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从来不以“爱国者”或“救世主”的形象自居,他从来不说什么“拯救国民”或“拯救看客”之类的话,而是以自己的个性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复仇”。但作为后来者,不能简单地理解鲁迅的“复仇”方式,它不是心胸狭隘,不是睚眦必报,而是以激烈的方式去刺激那些看客早已麻木的肉体与灵魂,让看客无戏可看,无处躲藏,无法熟睡。这是鲁迅以非常的方式去“爱国”,去“救世”,其“复仇”的方式,就是他“疗救”国民的方式,正所谓大恨之中必有大爱。  相似文献   

2.
看客是鲁迅小说中独特的形象系列,这种系列表明此类形象在他的认知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看客形象包含着多方面的信息,传达了鲁迅的童年经验,以及偏于阴暗的人性观念;反映了他对中国社会的基本理解,即富于独创性的庸众观;表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看客形象是鲁迅认识中国社会重要的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鲁迅建立了自己以启蒙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有很多文章在论述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其实现实中的鲁迅也是一个“看客”,只不过他是一个“肃然不笑的看客”。鲁迅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看客小说”的构造之中,无论是看“看客”,还是看“自我”,都能表现出他对于一般国人和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灵魂的痛苦解剖与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4.
看客是鲁迅作品中的重要形象,它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符码出现在作品中,代表着鲁迅对中国封建文化的认识,体现着封建文化的吃人本质;另一方面,它又表现着鲁迅内心世界的恐惧心理,成为创作主体的心理符码.鲁迅对看客形象的塑造,是按照抽象这一艺术原则进行的,他限制看客的活动空间,把看客抽象成无生命的结晶质.这些艺术表现均源于鲁迅摆脱内心恐惧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鲁迅和沙汀笔下“看客”的生态景观为基点 ,探讨两位作家在“看客”问题上所表现的不同价值立场。鲁迅面对“看客”的“荒原”景观延展他一贯的“绝望战斗” ,悲观而执着地在形而上层面把守“意义”的关口。沙汀则凭着他对生活的那份“信赖”热情而小心地拯救“看客”身上余留的“情感”火种。鲁迅的“荒原”意识是他的理想主义、悲观主义和清醒的现实主义交合的一枚果实 ,沙汀的“旺火”信念则是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立场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憎恶、掊击看客的思想 ,是鲁迅一生无法解开的心结。看客在鲁迅作品世界里出现的次数最多、形象的类型层次最丰、所用的批判武器 (文体 )最多、经历的时间也最长。因此 ,看客现象对鲁迅创作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认识这一问题 ,对正确理解鲁迅作品 ,准确把握鲁迅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时代大量存在着“看客”。他们是鲁迅创作的起因和恒久主题。作家以冷峻的观照 ,对“看客”的心态做了真实记录 :消解猛士、仁人牺牲的意义 ;吞噬弱小作为娱乐 ;互相观看以应付无聊。鲁迅不仅给予其犀利的国民性批判 ,也设法加以疗救 ,提出改造的良方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爱做“看客”,古已有之。远到秦始皇出巡,“梁与籍俱观”,项羽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不但名垂青史,也使他成为天下第一“看客”。如此出类拔萃的“看客”中国仅此一位。因为这种敢于发表观后感的“看客”作风有悖于国人传统,所以失传了。发扬光大的却是“观而不语”的“看客准则”。 这种准则也被有识之士视为“麻木”。鲁迅先生抨击“麻木”不可谓不尖刻,却到底没有能消灭它。不久前,报载:一对夫妇在公共场所发现一歹徒正在行窃,遂奋勇上前,歹徒随即与那夫妇两人撕  相似文献   

9.
中国小说真正成为文学之正宗,是从五四时代开始得到确认的.小说正名所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其创作的空前繁荣.二十世纪中国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在现代小说里得到了全方位的反映,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舞台上出现过多少种人物类型,现代小说人物画廊里就有多少种维妙维肖的形象.鲁迅笔下的“孤独者”与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的画廊,绵延伸展,幽曲尽致,色彩斑澜。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分别以他们所熟悉的题材和擅长描写的人物,在争奇斗艳的现代文坛上各领风骚。如果说鲁迅以他深沉、冷峻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旧中国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形象;巴金笔下是“五四”前后到新中国成立前青年一代的命运;老舍的艺术刻刀下是完整的市民社会,那么茅盾则是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资本家和城市的“时代女性”形象贡献于现代文学,为现代文学艺术的画廊增光添彩的。特别是在茅盾早期的创作中,“时代女性”形象独具丰姿,颇为引人注目。这组小资产阶级的女性形象带着作者深刻的生活思索,强烈  相似文献   

