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的经济学说是资产阶级经济科学的顶峰.因此,深入细致地研究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笔者作为政治经济学说史的一名初学者,试就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以及这个学  相似文献   

2.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1773—1836年)素来不为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所称道和器重。马克思则深刻地阐明了他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指出,“詹姆斯·穆勒是李嘉图同时代人中创立学派来祟奉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最重要的人物”“是第一个系统地阐述李嘉图理论的人,虽然他的阐述只是一个相当抽象的轮廓。……从他这里也就开始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不过,穆勒在某种程度上也还是比李嘉图的观点前进了一步。”本文试图从另一个侧面剖析穆勒的政治经济家学四分法,从而有助于从历史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初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以著名的“葡萄酒和毛呢”的例子公布了他的国际贸易学说。这一理论打破了经济学界长期的“思维定势”,使李嘉图的同代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将国际贸易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说”推进到“比较利益说”的新阶段。然而,他却没有料到围绕这一学说的争论,见仁见智,褒贬杂陈,竟贯穿了之后  相似文献   

4.
在十九世纪头二十年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和英国庸俗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曾就经济危机理论、《谷物法》的存废和价值理论等方面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战。在论战中,李嘉图坚决地站在了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而马尔萨斯的理论则竭力维护以土地贵族为主的上流社会的利益。现试图从他们的学术研究和理论观点入手,结合两人的背景和经历,分析他们在论战中各自立场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局面。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和阐明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指导理论,是外贸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近几年来理论界对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对发展我国外贸的现实作用作了各种估价。比较多的看法是,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合理内核就在于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因此,不少同志程度不同地认为,它对发展我国外贸仍有指导意义。本文要论证的观点与此迥然不同: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是背离其劳动价值论的典型一例,它始终是资产阶级开拓海外市场,发展自由贸易的理论武器,具有无可置疑的理论和历史的局限性。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对发展社会主义外贸毫无现实指导意义可言,它的积极意义只存在于经济思想史上;另一方面,只是马克思的对外贸易理论,才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作了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1773—1836年)素来不为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所称道和器重。马克思则深刻地阐明了他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指出,“詹姆斯·穆勒是李嘉图同时代人中创立学  相似文献   

7.
李斯特批评斯密的政治经济学并不符合“德国的实际”,主张以“德国的实际”抵抗“英国的理论”,希望建构一种科学的“国家经济学”以抵抗斯密的“世界主义经济学”。然而马克思认为,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学貌似具有科学性,但归根到底还是一种“庸俗的”政治经济学,他主张以“无产阶级的实践”超越“德国的实际”与“德国的理论”之间的“时代错乱”。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揭示并批判了斯密和李嘉图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实质,还为资产阶级社会构造了一个“特殊的逻辑”,进而为后发展国家的革命性赶超提供了科学的方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不仅是批判的,更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8.
李嘉图提出的比较利益学说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产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对当代仍有重大影响。一、李嘉图的比较利益方程式及其矛盾李嘉图是这样阐述比较利益原则的,他说:“在商业完全自由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由于鼓励勤勉,奖励智巧,并最有效地利用自然赋予的各种特殊力量,它使劳动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同时,由于增加生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112页)李嘉图提出了比较利益的著名例子:假定葡萄牙生产一桶酒需80小时,英国则需120小时;生产一匹布,葡国需90小时,英国需100小时。葡国两种商品均占优势,但酒的优势更大。英国两种商品生产都处于劣势,布的不利程度相对小一些。按照李嘉图的说法,葡国生产并出口最有优势的酒,英国则生产和出口有优势的布。葡国一桶酒换取英国的一匹布,80小时与100小时相交换,两国仍然都能从贸易中获得好处。所以,一国某种商品的生产条件相对有利,它就可以进行这种商品的专门生产,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取得相对优势生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挽救严重的经济危机下的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实行了“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新政”是以某一资产阶级经济学派的观点为指导思想的。就我所知,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一、认为“新政”的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二、认为“新政”是以三十年代美国芝加哥经济学派(早期芝加哥学派)的观点为经济指导思想的,且认为这一学派的观点“是和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凯恩斯的理论或凯恩斯主义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0.
意裔英籍经济学家斯拉法在西方享有盛名,有人把他的经济理论称为斯拉法革命,也有人公然提出什么“斯拉法——马克思模式”,称之为“新李嘉图主义”。事实上,斯拉法的价格决定论是以马克思所指出的李嘉图价值论中的基本缺陷为依据,所论述的并不是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而是价格到价格的转化。他所考察的始终是相对价格,即交换比例。他所继承的是李嘉图早期的并于以后放弃了的观点,他根本不可能如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完善”了马克思对“转化”问题的分析,他的论点己成为新剑桥学派的理论和政策观点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嘉图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整个经济理论是以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的原理为基础,并从这个原理出发来研究其他经济关系,即其他经济范畴是否同这个原理相符合,或者说,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着这个价值原理。这种方法在历史上有其历史合理性,它克服了斯密的二重研究方法,要清楚它所阐明和提出的其余范畴象资本主义制度内在联系和生活过程的基础,即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适合或矛盾到什么程度。显然,李嘉图力图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来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全貌。然而李嘉图的研究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为这种方法跳过了必要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从英国看,是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全盛时期;从整个西欧社会看,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之间决战全面展开的世纪。活跃在这个时代的休谟到底属于哪个阵营呢? 一、反映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立场 在休谟生活的时代,英国资产阶级以刚取得的政治上的稳定为前提,生气勃勃地开展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措施使英国获得经济上的迅速发展,在变革社会生产关系,解放社会生产力方面甚至比后来堪称资产阶级革命楷模的法国大革命更为彻底。显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初,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批判地吸收前人的理论基础上,系统地创建了“比较成本”学说。它为古典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说达到完成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一学说的著名阐述见于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其中心内容是通过数量分析得以系统论证生产上的相对优势,成本上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贸易活动中的利益比较和优  相似文献   

