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通过对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史前艺术的解读 ,同时印证于典籍文本和民俗学田野作业 ,本文认为史前时期浙江先民中存在着鸟崇拜。并由此进一步影响到当时的口头叙事活动 ,形成了有关鸟的神话母题。这种母题对后世口头叙事产生了深远影响 ,致使鸟的神话在浙江大地上世代相传 ,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2.
曹艳红 《社科纵横》2013,(5):113-117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初,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进入了现代中国人视野,一部非漂泊母题叙事文学作品从此承担了开启中国现代漂泊母题叙事文学创作热潮的重任。主人公娜拉及其出走行为影响了追求上进的青年群体,并使得社会上整个青年群体接受、跟随娜拉的脚步离家出走。作家们通过模仿、创作大量娜拉型作品,在与青年读者互动的同时,探讨娜拉的出路,由此催生了漂泊母题叙事文学创作的高潮。大量作品展现了娜拉出走后的三种出路:回去、堕落和革命。这三种出路为漂泊母题叙事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内涵和模式,促使漂泊母题叙事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再论越族的鸟图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越族的图腾崇拜,学术界大多引《说文》“闽,东南越。蛇种”和“蛮,南蛮。蛇种”等史料,认为越族是蛇图腾。有的同志还就“几何形印纹陶同于蛇身上的纹饰”作了很有创见的论证,阅后深受启发。不过,我认为在偌大的百越地区,还有其它的图腾崇拜,就浙江而言,当时的於越还有一种鸟图腾。(一) 古籍中,对于远古时代地处海滨的“大越”,常见载有一则“鸟田”神话,说的是天下悉属禹时“麒麟步于庭,百鸟佃于泽”,至禹崩后“众瑞并去”,后来“天美禹德而劳其功,使百鸟还为民田”。无余始受封时,有“鸟田之利”,宗庙祭祀之费乃复,无余传世十余代后,“末君微劣,不能自立”,因而“禹祀断绝”。至有人生而言语,说要“修前君  相似文献   

4.
论明清文学的叙事母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题”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语范畴。从母题的角度切入明清叙事文学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解读方式。本文将明清叙事文学的母题大致厘析为“家族”、“审父”、“忠义”、“教化/反教化”、“性爱”等五类,通过对这五种叙事母题的审视和阐述,探究其中所传载的艺术审美蕴涵和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论伏羲神话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与天水地区的关系张先堂伏羲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之首,有关伏羲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我国史前传说时代人类社会的一些情况,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古代的传说中,伏羲与甘肃天水地区有着了密切的联系。考察伏羲神话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  相似文献   

6.
杨舒 《学术交流》2012,(Z1):91-93
自2001年首部穿越题材电视剧《寻秦记》搬上电视荧幕以来,越来越多的穿越题材电视剧活跃在了荧屏之上,对于内地电视剧市场来说,从2010年央视黄金档播出的《神话》与2011年港台内地联手制作的穿越电视剧《宫锁心玉》掀起的"穿越"狂潮,到时下热播的"清穿剧"《步步惊心》不难看出,穿越剧已经成为一种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影视剧种。作为一个日益成熟的剧作类型,在《步步惊心》中,内地穿越剧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叙事模式,包括时间背景的设置、叙事母题、叙事功能等,对其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此后的穿越剧在原有叙事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新鲜元素,寻求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尚书>叙事富于神话的想象和幻想,保留了大量上古原始神话的片段,尤其是<虞夏书>,更可以看作是历史化了的我国上古神话与传说的汇集.其中,有关虞舜的神话和有关鲧禹治水的神话构成了<虞夏书>的核心部分.这些神话内容使<尚书>在历史叙事之外,更增添了由想象与幻想等虚构叙事所带来的形象性,使故事情节更为曲折复杂、绚丽多彩,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生动.本文以<尚书>的虞舜神话为研究对象,追溯并分析该神话的原型意义,以期说明神话内容对<尚书>叙事文学性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神话何时是“神圣的叙事”——与杨利慧博士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利慧《神话一定是“神圣的叙事”吗?》一文对神话是“神圣的叙事”的观点提出质疑。动因可归纳为二:一是,坚持该观点的学者没有论证文献中的神话是否具有“神圣性”;二是,现实中神话讲述人的态度是多样的。本文以为,学者们认为属于“神圣的叙事”的神话是指具有神话信仰的人讲述的神话,不包括经文字制作成标本和不具神话信仰的人讲述的神话。因此,杨利慧提出质疑的动因不能成立,《神话一定是“神圣的叙事”吗?》一文是无的之矢。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8,(2):136-142
先秦时期,口头和书面是两种并存的文学创作方式和传播方式,史传文学也曾以口头的方式创作和传播。书面语和口语最大的区别表现在词汇方面,从词汇方面来看先秦史传口头叙事的语言特征,是为了更好地还原先秦的口头叙事状态。史传中的韵语使句子音节协调,朗朗上口,是为了方便口耳相传过程中的记忆。语气词是为表达语气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口语中普遍使用,史传中的语气词使历史记录充满仪式感和真实感。先秦时期,方言广泛流传于口头,文献记载的方言也多出现在口语场景中。这些口语词实际都是史传文学的口头叙事特征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从这些口语词中可以管窥先秦口头叙事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孔子早就提出:读《诗》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000多年来,真正响应的人不多。可喜的是这种局面近几十年来渐有改观。草木虫鸟是一种文化,《诗经》是中国草木虫鸟文化的源头。草木虫鸟是一种科学,《诗经》是中国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诗经中的草木虫鸟不但具有比兴的作用,而且显示了当时科学的水平、自然的本貌,成为珍贵的科技史料、自然史料。《诗经》不仅是研究周代政治、军事、经济的重要典籍,亦是研究周代科学技术、文化民俗和自然景物的重要文献。它是名副其实的上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孔夫子在2500多年前,对《诗经》…  相似文献   

