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阮直 《领导文萃》2008,(20):83-84
谋略是我们曾经引以为骄傲的民族文化。《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七十二招”,不仅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成了我们政治斗争、商务往来时的一种谋略了。甚至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也是一天到晚忘不了“算计”,这个算计,不少就是谋略。而且,一用就用了几千年。当不择手段,只图结果被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可时,规则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相似文献   

2.
概括孙子的兵法谋略,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全胜策”,一类是“战胜策”。“全胜策”,即不经过实兵交战,使敌方服从于我的意志的谋略。“战胜策”,即双方在实际交战中,通用示形用诈、造势握机等战胜对手的谋略。  相似文献   

3.
阮直 《领导文萃》2009,(18):79-81
阴谋的学名应该是谋略,谋略说白了就是斗争。斗得“文明”一点儿的叫“运动”,斗得头破血流的就叫“事件”,斗得你死我活了就叫“战争”。  相似文献   

4.
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只猫统帅的一群狮子比一只狮子统帅的一群猫更为糟糕。”可见将帅的作用之大。“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领导者的谋略水平,对事业的成败具有关键意义。 对一名谋略者来说,要求是较高的,既要求知识丰富、学  相似文献   

5.
正文 《领导科学》2003,(14):36-37
所谓权变谋略,是指领导者和管理者依据领导和管理活动中主客观双方情况,随机应变采取的各种计谋。在领导和管理活动中运用权变谋略,古已有之。我国的《孙子兵法》就以“计”始,以“作战”、“谋攻”次之,充满了权变谋略的思想。然而,将权变谋略上升到领导和管理科学的高度进行理论研究,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事。人们发现,没有任何一种领导方式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适应任何一种领导和管理活动,它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就是说,有的领导方式在某些事情上会发生奇效,但如果换到另外的事情上,效果却会截然相反。领导活动有一个特点,它是…  相似文献   

6.
曾祥文 《经营管理者》2010,(4):34-36,38,39
古人云:“智者当借力而行,慧者运力而动。”一个“借”字,不仅道出了古人的谋略和智慧,亦表达出“借”之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 市场营销反映着营销人员之间智慧的较量。在市场营销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营销人员在各自的阵地上采取了各式各样的营销谋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谋略尽管因人因事因地而异,变化无常,但究其核心乃是一个“巧”字,即以巧制胜。所谓巧,就是技术高明,在营销中善于讲技巧、方法,寻找窍门,提高成交成功率。纵观国内外营销市场,成功有效的“巧用”谋略,主要有以下种种:  相似文献   

8.
<正> 研究商战谋略的大家们有一种谋略叫作“提价促销法”,说是贱货可以贵卖;一件劣质呢大衣,标价80元无人问津;添上一个“0”字,变成800元反倒热销了。一种价值12元的运动鞋,标以6倍的价格,竟然也有人伸长脖子受宰。  相似文献   

9.
<正> 当今广告战是心理战,占领消费者心理制高点者胜。 当今广告战是点子战,巧用谋略者胜。 当今广告战是新闻战,善于“制造”轰动效应者胜。 用“别出心裁”、“匠心独运”来形容当今企业的广告谋略技巧毫不过分。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广告业主们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地去接近消费大众,于是: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发出了“以体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号召。办公室作为党政机关的“参谋部”,必须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把“创新”精神融入其中,用创新意识指导工作,用创新举措推动工作,以思维创新、观念更新促进谋略创新、工作创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巴格达战火的平息,伊拉克战争已告结束。就在国际社会为伊拉克战后重建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之际,各国军事家们也在为破解战争迷雾而绞尽脑汁。这场战争尽管只持续了30多天,但是美伊双方的特殊拼争,再次向世人展示了高技术条件下军事谋略的无限魅力。“计者,事之本也”。透过伊拉克战争的烽火硝烟,领悟军事谋略的制胜之道,这对提高我军指挥员的谋略水平大有裨益。一、以谋胜战,推崇先计后兵列宁说过:“没有不用军事计谋的战争。”谋略之争就贯穿和渗透于整个伊拉克战争中。战前,为争取国际社会的道义支持,以利于扮演战争“正义”方角色,美…  相似文献   

12.
一对于政治活动家和领导者来说,在谋略之上,还有一个更为重要、必不可少的品质,那就是感召力。这是比“聪明”更重要的个人品质。哪怕他只有二流、甚至三流的聪明才智,但只要有常人所不具有的一流的感召力,他便有了取得政治成绩的最基本最宝贵的资本。因为,这种感召力可以化为群众的向心力。这样,谋略也就有了坚实可靠的依附。  相似文献   

13.
谋略,是一个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词汇.每一个军人乃至企业家、政治家、普通百姓都希望拥有它.当我们评说一位优秀将军时,常常说这是位足智多谋的将军;当我们评说办事老练、心有城府的人时,常常说这个人老谋深算.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单位的领导集体中,应该说,“一把手”是领导的核心,是“统帅”,是整个单位建设和发展的“主角”。但班子其他成员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配角”。都在本单位各个岗位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每一个“一把手”必须重视的话题:实践证明,一个班子的团结与否。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一切有效的领导者都善于用“谋”,都讲“谋略”。《孙子兵法》主张“上兵伐谋”。认为“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是指用谋,完整地使敌国降服,即为上策;经过交战击破敌国,即次一等。“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善善者也。”指用谋不战而胜,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上上策。讲谋略,对当今世界和人类生活,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为人处事,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激烈的经营活动中,不少经营者买卖艰难,财断源尽。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经营无方,屡入“误区”。经营者要在经营观念和经营谋略上避免掉入“误区”,必须念好六个“未必”经。 一、“薄利”未必能“多销” “薄利多销”是一种经营观念。也是一种经营谋略,一般而言,“薄利”往往能收到“多销”的效果。然而,现代经营活动中,也经常出现“廉价”商品无人问津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决定商品需求量的因素很多,除了价格之外,还包括消费者的偏好与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消费者购买商品不仅要在价格上求廉,还要  相似文献   

17.
“为而不争”这是一条至妙的真理,曾被邓小平发挥成一条重要的治国安邦、推行改革新政的谋略。他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18.
<正> 美国通用电气原CEO韦尔奇的经营最高原则是: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这是管理的理想境界.是一种依托企业谋略、企业文化而建立的经营管理平台。眼下我们许多企业的管理离这种境界还有很大的距离。据最新的一份权威调查分析: “在中国企业每一层次上,80%的时间用在管理上,仅有20%的时间用在工作上。”而西方一些企业在管理工作中, “管”与“理”的比例是2:8。笔者发现,我们相当一部分企业有个现象,管理者“发号施令”,员工照章办事。在这些企业里,员工的最高目标就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本栏目围绕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新近制订的方针政策、作出的重大决策,结合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进行有说服力的阐释。所谓“新”,一是指所“论”的主题必须是“新”的,二是指所述内容要从一个“新”的视角作出“新”的概括。近期,本栏目要结合学习贯彻“七一”讲话、十五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刊发一批有说服力的文章。欢迎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和实际工作者赐稿,对其中小而精、实而新的文章将优先刊用。  相似文献   

20.
“避实击虚”是兵家常用的一条谋略,如今被一些精明的经营者应用到商战中,且屡见成效。河北省“百杰”优秀企业家,河北元氏县纺织厂厂长张善民就是巧用避实击虚,使一个亏损23万元,濒临破产的小厂,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固定资产8600万元,年创利税500多万元的中型骨干企业。1989年前后,宽幅布俏销市场,众厂家一拥而上,扩大宽幅布生产能力。张善民没有去凑这个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