打工,而是要让农民工融入整个城市,在劳动就业、工资待遇、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  相似文献   

14.
王维 《职业》2009,(30)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抚州市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群体也愈来愈大,加剧了农村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输出,从而给大量本地企业带来了招工难等问题,因此,鼓励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对于抚州发展工业经济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07,(13)
近日,福建省南安市促进就业办公室会同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向11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放就业培训券,农民可凭券到该市任何一家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或企业培训中心,免费参加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7.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对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拓宽城乡市场,优化经济结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空心化现象是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造成大量劳动力流失而引起,农村空心化严重影响了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针对引导和支持农村青年的政策,并通过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实行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为引导当下农村青年发展、解决农村和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友霞  李小弘 《职业》2008,(12):60-60
湖北省广水市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大市,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近20万余人,其中绝大部分民工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沿海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减产或停产。在这些企业打工的部分广水籍民工出现失业现象,陆陆续续有人开始返乡。据广水市人力资源市场统计资料显示,截止10月底,返乡农民工达1000人左右。  相似文献   

20.
邢晓宇 《职业》2013,(1):104-105
2010年以来,山东省烟台市共培训各类人员19.7万人,其中失业职工培训4.2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9.7人,新成长劳动力培训1.7万人,创业培训4.1万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5.8万人、稳定就业8.1万人,创业成功率30%以上,创业带动就业4.9万人,累计支出培训补贴6514万元,全面提升了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