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九渊的易学思想 ,主要是从本体论及工夫论两方面论述的。其本体论主张“君子以理制事”、“圣人作《易》”、“数即理”、“极亦此理” ,以理释易 ,以心释理 ,此心即是“圣人之心” ,把《周易》演绎为一部存心明理之书。这是陆易的主体。其工夫论 ,与“本心”相应 ,是“发明本心”的易简工夫。二者是中国易学哲学化的重要环节 ,都是中国哲学在宋明时期具备新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陆易思想不仅集中体现了陆九渊的儒家一贯立场 ,而且更加反映了他的心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思想史的启蒙时代应定位于宋明理学。启蒙是个外来概念,评判中国社会的启蒙须确立本土标志。以睁开眼睛看世界确定启蒙是以西方思想为判据;以本位立场看,中国思想的启蒙在于确立凡事都须讲道理,因而宋儒树立天理概念当确认为启蒙标志。陆九渊心学是启蒙思潮重要一支。宋明理学释天命之性为天理,把先儒认定的天命之性贬低为气质之性,在理论上是有毛病的;然而其思想史意义很重要。其一,这个说法确认人与生俱来具备高贵性,从而为论证人的尊严奠定理论基础;其二,这个说法主张仁义礼智是人的存在组成部分,可解读为确认人之存在中有文化存在一维,这一发现在思想史上领先于西方思想。同为启蒙思想的理学、心学,心学独特贡献为良知返照。心体返照相当于西方哲学自身意识。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是对《中庸》未发之中之主宰义的证成。参照德国古典哲学遂知,主宰,即道德主体,相当于抽象人格。陆九渊心学的历史意义在于开启了自身意识觉醒之路。  相似文献   

3.
由于陆九渊心学体系的内在矛盾和心学世界观的不彻底性 ,所以其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突出体现在他对本体论上心、物关系的论述 ,认识论上知先行后的论证、心学体系的构建等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陆九渊的哲学本体论的建构与递变的全面分析,认为陆九渊的哲学本体论是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其中既包含着其本体论核心所在的主观的唯心主义心学本体论,也包含着其片面的客观唯心主义本体论思想。既包含着其核心所在的心学一元论观点,又由于他解释不了“天”、“道”、“理”、“心”、“人”如何“合一”,而呈现出浓厚的二元论乃至多元论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一、心学的客观主义倾向学术界普遍认为,陆九渊所讲的心,“是与物质相对待的精神,与客观相对待的主观,和客体相对待的主体。”(王茂《论陆九渊心学唯心主义》载《论宋明理学》一书) 考察陆九渊的有关论述,上述结论是不能成立的。首先,在陆九渊看来,作为哲学范畴的“心”不是人的(尤其不是个人的)主观感觉、意识或观念,而是一种先天的普遍的道德规范,是独立自存的伦理实体。他说,“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页。以下凡引出此书只注页码)“四端者,即此心也,”(第149页)“仁,人心也。”(第232页)所谓“本心”就是本体化和实体化的封建伦  相似文献   

6.
南宋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1139—1193),向与朱熹齐名。由于各种原因,他的哲学除在宋明两代有过短暂的兴起外,大部分时间是处于近似默默无闻的地位。 但是,陆九渊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历史事实,这个哲学对于以后中国七百多年的思想史有着重要影响。这个哲学是我们祖先在认识世界过程中陷入歧途的思想体系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这个哲学的基本观点,尤其是它最重要的范畴——道(或理)是极端荒谬的。可是,对一个极端荒谬的哲学或范畴,我们不能只是给它贴上一个“极端荒谬”的标签而了事。为了总结人类认识的历史经验,对诸如此类的哲学及其范畴加  相似文献   

7.
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主要由“宇宙”和“本心”这两个根本观念构成。宇宙观念反映了陆九渊对于“理”的超时空特性和人的主体精神的无限特性的思考,是其心学体系的基础概念;本心观念侧重于对心、理本来合一的自然自在状态的表述,标志着陆九渊心学体系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陆九渊是南宋时期的儒学宗师。他在中国儒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与朱熹同时而创构出与朱氏理学相异趣的心学思想体系,更重要的则在于他承继孔孟思想传统,尤其发扬孟学精义,倡明"天所与我"之"此心",抉发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意欲不仅使人皆成其为人,且更试图引导人不断提升自我精神境界,为君子成圣贤,这就使得儒学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现实社会生活主体的普通百姓有机结合,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儒学的社会化和大众化。从这意义上看,陆九渊的心学开启了明代中后叶平民儒学的先河。儒家提倡的君子人格由此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人人可期;儒家的君子文化亦不再为经生文士所把持,而具有了普泛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礼教与伦理观念方面,章学诚是朱熹理学的信徒,但在其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以陆九渊为源头的陆王心学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学术思想中的三个重要面向都与陆学精神有关:著述先明大道与先立乎其大;别识心裁与师心自用;史学所以经世与陆学中的践履精神。  相似文献   

