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以来,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在创作和理论上往往被人们相互混淆、彼此等同。正象美学家朱光潜所说:十九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朝过去看,不但没有和浪漫主义划清界限,朝未来看也没有和自然主义划清界限”。其实,不仅是法国的现实主义,就是当时整个欧洲的现实主义也没能和自然主义划清界限,从而使现实主义在  相似文献   

2.
作为自然主义所倡导者的左拉,他的名字往往和这一流派捆在一起,而由于自然主义在我国曾长期受贬抑,所以左拉也总是得不到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那样的礼遇.近些年来,不少研究者纷纷为他打抱不平,写了些“翻案”文章,以图扭转这种局面,给左拉和自然主义以应有的地位,但实际效果并不见佳.综观以往的研究,贬抑者认为,自然主义偏离了19世纪现实主义传统,它的出现标志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欧洲的衰落;左拉作为自然主义的倡导者,他的成就不在于自然主义本身,而在于他的创作实践突破了理论的束缚后走向了现实主义,不过,自然主义的倾向在左拉的创作中仍然是存在的,是他的创作的“局限性”,因而他与正宗的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相比还略逊一筹.翻案者认为,左拉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继  相似文献   

3.
茅盾文论从自然主义一直发展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阶段,在各阶段的主流文论中都吸纳了不同养料已融入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体系。茅盾通过对法国自然主义理论的吸收转化,完善和提高了自己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尽管茅盾也受到俄国现实主义理想型、功利性的影响,但相比之下他还是更为看重文艺的客观性,着重于文艺的自身规律。茅盾文论是以法国自然主义为基石,同时也有俄国现实主义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自然主义文学是美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被认为是美国现实主义的新发展。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形式多样地客观地描绘社会现实,运用新人生哲学塑造人物形象,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进行情节构思,内容丰富多彩,艺术精益求精,视角新颖独特,为“迷惘一代”文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吴亚娟 《齐鲁学刊》2008,12(2):138-140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理念是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但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并未像日本文坛那样形成典型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中国文学环境的独特性使自然主义经过改良后成为诠释启蒙文学观的载体。五四新文学的倡导者们提倡自然主义,是试图用自然主义来克服写实主义"不忠实描写"的弊病,将它的某些法则加以改造而成为现实主义理论的有机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文学批评中,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这两个概念经常相比照而出现:前者用于褒,后者用于贬。作家们对此的反应怎么样呢?一般说来,被褒为现实主义的当然欣喜,被贬为自然主义的难免心悸。但是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些作家虽以自然主义被贬,却把头抬得更高。何以致此?原来,对于批评家的贬责,不仅作家自己不肯买账,广大读者也不认可;你说人家的作品是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主义的定位上,法国文学史视自然主义为现实主义的末尾阶段,德国则视作是现代主义的开端。法国学派的说法得到中国新文学作家的接受,而德国学派的观点在中国却并未受到重视。这种现象是符合中国的文化语境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文学包括早期美国文学──清教主义和启蒙主义;19世纪美国文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20世纪美国文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它属于世界上最年轻的文学,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涌现了像爱默生、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马克·吐温、豪威尔斯、亨利·詹姆斯、克莱恩、诺里斯、菲兹杰拉德、海明威、福克纳、庞德、艾略特、奥尼尔和阿尔比等伟大作家……  相似文献   

9.
超验里的经验──论《故事新编》的象征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是位深具现代意识的作家。已故的唐先生就曾敏锐地指出过他对尼采的“酷爱”和小说创作中的非理性因素,这标志着他与“二十世纪新思潮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联系。“①这新思潮中,包括西方现代主义的主要派别,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象派等等,而对鲁迅影响较大的则是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美国学者哈市就认为,“鲁迅抛开欧洲的现实主义派和自然主义派及日本的自然主义派”,“因为他根本就对现实主义技巧不感兴趣”,“他喜欢与象征主义有瓜葛”的一些作家②;荷兰的佛克马则指出鲁迅译介的作品中,“用于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  相似文献   

