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积空间感是西方绘画体系的核心追求之一,体积空间的研究是学习西画的门径,素描训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理解体积空间表达体积感和空间感。石膏像素描训练是理解体积空间最有效的方式。体积空间要素的认识始于固定视角的整体的观察方法,体积空间的表达是以明暗为手段的一系列的画面处理,西方绘画对体积空间的表现有多种学派,但根本的原则规律是统一的。通过石膏像素描建立起的体积空间意识可以有效的转变绘画的思维模式进而理解掌握西画的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2.
意是画家的主观思想和情感表达,以及情趣、神韵;"象"是画家把客观事物情感化,成为表达情感的符号。意象结合,幻化了山水画的空间构造。绘画空间和自然空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绘画空间取之于自然空间。明、清之后,出现了空间表现的意象化,促成了山水画空间表现的深度构造。  相似文献   

3.
《现代交际》2010,(5):F0003-F0003
东方玉铭(原名孙玉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汉族。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就职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自幼随父习画,后经大学系统专业学习;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美术教育,绘画创作之事业,历三十余年而不辍,意志弥坚,潜心梦境绘画研究;对梦的周遭性,梦的连续性及梦之象征性进行专题研究,综合材料技法的实践与探索,创建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与风格,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4.
现代艺术发展到今天,价值的多元化逐步在消解架上绘画的意义。除去作品当下性,对于传统精神的再次深掘逐渐成为了艺术家自觉性的自省,希望在传统里找到一种更加贴近内心的方式,更加贴近自身文化母语。从形式上讲,东西方绘画一个非常大的差异是空间形式的表现差异,西方绘画里的空间意识来自科学,以几何学,透视学来表现画面空间,习惯性的以物质方式来传达。中国绘画的空间意识则来自于书法,"一种类似舞蹈或音乐的节奏美"。方式上西方绘画是以建筑,雕塑为基础,以理性构筑瞬间的过程。中国绘画则以书法为基础,直觉地展现生长全貌。  相似文献   

5.
晓荷 《老人天地》2010,(12):24-25
老画家丁天缺的名字或许对你有点陌生,但提起他身边的一些人,可是大名鼎鼎。 他的老师吴大羽,中国现代绘画奠基人之一;他的同学赵无极,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之一;他的学生刘江,著名书法家;他的舅舅周培源,曾任北大校长;他的侄孙丁俊晖,斯诺克台球的高手。除了绘画之外,丁天缺还精通法语,他是翻译莫泊桑小说的第一人,也是向国人介绍毕加索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6.
明道 《中外书摘》2008,(7):48-51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中独具特色的风格体系。在形式上,它强调个性、构图简括和诗书画印等多种形式的完美结合;在思想上,与一般绘画不同的是,文人画不是仅停留在物像的描摹和解说上,而是具有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往往给人以思考、启悟和灵魂的净化与升华。因而,其层次和品味都较一般绘画为高,属艺术中的极品。现代画家兼理论家陈师曾指出:“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  相似文献   

7.
在本文中我们着重分析在单视角和多视角的绘画作品中,视觉的方式和动觉的方式如何参与我们的审美运动。在单视角的绘画中:1.在景深度很小、凸现外在形式的作品中,视觉的方式和动觉的方式在我们的艺术审美中共同起作用,以视觉的方式为主。2.在写实绘画的一些类型中,主体通过透视形变,明暗变化,空间位置和向背诸因素引导我们的视线在空间中游移,由于主要是眼睛肌肉参与了视觉审美运动,所以在审美过程中动觉方式是主要方式。5.在抽象绘画中,视觉方式和动觉方式参与视觉审美运动,以动觉的方式为主。在多视角的绘画作品中,观者眼睛参与审美活动时,先前的视觉经验会使眼睛的运动有了预见性,而先前视觉经验对运动的判断又是处于同一阶段的运动形态,所以,当目光游移到运动两个阶段的交界处时,发现了相异的现象,产生了矛盾。这种心理上和视觉上的巨大落差把视觉运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萨尔瓦多·达利是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之一,随着他的作品在北京展出,再次引起文化界和公众关注。达利用绘画领域打开了人类内心潜意识和无意识的隐秘空间.为绘画艺术带来强烈的震撼和革新,这里几个生活片段中,也许能让我们窥见达利的多才多艺.能为备受争议的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9.
孟庆英 《老年世界》2010,(12):18-19
一部自传,似涓涓溪流,娓娓道出刘喜容大姐平凡而令人敬重的人生。刘喜容大姐的绘画,观之令人惊叹,年近七旬学画,十年笔耕不辍,是出于对书画的热爱,还是对从事书画的老儿子未完成事业的延续?或是缅怀思念之情,让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提笔书梅、兰、竹、菊,绘牡丹、荷花,及山水画。刘姐的认真是出了名的,工作和绘画仿佛并蒂莲,一根茎上两朵花。花鸟画,色彩凝重艳丽;春夏秋冬的虾虫活灵活现;山水,空灵又鲜活。大姐的画作多次获奖。  相似文献   