10.
陆九渊做人之学探析刘辉平陆九渊(公元1139──1192年)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中年以后讲学于贵溪象山,自号象山居土,故世称象山先生。他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陆九渊心学的主旨,归根到底就是“做人之学”,其全部学术活动和思想都是围绕着“...  相似文献   

11.
杨简师事陆象山,申述心学之义,为南宋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杨简精于易学,其解易乃是以心学为路径完成的。杨简心学的特征在于将天地万物归于一心,外在世界不过是人之本心的呈现形式,世界不过是人心建构的结果,从而阐明世界的建构性;他以心学之视野诠释《周易》,以《周易》之架构证成其心学,这是心学思想与经学体系的结合,后世称之为心学易;杨简心学易的建构性特征,与魏晋义理易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对于本源的连接上,二者却具有本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自号存斋,因讲学于贵溪县的象山,又自号象山居士,也称象山先生。他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位有影响的哲学家、教育家。1173年秋,他在家乡金溪开办槐堂书院,收徒讲学,从事教育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其中著名的有杨简、袁燮、傅子龙等,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对这笔宝贵的教育遗产,在今天有必要对它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屠承先 《文史哲》2001,(5):69-74
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提倡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特色的“心即理”的宇宙本体论 ,决定了他的“人心本善”、“恶自偏失”的人学本体论和“格物致知”的功夫论 ,并且最终决定了他的以“简易功夫”发明本心的本体功夫论  相似文献   

14.
朱熹作《中庸章句》是对《中庸》这一"孔门传授心法"做出诠释,以接续尧、舜、禹至孔、孟以"心"为核心的传道系统。所以,朱熹《中庸章句》讲圣人道统所传之"道"在于"心";以心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解读"中庸"之"中";既讲"性即理",又讲"心具众理";讲心之"未发","天下之理皆由此出";讲"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讲"以尊德性为主","非存心无以致知"。具有较多的"心学"内涵,包含了许多与陆九渊"心学"相一致同时又有所差异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陆九渊《荆州日录》有三个方面的哲学思想。一是"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其实质是冲破罗网,是人的解放。这种质疑批判的精神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二是"道外无事,事外无道",这是对理学"天即理"思想的批判,从"心即理"走出来,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抽象化、哲理化的结果。"道"无所不包,落实在人的视听言动之中则是一事一物,无不理明义精;三是"艺即是道,道即是艺",陆九渊把"道"与"艺"完全划了等号,不仅"道"远远高于"艺",而且有取消"艺"的独立性、独特性之嫌。陆九渊强调了"艺"对人的精神提升、道德培养是有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在陆九渊的思辨结构中,当“心”设置自己的对立面——“物”以后,“物”还需要回到“心”那里去,使“心”与“物”达到统一。这个统一的过程,也便是“格物明心”的过程。于是,在陆九渊的哲学思辨结构中,便展开了关于“格物”、“知行”等认识问题的论证。本文仅就陆九渊“格物”学说作一探讨。 倘依陆九渊的哲学思辨结构,是毋需通过“格物致知”的途径去体认“本心”的,而只需反省内求,就可以自己体认“吾心”。然而,当陆九渊在构筑其思辨结构时,“本心”不得不设置一个自己的对立面,这便是“物”。因此,如何使“物”与“心”消除对立,达到统一,便提出了“格物致知”的问题。所以,“格物致知”在陆九渊的哲学思辨结构中,并不是多余和累赘,而是其构筑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论陆九渊的文道观及其文学创作胡迎建陆九渊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是心学创始人,其学术生涯主要在理学方面,没有系统的文论,但“文”又是他随时关注的问题,故在著述、讲学与通信中时常发表一些见解。他为文较多,偶而也作点诗,以涵泳性情,“雍容自适。”探求这位心学家...  相似文献   

18.
"学为人"的主张是陆九渊的教育基本理论.他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核心,做人最重要.他提出做人要先立乎其大志、明辨义利、堂堂地做人、重践道等,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作用.研究他的这些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学为人”的主张是陆九渊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他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核心,做人最重要。他提出做人要先立乎其大志、明辨义利、堂堂地做人,并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作用。研究陆九渊教育思想,对于今天实施以做人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仍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