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前四川有两个和尚,一个很有钱,每天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另一个很穷,每天除了念经时间之外,就得到外面去化缘,日子过得非常清苦。有一天,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很想到印度去拜佛,求取佛经,你看如何?”有钱的和尚  相似文献   

2.
死猫的价值     
游方和尚问曹山禅师:“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曹山禅师抬眼远眺,只见树的枝桠上悬挂着一团黑色的尸体,于是说道:“死猫的头最珍贵!”和尚圆睁双眼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呢?为什么世人认为一钱不值的东西,禅师竟认为是人间最珍贵的?”  相似文献   

3.
传说,有个叫郎屯的和尚,云游四方,走到哪吃到哪,吃得多、吃得快,人称“吃遍天”。有一次,他来到一个寺庙,刚进山门,迎头有一匾牌,上写“国中大吃”。郎屯很不服气,大声喊道:“谁人敢称国中大吃?出来见识一下!”他话音未落,一个瘦小枯干的和尚早站在他的面前了,并拱手说道:“在下胡延便是。”二人说着来到厨房,吃的比赛就此展开。他们虽然都是出家人,但并不吃素。这边郎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先生在公元1963年6月1日,为纪念鉴真和尚园寂一千二百周年填写的《满正红》词中写道:“咄咄奇哉!开元有鉴真和尚,盲目后,东瀛航海,奈良驻杖。五渡乘桴拚九死,十年讲学谈三量。招提寺,犹有大铜钟,声宏亮。”试问,鉴真和尚“驻杖”的“奈良”,在今日本的何处?其历史状况怎样? 奈良的地理位置,即在今日本本州近  相似文献   

5.
按照“团队生产”理论,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团队成员之一,也存在偷懒等机会主义行为。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穷庙富和尚”、“59岁现象”、过度在职消费等现实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致力于求解“如何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减少国企高管的偷懒行为?”这一长期困扰政府的难题,并以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一个“最优解”——合理的产权安排与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补白两则     
邓拓同志曾于1960年来镇江,与了《古京口吟》十二首,原载《镇江日报》,《邓拓诗词选》中收了六首,文字也略有改动.其中有一首《咏东坡玉带》:“坡公玉带古如新,睹物难忘舌辩人.佛印设题奚足道,何妨空处坐空身.”诗中有个故事原来是这样的;苏轼有一次去杭州途经镇江,到金山寺方丈室看佛印,说要暂借和尚的“四大”作坐处.佛印问他:我和尚“四大本无,五蕴非有”,你何处去坐?东坡一时语塞,答不上  相似文献   

7.
借题发挥,反对中央军委 一九七四年六月,“四人帮”的那个头面人物江青窜到我们师。当她看到队伍中的女战士头上戴着无沿软帽,就阴阳怪气地说:“你们戴的什么帽子,尼姑不象尼姑,和尚不象和尚。”“打了几十年仗把帽活都打掉了。”“你们说说,你们的帽子好不好?”她硬逼着女战士表态,并煽动说:“我就造了军委的反,我就没有戴。你们也要造军委  相似文献   

8.
臭皮匠常有,而诸葛亮不常有。怎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呢?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其实本是无奈之言,因为现实不由得我们选择——臭皮匠常有,而诸葛亮不常有。然而碳元素既能组成金刚石也能组成石墨,三个臭皮匠既能顶个诸葛亮,也可能“三个和尚没水喝”。而经理人的真功夫恰恰就在于能  相似文献   

9.
休闲娱乐岛     
和尚也得有文凭 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公 司经理正在宣读文件。当读到 “已经取得文凭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时,他读成了“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台下一片笑声。 经理生气了:“笑什么,现在连和尚也得有文凭,你们不抓紧学习,如何能胜任工作?” 幸运梁君 某电信局拍卖尾数8的电话号码,商贾们不惜重金争相购买,一黑汉见状闪身窃笑。 岁末,该城盗案频发,名载电话簿里的财东多遭洗劫。除夕,电信局和拍卖行各收到一封信,信曰:感谢仁兄提供致富信息。落款:幸运梁君。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打的”代步已成平常事,既潇洒一回,又赢得了时间,使办事效率倍增。 眼下杭城正是旅游旺季,游人如织,出租车生意十分红火,令人称奇的是,和尚也加入了游客大军的行列,出门也频频“打的”,笔者可是第一回看到。目前,笔者在城站广场目睹两个和尚潇洒地用手一招,一辆红色夏利出租车迅即驶过来嘎然而止,人们用惊异的眼光望着那两个和尚时,和尚相视一笑,撩起僧衣,高高兴兴钻进车厢。无  相似文献   

11.
坐言起行     
山上有两座寺庙,分别住着东庙和尚和西庙和尚。两位和尚都志存高远,决心走出封闭的庙门,去南方取经。半年后,两位和尚相见,东庙尚就问西庙和尚:“老兄,半年不见,你在忙什么?”西庙和尚说“唉,别提了!为了去南方取  相似文献   