11.
从中印洪水神话的源流看文化的传播与异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印度洪水神话的源与流的考察,透析苏美尔—巴比伦、印度、中国三大古文明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文化接触,说明了不同文化的价值对同一文化原型的受容与改造的某些规律。文章讨论了大洪水神话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的生命意义,将此母题引入原型批评观念,分析洪水神话跨文化发生的原因,勾勒出它在世界各地分布的线索,指出它们之间的事实联系和可能联系。同时,通过母题模式的比较,探讨了印度洪水神话与西亚洪水神话的渊源关系,指出了印度文化的果报思想对洪水原型的改造及其与佛教精神的有效融合。在此基础上,简述了中国洪水神话传说的三大系列,着重剖析印度影响下产生的“报恩型”洪水传说的流变过程,以及它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意义,从中窥探文化传播与异变的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创建广西田阳壮族布洛陀文化与口头叙事田野研究基地为例,探讨了田野研究基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基地合作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基地资料管理的规范化等问题,为各类口头传统及文化研究基地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操作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创作当中的一类——"动物叙事"文本作为考察基点,在人与自然的视域内探讨该类文本中把动物作为自然象征母题的两种类型表达,即:人与自然的沟通与和谐;人与自然的冲突与对立。在动物自然神话历史观念的潜隐诱发与现代思维理念的熔铸下,达成对动物原型意蕴的现代叙事学意义上的价值阐释,在此基础之上展开对第一种模式类型的深入探究,进而归纳出其表现策略、叙述格局、情节结构与价值规约等重要类型特质,并最终从主述模式的角度确证"斗争+和解"("劲敌+友伴")作为该类动物叙事创作的深层结构的规约性作用,从而彰显出当代"动物叙事"这一类型写作特殊的存在价值与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宝物崇拜作为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现象,为神话传话、文学创作提供了无数母题和原型.明清小说宝物描写更是五花八门,斗宝情节妙趣横生,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风景.  相似文献   

15.
鸟觞     
血,一滴一滴。我能感觉到它正在流出我的身体,带走我的体温,模糊我的意识……不过,这已经无所谓了,我只想再多看一看,这最后的春天。我往前,再往前,但无论如何也逃不过一种包围而来的恐怖。那是一种可怕的寂静:在让万物复苏的煦暖阳光下居然只有人类单调而沉重的鼻息。蜂儿的振翅声、甲虫的爬行声,蝶儿的呢喃,以及野草钻破土地的声啻,都不复存在了,这是怎样一种坟墓般沉重的寂静!诗人说:春天,鸟语花香的春天使人流泪。可是我知道,一样要流泪,但不会再有鸟啼。因为,我是这地球上最后一只鸟,而我的喉咙也早就因为哭泣而嘶…  相似文献   

16.
浙江文化史的研究是浙江地方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推动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本刊这期刊出了五篇文章。这五篇文章分别对浙江史前的文化生态、吴越历史文献、唐代浙江诗歌、宋代浙江心学以及清代浙江学术与学风等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文化史的研究涉及的层面较广,本刊今后将继续从这一角度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17.
教育乌托邦以宗教乌托邦的叙事结构为背景,有一个三段式的圆圈运动、宏大的历史叙事和两个文本—隐性文本与显性文本,它唤起了人们对现在教育的恐惧感。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是“找回”失落的“教育本性”。而“存在先于本质”强调了人的未完成性、开放性和无限可能性,它将鸟托邦的圆圈运动变成了点的运动—自由的运动。正因为人与教育的本质未定型,才有了人的自我超越与创造。  相似文献   

18.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中、日神话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话是民族精神最集中、最本色的闪光 ,是民族文化最悠久古老、最顽强健壮的生命之根。“氏族社会的各种宗教行为和神话都不是真正个人的东西 ,他们实际上是某种集体意识的表现。”1 因此 ,要认识和剖析一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文化的真正本性 ,神话是关键命脉所在。  中国和日本 ,作为隔海相邻的两个东亚民族 ,在其文化的史前时期 ,都曾经产生过丰富而美丽的神话 ,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中日神话各有其形成的本源 ,无论在内含气质或外观形态上 ,两者皆不尽相同。中国神话庄严而含蓄 ,洋溢着人与神斗争的色彩 ;日本神话勇武而外露 ,显示着…  相似文献   

19.
鸟叔工厂     
“好美丽、好妩媚,没错就是你。”PSY在《江南Style》里反复说唱。这支MV是低俗的,但又如此流行。你在思考的时候,上帝没准也在跳“骑马舞”。跳完舞的上帝可能会对你的思考略微嘲笑下:这到底是YouTube的成功还是“鸟叔”的??  相似文献   

20.
鸟友之乐     
在岛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分四季,不畏寒暑,肩扛“长枪短炮”行走在青岛的山山水水,大家观察乌情,记录鸟种,拍摄鸟态,这些人被称之为“鸟友”. 春秋季节是候鸟的迁徙时节,每到此时,大批候乌途经青岛.由于青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貌、温和的气候为鸟类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据统计,青岛目前已记录有鸟类1 9目58科1 14属390种,是山东省鸟类种类最多、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在东部沿海山区森林和大沽河湿地流域,每年春秋季节有数百万计的迁徙候鸟在此过境,是亚太地区候乌迁徙线路上的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