10.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猜猜看──矛盾空间绘画图形欣赏在矛盾中并存的两种空间知觉通常伴随着观察图形时的视点转移而实现。眼睛在观看时,首先注视的部分提供了第一种形态的空间定位,当视点渐渐转移到其他部分时,新的空间定位意外地出现了,原有的形态莫名其妙地消失。以矛盾体的图...  相似文献   

11.
文艺复兴早期,借助透视法和光影的明暗处理,营造真实的绘画世界,再现真实的主题空间,成为一代画家的基本追求。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家的审美追求为之后的绘画创作开辟了道路,积累了经验,同时,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往往表现出对空间、透视的刻意追求,反而使绘画趋于呆板,不利于绘画的发展。波提切利,作为文艺复兴早期最后一位杰出的画家,将空间三维感的自觉追求和人物立体感的纯熟塑造,以及对绚丽色彩的高度把握和线条表现力的流畅和谐集于一身,创造了颇具浪漫风情的绘画作品。其画面中的忧郁沉静的气质及优美婉转的女性情怀,及对宗教的反叛精神,使其在文艺复兴早期绘画中独树一帜,成为意大利现实主义艺术的先驱,此外,其绘画也体现了一定的东方情调。  相似文献   

12.
空白艺术的产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空白"在中国画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人绘画尤其注重追求"无为,虚境",对画面上的虚景与实景的处理非常用心,画面上出现了许多留白之处。中国绘画的空白艺术到了元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画面上留有的空白部分被赋予了很深的意义。空白艺术在中国山水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是画面意境空间表达的关键所在,没有空白,山水画将失去整个画面的灵气。在中国的花鸟画艺术中,空白艺术也是主要的表现手段。空白艺术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古老的绘画表现形式,其中包含着强大的艺术魅力,无论当代中国绘画如何创新改变,中国画中的空白艺术都不会发生改变,它是中国画独有的空间表现形式,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范蕊 《现代妇女》2013,(12):356-356,330
综合材料绘画,是用于界定现代绘画中那些非传统材料的绘画作品的。比如画面上粘贴报纸、麻袋、金属,然后再用颜料作画的,还有一些绘画技术和装置技术结合但是偏静态绘画的,不一而足,难以一概而论,也没有既成的传统和体系,多半带有即兴色彩。  相似文献   

14.
李绪刚简介     
《公关世界》2010,(1):84-85
李绪刚,男,生于1946年,安徽滁州人,定居北京。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联谊会副主席、书画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研究社研究员、中国名家书画展示中心副秘书长;中国公关协会艺委会会员。自幼受家庭影响,痴迷绘画。曾受严格西洋画训练,练就深厚油画功底。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独立完成大量巨幅油画、宣传画,深得好评。  相似文献   

15.
透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却也和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脱离了透视关系的绘画算不上真正的绘画。从传统的短缩法至文艺复兴时期的线透视、光透视、色彩透视,透视学几乎贯穿了整个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历史。当然,透视学不仅对西方绘画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的散点透视也有深刻的影响。透视法不仅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且融入到中国的绘画当中,甚至形成新的绘画体系--中西结合。可以说没有透视就没有现在的绘画,而没有绘画,透视这门学科也会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16.
李文先 《现代交际》2013,(12):63-63
中国画是我国国粹,历史悠久,为东方绘画的主流,教学中通过中西绘画形式美鲜明特色的对比,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中国画的博大精深,正确地评价和看待中国绘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空间隐喻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而“前后”的空间隐喻认知却少有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英汉“前后”空间隐喻认知的共性,描述英汉空间隐喻认知共性的表现,这包括两个特点:一个是空间隐喻的普遍性;另一个是空间隐喻转换的整体规律性。从而得出结论英汉“前后”空间隐喻认知共性存在很多领域。  相似文献   

18.
宋代期间的山水画凸显画面主峰主要以全景构图结构为中心,到北宋时代山水画从作品以及历史背景、空间绘画手法等等可以分析当时绘画风格的特点并加阐述说明。从北宋山水画构图特点上分析,通过对北宋时代的山水画代表作品的构图来阐述,并在基础上分析了"三远法"绘画法则要领。其奇特的空间意识不单创建于一个宏伟的山林意境更在于追求国画画面中耐人寻味的抒情感情,绘题材的丰富和艺术技巧的不断创新都显现着绘画进入一个新的高峰阶段。  相似文献   

19.
刘孜 《当代老年》2006,(1):23-23
梅兰芳自幼年就边学艺边学画,成名之后,不但没有将绘画放弃,反而拜多位绘画大家为师,齐白石就是他拜的绘画老师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毕加索作为二十世纪西方绘画史上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生平经历十分丰富,在毕加索人生历程中玫瑰时期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段艺术经历。文章围绕两个方面阐述了有关毕加索玫瑰时期的作品特点,一方面简略讲述了玫瑰时期的创作背景以及其绘画风格的转变;另一方面罗列了玫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从而去更好的分析其作品面貌的变化和特点。同时以玫瑰时期的作品为前提,进而探讨这些创作对毕加索后期艺术风格转变的影响因素。文章着重分析毕加索在玫瑰时期的作品特征和创作主题性的倾向,以及艺术家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对于人生历程产生的思考对他后期创作的变化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