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化进程中生成了中心—边缘结构,这一结构中不仅包含着边缘国对中心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依附关系,而且,这些方面的依附也反映在或表现为或根植于智力依附。在边缘国对中心国的智力依附中,知识分子扮演了执行者的角色。虽然知识分子在殖民地、民族国家独立运动以及和平发展等不同时期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但在边缘国对中心国的智力依附方面,都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身影。正是知识分子,成为边缘国对中心国智力依附的桥梁,或者说,边缘国的知识分子推动了和实施着其国家对中心国的智力依附。其实,出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需要,边缘国的知识分子应当实现理论的自觉,承担起摆脱智力依附的责任,努力在建立国家间平等的世界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拉美经委会的一系列政策失败,致使普雷维什及其拉美经委会受到各方批判,甚至导致了拉美经委会衰落的后果。但是,普雷维什的中心—边缘思想却因为“依附论”的兴起而得到了扩散。事实上,依附论是把普雷维什的中心—边缘思想作为一个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来加以应用的,是直接地用它来解释资本主义世界化所造成的大量边缘国问题的。同时,依附论没有在普雷维什那里驻足,而是把普雷维什用以解释国际关系结构的中心—边缘思想用于对一国内部的考察,认为中心—边缘结构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结构,是由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因而,依附论认为,对于边缘国来说,要想获得发展,就不仅要认识到国际关系中的中心—边缘结构,也同时需要认识到其国内的中心—边缘结构,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去寻求解决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边缘地,存在着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这主要是国家基本制度的弱化和相对于边缘地特殊情况的制度缺失。由于边缘地制度创新主体的态度和能力方面的问题,边缘地的制度处于一种均衡的、缺乏创新状态。促进边缘地的制度创新在于提升边缘地人力资源状况水平、尊重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沃勒斯坦"中心-边缘"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舒建中 《学术论坛》2002,1(6):47-50
“中心—边缘”论是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核心观点 ,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中心—边缘格局和不平等性质两大部分。通过对中心—边缘格局和不平等性的论述 ,沃勒斯坦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确立了一个宏观定位  相似文献   

5.
黄晓娟 《江汉论坛》2004,(12):103-105
20世纪中国女性的写作,不断成为新的文学思潮以及代际更迭的标识,从边缘处境走向中心视点,成为文化、话语构造相当有力的参与者.女性写作中的性别诗学以新的叙事策略对历史重新语义化,显示了人类社会所经历的深刻的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以《绿洲》和《绿风》两个刊物为代表的西部文学,其在1980年代的发展变化,并不仅仅是自身所能决定的,这一变化显然与全球环境及时代精神的变化有关。即使是特殊的地方性刊物,如果不能表现出同质化或均质化的趋同性(普遍性),而在地域上的特殊性下大功夫,其势必要被淘汰出局,因为显然,文学的轰动效应已经不再,市场摆在了刊物面前,如何赢得特定地区之外的读者,往往就成为地方刊物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社会空间与艺术空间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多元化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一种日益加深、复杂多变的"边缘-主流"的两极化"异位"状态;商业机会主义日益成为威胁艺术内在活力的敌人.面对当代艺术,必须以广阔的多重视角审视其存在状况与功能,以加深对当代艺术情境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西欧资本主义"中心"对"边缘"地区的殖民主义摧残,使亚非拉广大地区的人民丧失了自身独立发展的机会,西方的扩张阻碍以至扭曲了第三世界边缘地区的社会进化过程.边缘地区各社会在殖民主义进程中不仅丧失了传统的经济体系和手工业基础,还被迫接受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从而产生出传统与现代化"二元主义"和"社会发展断层"等典型问题.经济单一化和贫困化与社会功能紊乱就像一颗毒瘤,长期折磨着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在新殖民主义的国际秩序下进一步恶化了.  相似文献   

9.
论土地市场的政府垄断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控制权 ,历来是实现国家发展权的关键。但是国家选择什么途径实现资源有效控制权却值得探讨。国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两权分离 ,使用权市场经营由政府代理 ,是计划经济转型国家国有土地资源市场化的替代性制度安排 ,这种土地市场的政府代理制尽管有所绩效 ,却始终存在政府失灵 ,以致于国有土地资源仍未走出公地悲剧的宿命。当前中央政府即使强制推行土地市场改革 ,由于新制度变迁缺乏市场主体内在的动力和制度生存环境 ,短期内要保证转型有较大难度。要实现资源利用的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 ,地方政府必须尽快转换市场角色  相似文献   

