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安全的定义、内涵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发展的风险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2003年6月,中国学者和中国政府率先提出了“人口安全”的新概念,并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人口安全意识,建立人口安全的警戒线。2003年春天的非典疫情是一次威胁人口安全的重大事件,提醒我们应当增强人口安全意识。人口安全,是事关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但是如何准确地把握“人口安全”的科学内涵和政策含义还有待深入、系统、全面的研讨。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中国人口负增长惯性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计算了中国1950~2006年期间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发现早在1990年时内在增长率就已经由正变负。并且通过该指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比较发现,中国过去十几年的低生育率正在逐渐累积起人口负增长惯性。此外,本文基于不同的模拟方案结果揭示出,人口负增长惯性将会对未来中国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有重大影响。本研究旨在说明,中国人口发展处于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充分认识低生育率下的人口负增长惯性问题,有关人口决策必须尊重人口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少数民族人口及发展问题。人口规模由1953年的3401.38万人上升到2000年的10449.07万人,人口总量是原来的3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53年的5.89%提高到2000年的8.41%。虽然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人VI比重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少数民族人口的繁荣与发展,更需要人口结构的合理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其中合理的性别比是民族兴旺发达、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借鉴汉族人口的研究经验,研究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口问题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但在人口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同时,深圳的人口问题由过去的以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结构相互交织转变,人口问题及其给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带来的影响更趋复杂,使得深圳人口管理更具挑战性。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和反思深圳市人口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吸收各界对深圳人口问题的基本观点,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全市人口管理体制创新进行了初步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姜涛 《西北人口》2008,29(6):1-6
关于人口转变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由来已久,但是研究大多只考虑了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近二十年来,许多经济学家在揭示“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腾飞等一系列经济现象的原因时。发现了人口年龄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并提出了“人口红利”的概念以解释经济发展。本文将具体介绍近二十年来理论界对于人口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机制的研究以及经验分析。并对这些研究的政策含义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作出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坚持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人口问题,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人口发展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计生工作,实行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内涵和途径,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环境。回顾和总结10年来人口计生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对于进一步坚定信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环境人口容量现状及提高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P—E—R”环境人口容量模型,利用1952-200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从经济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两个角度,对贵州省环境的经济人口容量和资源人口容量进行了动态分析和综合描述。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针对贵州省环境人口容量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面对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的转折性变化态势,关于人口形式和人口问题众说纷纭,即将到来的人口负增长,以及少儿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老龄人口总量快速攀升、人口抚养负担加重等人口结构挑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关于人口数据的争论既是焦点之一,也是对人口问题认识不一致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性老年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老年人口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女性老年人口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利用五普数据,详细分析了中国女性年人口的基本状况,包括:人口特征、社会特征和经济特征等,并与四普时的相关状况进行对比,指出了我国女性老年人口的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0~2010年期间,我国有13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现象,但尚未有研究厘清其背后原因。蒙古族图瓦人作为一个发生过人口负增长的人口较少族群,却在2006年实现人口增长“由负转正”,其成功经验对于人口负增长民族的人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蒙古族图瓦人人口变动数据发现,其人口增长“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是死亡率大幅下降。根据实地调研结果,发生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积极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以及经济发展反哺民生。蒙古族图瓦人人口增长“由负转正”的成功经验表明,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的人口负增长问题,精准识别人口负增长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民族人口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口转变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由来已久,但是研究大多只考虑了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近二十年来,许多经济学家在揭示"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腾飞等一系列经济现象的原因时,发现了人口年龄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并提出了"人口红利"的概念以解释经济发展.本文将具体介绍近二十年来理论界对于人口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机制的研究以及经验分析,并对这些研究的政策含义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作出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人口变化特征和问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结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深入分析了上海市10年来人口变化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上海市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涉及人口问题。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政策制定和建议同人口动态结合起来,这对理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制定和实施应变措施,以及在全球和国家层面努力应对这种威胁,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15年里,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人口问题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常常被忽视。2009年6月24~25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国际环境和发展研究所联袂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人口司,共同主办了一个人口动态与气候变化专家小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著名的人口和气候变化专家从方法论和实际情况上介绍目前该领域的一些相关知识,如人口增长、人口规模以及气体排放、人口的脆弱性和适应性、移民和城市化等,回答了人们的诸多疑问,如是气候决定了人类的命运,还是人类活动引发了地球危机?等,阐述了决策者在全球、区域和国家的层面,都需要将人口动态纳入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之中。这次会议的发言通过遴选后被编辑成《你与全球气候变化》一书,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扩大和加深对各种人口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理解,本刊从2011年第一期开始将陆续刊登该书的摘要。  相似文献   

14.
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数量界定、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陈友华 《人口研究》2005,29(6):21-27
本文对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的概念、由来与数量界定进行了必要的理论阐述,构建了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的判别标准,对法国、日本与中国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演变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前景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2000—2010年10年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的变化.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之1990—2000年有大幅度下降,但不同民族间差异明显,由此导致各民族人口规模变化较大,与2000年比较,人口在1000万以上规模的少数民族由2个增加到4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由20个下降为19个;人口增长率不仅在民族间差异大,而且不同性别间、不同年龄间和不同地区间都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各民族的老年人口增长率都很高.虽然少数民族人口在省级行政区间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但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3.36%提高到2010年的32.84%,但目前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总体水平还很低,且各民族、各地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状、特征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虽然比2008年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全世界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的国家。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严重偏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人口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虽然初见成效,但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升高的态势,还需要做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烟台市计划生育工作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全面推行于70年代。多年来,全市始终坚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通过夯实基层基础、开展宣传教育、完善利益导向、提高人口素质、关爱计生家庭等多项措施,群众婚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2012年,烟台市共出生人口5.65万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8.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4,人口出生率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连续第1 5年实现人口零增长。从烟台市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市累计少出生人口950万人,相当于全市现有人口的近1.5倍。人口计生工作连续23年荣获全省人口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部荣获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实现全覆盖。2012年10月,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人口问题的新表现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快速地实现了人口的两个转变:一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二是南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中国在经济社会尚不发达的阶段开始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极大地促进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同时,罔家义通过大力投资于教育和健康,极大地改善了人口的素质,推动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人口转变完成后的中国人口老龄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宝 《西北人口》2009,30(4):19-22
在人口转变完成之后。由于人口惯性的存在,人口老龄化将比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人口转变,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时期,老年人口比重和规模以及老年人口乘数均快速上升。因此,必须在思想上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真正重视,实现人口政策和人口工作的重心从控制人口数量向数量与结构并重转变,并尽快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以1982年以来的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以年龄别受教育模式、 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为主要测量方法,分析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总量、 结构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递进人口预测模型,预测中国高等教育年龄人口总量、 结构和变动趋势.研究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年龄人口总量进入下降阶段.各年龄队列之间人口规模从差距巨大,向差距显著缩小转变.预计今后高等教育年龄人口规模将持续稳定下降,人口规模从2015年的12849.16万人下降到2035年的9114.74万人,比2015年减少3700多万人,下降幅度接近1/3.未来的高等教育年龄人口在校规模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预计2020年之前高等教育年龄人口在校规模处于下降趋势,2015年至2020年保持在3000万—4000万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