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维方式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其变迁体现着文化的变迁.思维方式的变革是最深刻的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实践过程,而且也是文化过程.它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社会心理结构和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践思维方式在中国确立并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它是打开中国历史和现实之谜的钥匙。本质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实践活动方式的内化,是已经认识到的并内化于中华民族思维中的文化积淀层。在现代,认识中华民族自身的传统思维方式,能促使我们在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化。本文试图从思维框架、思维模式、逻辑推理方式、分析方法以及思考方式等五个方面,来分析和解剖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以便抛砖引玉,引起学术  相似文献   

3.
由于思维方式和历史背景的不同 ,中国人的文化超越意识较弱 ,西方人有很强的文化超越意识 ;中国人以温和的方式进行文化变革 ,西方人以激进的方式进行文化反叛。中国和西方在文化超越方面的差异对中西文化各自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羊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保国 《中州学刊》2006,(3):196-199
借鉴新的类分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属于羊文化。从字源学上考察,传统中国人的饮食风尚、审美追求、宗教信仰、道德标准、礼仪法则都与“羊”关系密切,而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体现了羊性化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羊性特征是农耕文明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一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必然与该时期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转型,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本文认为,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应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意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富于诗意的运行轨迹,它以取象譬类,天人互参的方式,以饱含情感的意象氛围直达诗意追求.取象譬类与情意倾向是它的诗化特征;天人互参与意象扭转是它的实践基础和体验基础;象外之象与天地同流是它的诗意指向.意象思维不仅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而且是中国传统审美、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思维方式,是中国审美、文化和诗意文化的机制中枢.  相似文献   

7.
西方文化蕴涵的自治传统和互助精神,为慈善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存在及其存在方式,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到审美方式和评价方式。反思慈善文化,对于我们如何构建一种有爱心、有信仰、有阳光、有尊严的生活而言,无疑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启示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它是人们展现社会文化身份、构建地域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作为城市发展的社会文化符号,中国传统故事的现代传承与创新承载着人们对地方的再认识。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中国传统故事的跨文化传播凸显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文化张力,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叙述主体的合作方式可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和更加包容的姿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多元共存、互生互鉴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界定周海春近年来,学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概念不统一和思维方式陈旧就是其中之一。笔者认为,现今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还没有改变近代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从近代这个时代出发,把中国古代文化称为传统文...  相似文献   

10.
与西方不同,在建国之初,中国从文化生产实践到文化生活方式都具有鲜明的农业社会特征,以电影、出版、广播等为代表的工业形态的文化商品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通过国家统筹进入群众生活,并逐步构建起当代中国工业化特征的文化生产方式(基本制度、生产技术、市场主体)和文化生活方式转变的基础。这种从文化观到文化实践的转变与当代中国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基本主线呈现出一种历史性的同构关系,并体现出不同于西方的农-工结合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征。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学,同整个中国文化一样,其精美的程度,可谓世界之冠;历史之悠久,发育之完美,内容与形式之精妙,无与伦比。中国文化与文学独特的情感方式与表达方式取决于中国民族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而又反作用于后者,进一步固化和强化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学审美心理。在这一往复交互的漫长过程中,中国文学自身不断趋于精审完善而达于极致。  相似文献   

12.
老舍《四世同堂》英译者浦爱德(Ida Pruitt)作为美国传教士的女儿出生于中国山东。她在成长的过程中吸收并学习了以父母为代表的美国现代文化和基督教世界观,以及中国农民所体现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她父亲为布道努力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甚至还接受了中国服装和发型等异文化的身体性。母亲为同一目的却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想要带进美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来,呈现类似"中国冲击"一般的异文化理解。童年时代的浦爱德从父母双方接受了不同方式的异文化理解,同时她要克服根据"他者"认识的异文化理解,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13.
浅论中国古代谋略文化陈立明中国古代哲学以对社会伦理问题的关注和深刻的辩证思维方式,赋予传统文化以注重功利实用的特点,这种实用功利性集中体现在古代谋略文化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古代谋略文化具有自己的价值尺度、伦理判断准则和逻辑思维方式,对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4.
人情文化构成了中国人重要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在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格调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在人情文化的形成、加深过程中,儒学的影响至深至广。我们应吸收儒学和中国传统人情文化的合理内核,并结合中国当代情况进行创造性转化,以优化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艳艳 《兰州学刊》2004,(6):274-276
“观”在整个中国审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仰观俯察”、“无往不复”的游目是它的观照方式,“以物观物”、主客融通、物我不二是它的思想根基,由此其贯穿于整个中国古典的审美文化与艺术创作之中。这样的审美观照方式构成着中国传统文化体认宇宙生命和进行审美表达的特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营企业"家文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中国民营企业"家文化"的研究,分析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民营企业当前的文化共性,提出中国民营企业如何继承优秀文化传统、逾越阻滞发展的文化障碍、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相关建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生重要影响的"家文化",是中国民营企业生长的乳汁、发展的源泉、价值理念的支撑.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行为方式和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以及当代中国社会法制不健全、社会信用缺失等客观原因,"家文化"是中国民营企业创业时的唯一选择和发展初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冲突和碰撞,引起近代长达百年的中西文化问题之争,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和中西传统文化的比较。中国固有的心理构成、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知识结构和认识定势飙转豹变。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正处于这个大变动的巅峰。他与其时许多仁人志士一样。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经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形成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中西文化观的基础,同时在青年毛泽东身上,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心理沉积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相似文献   

18.
胡克培在 2 0 0 1年 3月 2 0日《中国社会报》撰文指出 ,社区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社会文化在社区生活中的反映。同其他文化形态一样 ,社区文化由文化载体、文化方式、文化制度和文化精神要素构成。 (1)文化载体。是社区的物质文化 ,是由存在于社区范围内的一定数量的活动场所和绿化面积、花卉植被等物化形态构成。某种意义上表现了社区文化的精神风貌。 (2 )文化方式。是社区文化的形态表现 ,集中体现在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引导和培育社区居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方式是个重要问题。 (3)文化制度。集…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的总和.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程说明中国共产党文化选择的核心,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相融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且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两大历史性贡献,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结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代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在实践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来,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20世纪的人文学术和文学批评之发展,充满着历史、文化、社会和心理的裂变。如果说,跨文化语境的生成,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一次新的裂变,是从旧的肌体中滋生而出的一种新的文化呈现平台和方式;那么,就不能不顾及到这种裂变的独特性、复杂性和持续性以及中国本土文化对于这种裂变的接受、理解、应对能力和方式。在这个过程中,20世纪中国学术和文学批评的转型,不仅意味着对于传统文化的不断反思和吐故纳新,而且传统文化也在不断裂变中求生存、求发展,不断被卷入新的文化语境,不断转换自己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