12.
【刨根问底】刚刚下过一场雪。“嘎吱嘎吱”,一个和尚踏雪而来。和尚名叫齐己,是唐朝末年有名的诗僧。这天,他触景生情,写了一首题为《早梅》的诗,兴冲冲地来到好朋友郑谷的家,请求指点。郑谷比齐己年纪大,学问高,曾经写过一首《鹧鸪诗》,名声大振,人送绰号“郑鹧鸪”。他接过齐己的《早梅》诗,看到诗中有这样两句:“前村  相似文献   

13.
本来面目     
香严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饱学经论,后来参学师兄灵佑禅师,一天灵佑对他说:“听说你一向博学多闻,现在我问你: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智闲禅师一时语塞,回到住处,翻遍了书本,也找不到答案,再回来对禅师说:“和尚慈悲,请您开示我,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沩山灵佑神师斩钉截铁的说:“我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告诉你答案的话,那仍然是我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贷殖列传》中,曾指出致富的三条途径,即“本富”、“未富”、和“奸富”。他肯定了前两种致富的途径,而否定了后一种致富的途径。 什么叫“本富”呢?所谓“本”,在我国中世纪几乎所有的文献中,它都是指农业的生产活动。“本富”就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致富。在司马迁看来,这是最高尚的,最应当受到称赞的一条致富的途径。什么叫“末富”呢?所谓“末”指的是从事工商活动,西汉以后,更多的是指商业。从事工商业活动而致富就叫“末富”。“末富”当然也还是一条正当的生财之道,但当时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有重农主义经济思想,他们是不允许“本末倒置”的。商业要在一定  相似文献   

15.
晒香菇     
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陀着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晒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忍不住的说:“长老!您年纪这么老了,为什么还要吃力劳苦做这种事呢?请老人家不必这么辛苦!我可以找个人为您老人家代劳呀!”老禅师毫不犹豫的道:“别人并不是我!”道元:“话是不错!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这种大太阳的时候呀!”  相似文献   

16.
正我最近去泰国拜访一位朋友。他告诉我,刚在寺庙里当了一个月的和尚。我正纳闷呢,平时很喜欢把头发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他为什么剃了个光头呢!朋友说:在泰国,每个男子一生中必须出家当一次和尚,时间长短不一,一般要经过三个月的入寺修行,才能取得成人的资格。在泰国当和尚,犹如中国人上学,未取得"和尚"资格,就等于没拿到学历证书,在社会上就会遭到人们的鄙视。泰国男人出家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或为儿女积德。在泰国男女相亲时,女方如果听说男方没有当过和尚,就会拒绝来往,因为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未报,何谈婚娶?  相似文献   

17.
有四个和尚,为了修行,他们一起参加禅宗的“不说话修练”。四个和尚当中,有三个道行较高,只有一个道行较浅。由于修炼时必须点灯,所以点灯的工作就由道行浅的和尚负责。修炼开始了,四个和尚围绕着那盏灯,盘腿打座。几小时过去了,四个人始终默不作声。这时,油灯中的油愈燃愈少,眼看  相似文献   

18.
“专业户”杂志社:贵刊97年第3期河南郾成老窝乡双扬综信服务部李德富提供的《优质浆果——红宝石树莓”》一文,我们读后就派人前去购种苗。当我们赶到该服务部时,令人大吃一惊;李德富本人是个残疾人,家里仅有的就是一张不象样子的破床和一间毛草房,不存在什么“服务部”所介绍的“树莓”,连他自己也没见过,他是利用报纸、杂志上的信息,经过加工欺骗善良的读者。李德富的家就连一棵野草都找不到,那里还有优良品种?现有不少信件和汇款从各地寄给他,真叫  相似文献   

19.
幽默小品     
《今日南国》2006,(19):44-45
纱帽与皇冠一个当官的,被妻子踏破了乌纱帽,很生气,便上殿启奏说:“臣启奏陛下,臣之妻蛮不讲理,昨天与臣相争,竟然踏破了臣的纱帽!”皇帝传旨说:“卿须忍耐。皇后近来心情不好,与朕一言不合,把皇冠也打得粉碎。你的纱帽算得了什么玩艺儿!”有家酒店的招牌上写着:“酒每斤八厘,醋每斤一分。”两个人一同到店里来打酒,而酒很酸。其中一人咂舌皱眉地说:“酒怎么会这样酸,莫非是把醋错当酒拿来了吧?”另一人急忙在旁捅捅他的腿说:“呆子,快别做声!你看那牌上写着醋比酒还贵呢!”醋更贵道士、和尚和一个大胡子三人乘船过江。忽然,天气突变,狂风大…  相似文献   

20.
一和尚要西行取经。师父问:什么时候动身?下个星期。和尚回答,旅途遥远,我托人打了几双草鞋,取货后就动身。师父沉吟一会儿,说:不如这样,我来请信众捐赠。师父不知道告诉了多少人,当天竟有好几十名信众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