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西方的比较已经有很好的条件和机会,而能否把握住这些条件和机会,需要我们做很大的努力。比较文学的研究是开放的,也有自己的独立性,它的特点就是以不同语言的文学比较为中心的文学研究,要有具体的文本作为证据,要从细节出发,不要空对空地从概念到概念。中西比较的共通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客观存在的东西同样需要阐发;阐发的过程中不能将这种共通性或差异性绝对化,持论要全面和客观,一旦把一个本来有道理的话推到极端,把命题绝对化之后就没有道理了。“世界文学”不是纯粹外来的观念,中国现代文学本身就融入世界文学之中,变成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而世界文学现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文学的经典也能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的组成部分。要从中国学者的立场,以中国自己的学术传统作为根基,从中国文学的事实中去发现一些理论的问题,要和西方平等对话,既要避免仰视西方的心态,也要避免简单的民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数字人文文本实验室(Chicago Text Lab-Textual Optics Lab)对东亚文化背景中的国际现代主义进行了一系列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通过几个关键案例的解析,本文力图展示该团队是如何通过"可伸缩阅读"(scalable reading)、跨语言建模和网络分析等方法,将弗朗科·莫莱蒂关于"世界文学"的概念模型发展成为可付诸生产性实践的计算批评的对象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检视了"远读"和"莫莱蒂道路"的得失。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论中具有一条着眼于“世界-作家-作品”过程的文学动态存在方式研究的理论路向。古希腊最初的摹仿说从“世界-作品”环节出发讨论文学的动态存在。从亚里士多德到文艺复兴再到浪漫主义,西方文论在突现“作家”主体性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世界”要素在文学活动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表现主义和精神分析流派对作家主体性深层内涵的揭示,也是在“世界-作家-作品”的文学动态存在框架内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顾瑛以独立的“文人”身份和以赋诗为娱乐的文学理念崛起于元末 ,主要通过主持玉山雅集及其诗歌创作与杨维祯相呼应而领袖文坛 ,为铁雅派的发展和古乐府运动的演进以及元末文学的繁荣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文学人类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对过去的文学研究单一化的模式有一个拓展过程,文学人类学就是试图用人类学的视野、人类学的知识和人类学的整个学科体系对文学文本进行阐释,文学人类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人类学与文学互动、交融是适应知识重新整合时代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人认为"呼愁"是理解帕穆克作品的一片钥匙,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证:冲突与现代的矛盾、东西方间的冲突以及自我与"他我"间的争斗,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帕穆克的作品是一曲哀怨动人、发人深省的"呼愁",是一曲帝国忧思的挽歌,而其作品之美就在弥漫其中的"呼愁"感。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方略充分体现在其“哈佛演讲”和“七  相似文献   

8.
与外国文学的译入相比,中国文学的译出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从外国文学作品的译入和传播,反观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名人推荐、影视剧作、大众传媒和非翻译方式推动中国文学在域外的传播。影响传播的因素包括译入语国家对外来信息需求的迫切程度,译入语国家对于外来文化的开放心态和敏感程度,译入语国家对源语国家信息的熟悉程度以及读者的阅读期待。中国文学的译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产出不同难度、不同形式的译本,加快中国文学在域外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中国印度关系展望——在深圳大学的演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邀编者按:印度驻华大使拉奥琦女士一行,于2008年6月18日访问深圳大学,与校长章必功教授就文化交流、学术合作等问题交流意见,并代表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ICCR)和章校长共同签署了<深圳大学与印度ICCR.有关访问学者的协议>.晚上,拉奥琦大使向深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中国印度关系展望>的精彩演讲,受到全体与会师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决定于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而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决定于大学教师的素质,从而也就对大学教师发展提出了新理念与新模式。从理念上看,大学教师发展不同于一般所说的教师培训,它更重视教师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并在内涵上强调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师职业知识、技能以及师德;从模式上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方式与方法,但都应当协调外部动力与内在动力,使大学教师持续地、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 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 ,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征服 ,而是看作主体间的共在 ,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 ,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 ,因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对生存意义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洪良品出身鄂东,是晚清政治和学术舞台上比较活跃的人物之一,曾长期担任科道官员,热心时政,在中法和中日战争中积极主战,建言颇丰。从政之余,更从事著述,在古文《尚书》考辨、湖北地方志编修等方面均有建树,同时也留下了数量颇丰的诗文。  相似文献   

13.
各位同学,江书记,章校长,各位校领导:列宁说,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人们应该知道过去。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是孔子的《春秋》,春复秋,秋复春,年复一年。之所以取其名曰《春秋》,源于24节气中两个重要节气:春分秋分,春分秋分之日昼夜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