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苏共二十六大的文件里,发达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的解决是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的。苏共二十五大指出,新的历史性人们共同体的基础是“以工人阶级为主导和以我国各民族、部族友谊为条件的工人阶级、农民和知识分子的不可摧毁的联盟”。这样,苏联人民就具有两个不可分离的、彼此联系的特征。第一,这个新的社会共同体是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才没有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成熟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由基于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的个人劳动以及经济和政治利益完全一致的亲睦的阶  相似文献   

2.
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代,扩大研究苏联多民族社会的民族关系和民族过程的问题极其尖锐地提出来了。从苏联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的形成及其作用来看,这个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大家知道,这个新的历史性共同体是多民族的,但它的特征却是社会政治的一致、共同的领土、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特点相同的精神面貌、一切大小民族统一的苏维埃生活方式。研究这个共同体的特性,揭示其历史发展中的民族关系,是苏维埃民族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苏联多民族社会的历史向全世界显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这一革命保证了我国各民  相似文献   

3.
关于“苏联人民——新的历史性人们共同体”的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卓越成果,似乎都集中体现在“苏联人民”身上。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象这个新的历史性共同体那样,把现有阶级、社会集团、民族和部族如此紧密而牢固地联合在一起的先例。在七十年代,关于“苏联人民”是新的、社会的和国际的人们共同体的理论,在表述我国民族关系的现阶段的特点方面占有中心地位。“苏联人民”这一范畴,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经济方面,它确立了每个共和国的经济同全国统一的国民经济综合体之间的有机联系,表明与苏联经济格格不入的地方主义倾向是徒劳无益和毫无前途的。在社会政治方面,它表明了苏维埃社会在国家、社会、  相似文献   

4.
改革和苏联社会革命性更新意味着根本改造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民族关系领域。这里同其他领域一样,依靠旧的思维,用旧的态度和方法是不能顺利解决新的问题和新的任务的。它们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实践中已证明是无能为力的。因此,苏联民族关系的质的完善要求形成、确定和创造性发展民族问题的新的政治思维,由此才能确立社会主义族际关系的新的、彻底的国际主义。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对发展我国族际关系的极为重要和极待解决的问题给予了密切的注意。代表会议指出,建立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各大小民族平等的联盟,是社会主义的最伟  相似文献   

5.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作为我国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和最重要的政治事件载入史册。苏共中央总书记列·伊·勃列日涅夫所作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结报告,对党的对内对外政策作了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析,全面阐述了现代政治、经济、社会主义和思想的一切中心问题。勃列日涅夫在说明发达社会主义时期苏共经济政策时指出:“在进入七十年代时,党全面分析了国民经济的状况,确定了解决发达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问题的主要途径。”“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福利”这一始终不变的纲领性要求,过去和现在一直是从党性立场、从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原则在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胜利,新的社会和国际共同体——苏联人民的形成,正是这两点规定了社会意识的新性质,在这种社会意识中,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业已确立并且开始起着主导作用,这种思想赋予苏联各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传统以新的内容。苏联人的新的共同民族自豪感出现了。在这种背景下,揭示苏联各社会主义民族和部族的意识与心理,由于国际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实践的影响,也由于他们的繁荣昌盛和相互接近过程蓬勃发展而发生的深刻变化,这一任务便提到了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苏联政治舞台上的特点,首先是它的多民族性和民族感情的强烈性。苏联政府在民族政策方面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又遭到了明显的失败。说它成功,是因为苏联政府的初期政策是以同意和帮助各民族包括最弱小的民族集团获得繁荣昌盛为目的的,尽量给他们以自由,满足他们的愿望。现已充分证明,这一目的是达到了。说它失败,是因为布尔什维克的第二阶段计划是要消除民族差别,把各民族融合成一个新的、历史性的、更高级的共同体,融合成“苏联人民”。苏联领导人断言存在着这个“苏联人民”,然而,这种说法是不值得一提的,  相似文献   

