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网络道德主体信息素养的多维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个体信息素养的概念及含义,从技术层面、意识层面和知识层面的维度透视与解析网络道德主体信息素养的特征与内涵,并浅议了网络道德主体信息素养培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茅 《社会科学论坛》2006,(24):165-166
本文针对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中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等现象的分析,重点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以树立其网络道德观念、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3.
毛茅 《社会科学论坛》2006,(12):165-166
本文针对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中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等现象的分析,重点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以树立其网络道德观念、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电脑和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作为网络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其内容和特点都反映出人类文明在信息时代的作用,而如何加强对网络文化内容的监管则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将道德自律用于网络文化建设之中,将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也将使网络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与技术防范和法制约束相比 ,道德控制对规范网络行为具有更大的优势 ,特别是儒家的伦理道德 ,更是构建当今时代网络道德的理性回归。这是由于儒家伦理倡导整体至上的群体意识、固守崇德重义的价值认同、追求内省自律的个人修养、奉行推己及人的处世原则、强调克己复礼的意志约束 ,因而它在网络社会群我关系的调节、认知偏差的矫正、义利冲突的缓和、人己关系的建立、消极诱惑的抵制等方面 ,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特别是对人们的思想、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要使网络信息快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使之不断规范化和法律化。  相似文献   

7.
谈网络道德的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杨  翟波 《理论界》2003,(2):20-2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络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同时,作为一种开放式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网络也逐渐走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并且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网络生存中的一支主体力量,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儒家伦理进行创造性、批判性借鉴,从其重德价值取向、诚信道德原则、修养理论、“慎独”境界与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培养中找到共性和契合点,以此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9.
网络危机的文化拯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生活是人类不可逆转的生存境遇,同时网络的巨大利益和危机,也将人类推到两难选择的尴尬境地。网络危机的本质就是网络文化的危机,网络文化合理性的不足或缺失是网络危机的深刻社会根源。网络文化是我们网络生活的依托,网络生活必须依赖文化获得意义,重建网络文化是走出网络困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伦理研究的人文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得不面对网络时代价值观念的震荡、冲突、扬弃和重建.对网络伦理研究的历程进行概括和梳理,揭示网络伦理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内涵及其实现的基本途经,旨在改变网络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提升网络人的精神和道德境界,从而拓展、延伸和强化人性中的品德结构和伦理气质,促进网络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于万红 《北方论丛》2002,(4):122-124
网络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给网络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道德问题.只有积极采取措施,完善网络信息环境,提高信息公布的真实度,削弱信息不对称,才能减少道德问题发生的风险,推动网络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信息伦理的由来及发展历程,阐述了信息伦理的内涵,分析了网络社会的结构缺陷带来的管理不力问题、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引起人们交往的自由性问题,以及信息资源的经济价值导致人类行为的伦理失范是引发网络信息伦理冲突的主要原因.归纳出信息伦理冲突的四种主要表现,提出培育个人信息素养、构建信息过滤系统、完善社会赏罚机制、构建社会调控机制的纾解途径.  相似文献   

13.
网络行为立法不仅要符合立法的原则,也要符合网络伦理的要求。分析网络行为及其特点,探究网络行为的伦理控制与立法控制的利弊及相互关系,阐明网络行为立法应当明确网络“能够”与“应当”的关系、网络个体化与群体性的关系、网络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网络信息共享与信息所有的关系,以体现网络行为立法的伦理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网络购物伦理环境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网络信任危机.网络信任危机实质上就是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网络信任危机呼吁,发展网络购物不仅要重视电子商务硬件的建设,而且更要重视以信任为核心的伦理文化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5.
在<论语>文本解读的"效果史"当中,成人为仁是传统认识中的主流;但是,现代解释学背景下人的主体性,仁、礼的突出显现与表达,产生了对作为整体的伦理生活本身的割裂,对于如何过一种伦理生活的"规划"的遮蔽.在解除阅读暴力的"现象学"还原之下,透过<论语>的文本世界,还原出民族传统伦理生活的"原生态"世界,一种整体性伦理生活规划的"道德世界观".同时,相对于以"行动"为基础的伦理生活规划,<论语>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以第一人称的"行动者"为基础的伦理生活的可能形态.这对于面对日常生活世界"道德分裂症"的现代人来说,开辟了如何规划伦理生活的"第三条"道路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从网络道德缺失谈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克平 《理论界》2007,(12):192-194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全社会应给予广泛关注。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采取适用于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信息社会“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17.
张荣  冯莉 《理论界》2008,200(5):193-19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计算杌进行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保障网络教学体系的顺利运营,不仅要依靠先进的网络设施,周密、严谨的教学指导要领,教师、学生、网络管理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还离不开安全、可靠的网络沟通环境.也就是说,教师、学生以及网络管理人员有义务接受网络伦理教育,以便维持合理、可行的网络操作原则和有秩序、高效率的合作体系.以下的问题能够涵盖在网络教学实践操作中所遇到的主要障碍:1.怎样培养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独立自主性和协同合作精神?2.如何解决信息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根本问题,消除信息资源分布差异所带来的巨大差异?3.怎样杜绝违法犯罪和不道德行为,防止引发犯罪的各种信息在网络上传播?4.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环境中没有涉及的新问题.网络教学的所有相关人员,包括教师、网络管理者、学生等,应该共同努力,积极配合,这样才能维持一个高效率的理想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人与他者共存在、同生存的善意方式,就是伦理生活。人意愿于伦理生活,其前提是成为自为性创构的伦理主体。这一自为性创构过程就是个体以“自我”为要求的伦理心理机制动态生成过程。开启人的伦理心理机制生成的原动力,是其存在需要指向人性自塑所生成的伦理愿意。人性以伦理意愿的方式朝期待的完美方向敞开,生成伦理信仰;人性以伦理意愿的方式朝利害取向的当下敞开,产生伦理信念。伦理信仰指向天空而关注未来,为动机达向目的构设至善高阶,提供觉解良心、诚致良知、践行良能的远见;伦理信念关注大地而指向行动,为动机实现目的、产生伦理效果注入方向,构筑指南。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道德教育要引入回归生活世界这一话语,道德教育在生活世界视域下开展才能突破现有瓶颈。值得注意的是,在引进和借鉴西方学术成果的时候,不能简单借用和效仿,而是要保持清醒的本土问题意识关注中国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现实关系,使道德教育在生活世界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网络伦理不是与传统伦理迥异的伦理.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的基础不同,一个是虚拟社会,一个是现实社会.网络伦理的建设,是要利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网络道德的生成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