14.
一、引论 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和马尔萨斯就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价值论、分配论、销售论等展开了持久而激烈的论战。本文研究的是李马大论战的一个方面,即他们在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问题上的论战。马尔萨斯在这方面的观点可以概括为“有效需求不足论”,李的观点则可概括为“需求无限论”,(“需求无限论”的含义与“供给创造需求论”基本相同,但由于后者是以萨伊定律著称于世的,所以为了避免张冠李戴之嫌,我们用“需求无限论”概括李的观点。李嘉图曾明确下结论说:  相似文献   

15.
凯里(1793-1879年)是十九世纪中叶早期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主要代表作是《社会科学原理》(写于1857至1860年间)。当时是经济利益调和论甚嚣尘上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放其出笼的历史背景是,阶级斗争日益采取公开的威胁的形态,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广泛传播。这股反动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凯里外,还有英国的西尼耳、法国的巴师夏。他们攻击古典学派,其目的在于摧毁从李嘉图理论中寻找理论前提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专门评价了凯里本人及其学派的理论特征,即他们“只是想用各种博爱的词句来人为地加快美国工业资产阶级的英国式的发展。”本文力图辩证地全面地评述凯里的经济利益调和论,以及凯里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以期引起争鸣。  相似文献   

16.
汤因比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给人类文明史描绘了一个虚构的图式。他关于宗教是人类文明产生、发展的力量“源泉”和“基础”的观点,关于人类文明是“超人”创造的观点,是宗教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对汤因比提出的一些“合理因素”如用“整体”的“比较法”研究文朗问题等观点,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六年,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下同).在《通论》中,他修改了传统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可以自行调节及解决其矛盾的观点,和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系统地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和解决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存在失业的问题,凯恩斯提出了一系例的经济政策和主张.他的理论逐渐地被资产阶级经济学界所接受,并被视为经济学上的一次“革命”,也就是“凯思斯革命”.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门格尔·杰文斯和瓦尔拉几乎同时但又独立地在奥地利、英国和瑞士首创边际效用论。关于这一理论的产生原因,国内外经济学界误解甚多。流行的主要理论有:布哈林的“食利者政治经济学”说,布留明的“垄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说,国内某些教科书的“反马克思主义”说,和“反历史学派”说,等等。这些理论观点不符合历史事实和理论要求,导致对边际效用论的批判和分析是隔靴搔痒,不到实处,甚至是适得  相似文献   

19.
詹姆斯·斯图亚特(1712—1780年)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时期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是“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他的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1767年).他与亚当·斯密同处于资本主义从确立到发展的工场手工业极盛时期.他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他的理论在某些方面具有重商主义残余.但他在价值论、货币论、利润论以及资本理论等方面,较多地站在历  相似文献   

20.
一、英国经济史观学派的产生 英国经济史观学派是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发展史上一个新的学派,它开始出现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其繁荣兴盛时期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这一学派的出现为英国资产阶级史学研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新的史学理论,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这一学派把历史上的社会经济事实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并把经济因素置于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地位。英国经济史观学派奠基人索罗尔德·罗杰斯,在其《经济史观》著作中说,研究历史首先研究历史上的经济事实,他甚至认为:英国民族是各种力量的产物,各种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