8.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是在苏联以及当代整个世界生活急剧转折的时刻召开的。代表大会的决议确定我们今后几年和几十年前进、向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崭新状态前进的性质和速度。代表大会是在坚持党的原则性和一致性、要求的严格性和布尔什维克讲实话的精神、公开揭露缺点和失误、深刻分析我们社会发展的内外条件的气氛中进行的。这一切都集中反映在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里。戈尔巴乔夫在政治报告中着重指出,在苏共第三个纲领通过以后的四分之一世纪中,苏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来,我国民族理论界在对一些问题的争论中出现了不少新观点、新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我国民族关系的性质问题 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性质,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也是我国  相似文献   

10.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并指出:“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提高我们对民族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民族理论的某些个别的但是重要的范畴(如民族关系、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民族理论的中心范畴就是“民族”(Нация),它是人们共同体历史形式的反映,它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阶段所固有的范畴。民族——这是一个活的社会机体,其实质表现在它的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民族共同体(民族、部族等)通过各种形式(民族内部的和民族之间的)、各种形态(经济的、政治的、精神文化的等)以及各种水平(制度上的和个人之间的)民族关系实现和发展其职能作用。而且这些共同体生命活动的性  相似文献   

12.
十三大重申: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繁荣,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这是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占全国总面积60%以上这个基本国情出发的。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来观察民族问题,我们看到:第一,我国各民族都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各民族社会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二,少数民族社会主义社会大多数还处在更加初级的阶段(有的人  相似文献   

13.
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各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属于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民族问题,已经不是阶级斗争问题,而是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在物质利益、政治地位、文化生活、科学教育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些观点,已逐步为人们所公认,似乎没有什么异议了。现在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怎么搞?要不要和汉族地区一样  相似文献   

14.
<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的新型的民族关系。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要继续巩固和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教育全党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努力做好民族工作。”这为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苏联的民族过程具有不少共同特点。这首先是由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基础的共同性所决定的。我国各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他们的繁荣和进一步全面接近,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反映。由于历史传统、经济性质、民族分布、文化特点及其他原因,苏联各民族的形成过程有一定的特点,而且进程也各不相同。因此,按照它们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民族共同体的类型决定的)来考察苏联的民族发展过程是适宜的。苏联的民族发展过程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在伟大的十月革命以前形成的民族;2.在苏维埃时期形成、未经过发达资本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16.
苏联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联盟国家。它是根据各民族自由自决和各平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自愿联合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在苏联,居住着100多个大小民族,他们之间形成了真正平等、兄弟般互助合作、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的关系。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国内发生的深刻而全面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改造,使过去各被压迫民族消除了落后状态。昔日民族边陲的各个民族,越过资本主义,和我国各族劳动者共同大踏步地奔向社会  相似文献   

17.
人类居住地带民族结构的复杂性使人们对民族共同体进行划分成为必要。苏联民族学界对这种划分的原则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民族划分的特征包括语言、地域、文化和自我意识等各种因素。各以一个特征为基础的诸种划分方式并不一定相互吻合,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会出现相互渗透的民族文化共同体网。研究人员指出:应该把民族共同体同跨民族的宗教、语言和经济文化共同体区别开来。对文化共同体的研究可以在各种水平上进行,因为某种结构上的等级性是民族、语言和文化共同体的明显特征。因此,对那些可能从民族分类基本单位——民  相似文献   

18.
苏联共产党在领导苏联人民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斗争中,执行着进一步发展各苏维埃民族共和国经济和文化的政策。当谈及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关心苏联各社会主义民族日趋接近的问题,以及将来民族融合和形成统一语言的问题。民族融合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和长期的历程。这不独需要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获胜,而且还必须完成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差别也如同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一样地保持着。可以设想,即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民族  相似文献   

19.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同时又指出: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要采取有效政策加以扶持,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加快发展。”这样,就把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与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优惠照顾统一起来了,是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延续性的体现。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党的民族优惠政策的关系及  相似文献   

20.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了。这是我党自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不但总结了我党几十年来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而且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通过了新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是一次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全面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大会。在这次大会所通过的各项文件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