10.
周薇 《兰州学刊》2009,(10):172-177
茅盾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论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中自成一脉,产成了深远影响。甚至可以说,茅盾文论可以和周扬文论、胡风文论并驾齐驱,成三足鼎立之势。文章试图分析茅盾文论中自然主义与主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间的裂隙。以茅盾文论三次起伏为观照点正视裂隙的存在,从自然主义被妖魔化和茅盾的“落后焦虑”两方面来探究裂隙的成因,最后关注裂隙如何被抹平。  相似文献   

11.
写实主义理论在日本近代的发展与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理论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催生了以二叶亭四迷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一方面为长谷川天溪等代表的自然主义理论提供了某些方法论的基础,从而引起人们对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在概念理解上的分歧。写实主义理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发展与变异,是因为日本近代的写实主义与左拉的自然主义都与实证主义哲学有着或明或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媛 《学术探索》2013,(11):95-98
二战后,在美国小说领域出现了现实主义的新的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以现实主义创作为倾向的小说家,然而由于受到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各种新思想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心理变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注定要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它是经历了战后各种思潮和主义洗礼的具有新特色的现实主义,学界将其称为新现实主义。本文对新现实主义小说进行了界定并以约翰·契弗、塞林格及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为例,阐述了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特色,认为新现实主义小说是战后美国小说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中心型现实主义作为现实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美国外交的国内起源,它作为研究美国外交的新视角,使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的孤立主义外交更多地呈现出非孤立的特征,美国积极地参与一战后欧洲的重建。但正是因为国内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国会与总统之间的分权使两战之间美国的外交呈现出分散化、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特征,最终使美国对欧洲的经济外交以悲剧收场。  相似文献   

14.
黄波 《学术界》2012,(1):161-167,287
美国文学从自然主义文学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异军突起,占据世界文坛重要地位,但文论界对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之后的发展脉络界定模糊,以至出现断裂感.分析美国社会史实可以论证,自然主义思潮进入美国后迅即嬗变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主导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正是这种嬗变所产生的张力和冲突构成20世纪美国文学乃至文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迷惘的一代”为缘起、“垮掉的一代”为高潮,最终汇聚为美国反文化大潮.  相似文献   

15.
美国现象学心理学兴起的历史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从 2 0世纪中叶逐步形成与发展 ,它以现象学为理论背景 ,树立对心理学的基本态度 ,同时从现象学思想中引进、采用和发展出现象学心理学的方法及程序 ,把从现象学思想中吸取的基本原则在实际心理学研究中灵活、有效地加以贯彻 ,实现以现象学的方式突破传统心理学中自然主义的桎梏 ,以期获得对心理现象更充分和更真实的理解 ,并借此开展对心理学具体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董靖历 《河北学刊》2003,23(1):206-208
20世纪初的风云变幻,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社会,促使美国小说横向发展,形成了多种艺术风格的流派小说,早年的现实主义传统似乎要被逼出文坛了。但是,众多写作态度严肃而又卓有成效的小说家并没有放弃现实主义。实际上,他们的绝大多数作品也都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这个原则创造出来的。流派的众多,题材的丰富,艺术形式的五花八门,使美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空前热烈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H·普特南作为科学实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其数学真理观对整个数学真理性问题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对数学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数学理论的证实问题出发 ,普特南立足于数学与经验科学的统一性 ,深刻阐明数学具有经验性、客观性和必然性。但他并没有将这种必然性绝对化 ,指出数学真理并非仅仅是绝对真理 ,而且也是相对真理 ,是可修正的 ,从而揭示出数学真理的实在论本质  相似文献   

18.
扎西这娃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西藏和拉美之间某些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使得扎西达娃能自如地领会和借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独特的风貌.他的作品主要表现了孤独与探索的主题.本文结合扎西达娃的具体创作分析了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富勒是非神学的新自然法学的重要代表人。他主要针对实证主义法学 ,特别是新分析法学以及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区分“实际的法律”和“应该的法律” ,而指出这种做法的错误。富勒新自然法学的方法论特征是“应该”与“实际”的不可分性 ;法律和道德的一致性 ;目的和手段的同等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