10.
11.
创新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之一。人的需要是创新的内源性动力 ;科学思维方法是创新的实质性动力 ;实践观念是创新的中介性动力 ;社会实践是创新的现实性动力  相似文献   

12.
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是第一个现代化国家,其发展道路相对平稳.这种内生型现代化是指试图通过内部因素的整合尽可能引导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模式.英国现代化进程是从世界文明边缘跟随西欧发展到欧洲强国、世界大国,再回归欧洲成为欧洲地区性国家的过程.英国现代化的远因是都铎时期开始的构建新制度的尝试.英国现代化进程主要通过革命和改革来完成,渐进演化是其基本特征.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出现了相对衰落,这不仅是经济的衰落,也是社会的困境.英国改弦更张,形成自身的进步特色.  相似文献   

13.
跨界民族问题是现有跨界民族研究中的核心,而边境空间的变化催生了跨界民族研究的新的变化。空间是人类生活的第一场域,以往边境地区是国家的边缘空间,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心—边缘关系的加剧和跨界民族经济能力的不足是跨界民族问题滋生的关键。随着国家间关系的改善和国家对外经贸发展的需要,边境地区从屏蔽功能向中介功能转换,安全为主导的边境向发展为主导的边境转变,中心—边缘关系的改善使得边境地区成为新的发展中心。在这种新的形势之下,具备跨境交流能力的跨界民族成为边境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特殊力量。因而,从发展的边境地区视角对跨界民族进行研究,需要有三方面的研究转向,即由问题型研究向发展型研究转变;由应对型研究向治理型研究转变;由防范型研究向软实力研究转变。这三个转变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信息经济条件下垄断结构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经济条件下传统的定价方法难以适应信息产品的经济特性。通过垄断行为的比较静态和动态模 型分析,得出了与传统经济理论不同的结论#在信息经济条件下,垄断在跨时期范围内进行动态歧视性定价行 为对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此时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恰为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它实现了 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借助经济全球化趋势,普遍组建国际垄断同盟,在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基本主体、以资本的国际流动为基本手段、集中代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国际垄断.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进行分析,明确其生成根源、功能作用和发展走向,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结构范式选择:完全竞争跨向寡头垄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经济学核心内容的完全竞争理论,其发展几乎贯穿了整个经济学说历史演变的全过程。完全竞争成了市场结构的典范。本文认为,如果不是单纯从抽象的理论演绎出发,而是从动态的、现实的经济分析角度出发,就会发现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而在新经济的背景条件下,寡头垄断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垄断的重要特征,市场结构范式从完全竞争向寡头垄断过渡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产业政策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化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宏 《东岳论丛》2006,27(3):102-106
寡头垄断是市场结构的具体形态之一。进入20世纪80年,寡头垄断逐步成为发达国家产业市场的一种普遍的结构形态。古典经济学以“寡头垄断”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为理由,对其加以否定。实际上,就现实存在的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的两种市场结构形态来看,寡头垄断结构更具规模经济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并有利于一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针对我国低集中、分散竞争的市场结构状态,应制定实施以提高市场集中度为导向的产业组织政策、赋予企业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培育市场中的主导企业、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与主导企业实现分工协作等措施,优化我国的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论观念的结构与观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 ,观念创新是一个地区、部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观念的基本存在方式是结构性存在 ,即以系统的“观念群”的方式存在。其基本特征是核心性、网络性、自建构性与整体稳定性。观念创新必须把握创新的本质 ,坚持“正建构原则” ,在努力提高全体国民创造性素质的基础上 ,进行观念的“结构性创新”。  相似文献   

19.
儒家伦理文化作为中国伦理文化的中心 ,在其产生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 ,但在宋代之前 ,它的中心地位不断受到挑战。进入 2 0世纪之后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 ,儒家伦理文化一直处在远离中心的地位 ,其今后的走向还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谜。非儒和反儒伦理文化 ,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 ,在中国伦理文化中的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化。我们在研究传统伦理文化时应力戒将儒家伦理文化和传统伦理文化等同 ,坚持中心与边缘整体化透视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