11.
鲁迅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或思想概念,擅于借助生动的形象发表议论容易给人以具体的感性印象,说理能深入浅出,行文又饶有风趣,效果强烈。鲁迅杂文所勾画的形象,大体上可以概括为“比喻”的形象、人物“类型”的形象、“社会相”的形象。这些形象都是根据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特点,经过提炼勾画而成。在杂文的创作中,鲁迅强调敏锐和锋利,而讲究含蓄和曲折,也是鲁迅杂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鲁迅小说向以典型人物的塑造而享誉中外 ,笔者认为他小说中的看客形象也很有艺术魅力 ,更能发人深省。本文从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 ,探讨了鲁迅小说看客形象的类型 ,并初步阐释了不同类型各自的精神性格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在两个特定的场合刑场与茶馆里,塑造了两类无名人物:看客和茶客。作品虽着墨不多,但作家匠心独运、寓意深广,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在民主革命面前一些麻木落后的“众生相”,而且也寄寓了作家深刻的人本思想。本文通过分析《药》中看客与茶客的言行与心理、查找他们落后反动的思想根源,进而领会作家对这些无名人物所倾注的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主张文学创作要显出人物灵魂的深。他高度评价俄国作家陀思妥也夫斯基,认为他能在人中间发现人,是“人的灵魂的伟大审问者”,这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了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鲁迅在这里提出了刻画人物灵魂过程中自我与创作对象的关系。一方面是相互融合,创作中的自我要变成他创作的人物,深刻体验他所创作人物内在思想情感的冲突;另一方面是创作中的自我又不是他所创作的人物,他要保持自我的独立品格,成为他所创作人物灵魂的“审问者”,在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心灵达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说过:“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诚然,把“画眼睛”理解为人物肖像描写的一种手法,这无疑是没有错误的。但鲁迅关于“画眼睛”艺术的意义远非如此。他强调要“画眼睛”,而反对“画头发”,就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要严格区分本质与非本质、典型与非典型,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鲁迅提倡的“画眼睛”,就是指一种白描的艺术手法,即用最简练的笔墨刻划出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和主要精神特点。鲁迅以他的创作实  相似文献   

16.
"看客"形象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之后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鲁迅影响、指导和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左翼乡土小说作家在延续鲁迅"看客"形象的基础上又有所拓展和推进,从而展现出别样的风貌。左翼乡土小说作家在塑造看客形象时,既有意识地从鲁迅为代表的五四乡土小说作家身上汲取养分,同时也依据自己的阶级立场和时代语境变换而有所调整,从而使得看客形象更趋繁复和深化,在给读者带来新鲜体验和感受的同时,也使看客形象得以传达出阶级斗争和时代变幻的讯息。  相似文献   

17.
1926年后,鲁迅终止了以现实为题材的小说创作,其原因就在鲁迅的启蒙主义思想和他自身的客观处境.鲁迅以启蒙思想家的姿态,为人生,为改良社会而创作小说。“五四”退潮后,新文化阵营分化,鲁迅由“呐喊”转入“彷徨”,并开始反省启蒙者自身.鲁迅洞察到,不但启蒙未曾唤醒民众,未曾改良社会,反而连启蒙者自身也被黑暗社会所吞噬.再继续复制阿Q、闰土、吕纬甫、魏等形象。已没有新的社会意义,陷入了先觉者无路可走的境地.因此,他中断了小说创作而几乎全力地投入杂文创作.这是鲁迅在思想文化启蒙阵地上一次绝望的抗战中的“换防”.  相似文献   

18.
鲁迅在世时,留存、收藏了不同美术家创作的七幅鲁迅肖像。这一行为可视作鲁迅体认自我、“自塑”形象的一种方式。1936年之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鲁迅图像创作从私人情感的表达转为政治话语建构之诉求,逐渐演变为一种“图像政治”。由于图像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和魅惑性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进行意识形态建构,创作鲁迅图像自然是阐释和“争取”鲁迅的绝佳方式。经由美术家们一次次的呈现、改写和重塑,“鲁迅”游离于历史本体,而成为某种政治表征和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9.
赵绍军 《南都学坛》2007,27(4):71-72
鲁迅抱着启蒙主义的态度,坚持“为人生”、“改良这人生”的立场,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为手段,一反中国小说传统的写人模式,描写了一群“病态社会”里“病态”的人和罪恶的人。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具有选择的现实性、形象的复杂性、广泛的社会性和深刻的批判性,这些又最终表现为突出的现代性。他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和表现知识分子和农民问题:既写了知识分子的觉醒与进步,也写了知识分子的软弱迂腐、苦闷与苦难;既写了农民的忠厚、老实与可爱,又写了农民的愚昧、落后、麻木与可悲,并由此开辟出一条新的小说创作道路,从而使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新文学———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二一年末到一几二二年初,鲁迅在《晨报副刊》连续发表了他的不朽杰作《阿Q 正传》,立即引起社会的注意,各色各样的人们对鲁迅创作《阿 Q 正传》的本意作了种种分析和猜想。一篇小说能引起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把这些反映归纳起来,文学界一般认为阿 Q 是各个阶级身上的阿 Q 精神的“寄植者”,或者说他是“一副中国人品性的‘混合照像’”,因而认为《阿 Q 正传》意在暴露“中国人的最大的病根”。这种意见抹煞了阿 Q 形象的阶级属性,把阿 Q 抽象为“阿 Q 精神”的化身,鲁迅对此从未表示过赞同。还有一种意见来自社会上,就是认为鲁迅通过阿 Q 这一人物来揭露某些人的阴私,意在骂人。鲁迅对此无限感慨,他说:“直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