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社区发展和社区层次人口控制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国内人口学界和各地计划生育部门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有了利用社区发展来降低生育率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背景下,行政型的人口控制机制需要逐渐转变到以经济、法律、行政等多方面结合的全面服务型人口控制新机制,从而适应社会的变革来有效的控制人口发展。同时,我国各地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与不同地区的社区特征紧密联系。这一切都使人口与社区综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应运而生,由生育率的宏观和微观领域的研究转向中观领域——社区研究也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区生育观变革的原动力在于农村社区居民尤其是妇女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及其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发展与人口控制”试点网络以此为出发点,从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特别是妇女的各项实际需求入手,注重推动农村社区妇女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作为社区发展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的关键。本文基于1996年“社区发展与人口控制”试点网络的抽样调查数据,对试点网络农村社区以人为本发展的实践形式、手段及其成效分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人口控制与社区发展□蒋爱群“社区发展”是社会学领域的概念,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人口控制”则是人口学研究的范畴,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993年10月,国家计生委宣教司与有关人口学专家提出,将人口控制工作与社区发展紧密结合,通过改变社区环境、提高妇女...  相似文献   

4.
人口学的发展在我国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了。这期间我国的人口工作者和其他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使得人口学及其应用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生根、开花,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的人口学家在世界上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人口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在我国更加完善起来,人口研究及其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层出不穷。这些成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口研究的知识宝库,也为我国的人口实践提供了大量、科学的依据。人口研究及其应用在我国正朝着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曾毅教授的新著《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的出版又为繁荣我国的人口研究及其应用增添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与社区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李树茁,金安融社区和社区发展的理论起源于欧洲,然而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到本世纪50年代为止,国际社会对社区在解决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作用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此之后,情况有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在70年代,由于人口增长和...  相似文献   

6.
大力加强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研究和开发利用 一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孙兢新在高校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诺人口问题与世界的安全和发展_乌肠沧萍十一亿人口的普查·孙兢浙 —中国199。年人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1。2)(1。3)(3。1)· 一综合研究关于西部地区人口发展的几个问题传统生育文化与中国人口控制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山区人口与森林资源协调发展自议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农村社区与农村人口控制关于人口控制中的经济政策问题“越生越穷”的宏观运行过程分析- —中国贫困地区人口经济关系的…  相似文献   

7.
无论理论界还是计划生育领域,很早就已认识到计划生育工作不应孤军深入,而应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其它方面整体地推进。1994年,在一系列研究的推动下,国家计生委建立了由24个县组成的“社区发展与人口控制”试点网络,试点工作以提高妇女地位,降低生育率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发展正是社区发展与人口控制相结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社区文化、女性文化与女性人口发展鹿立一、引言关于女性人口文化状况与女性发展,近年国内的研究以为,女性人口文化状况是制约女性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影响女性的就业、收入、婚姻、生育、家庭权力等等,但这些文章大多谈的是女性受教育问题与女性发展,而不是...  相似文献   

9.
论以提高妇女地位和创造低生育率环境为中心的社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社区建设的思路我国的人口控制实际上是由三大块组成的,第一块是宏观领域,包括国家、省、地区和县;第二块是中观领域,指乡和村;第三块是微观领域,指生育的承担者──家庭或个人。长期以来,中国的人口控制走的是一条以宏观控制为主的道路,即由国家制定统一的人口控制政策和人口控制目标,然后逐级下达到省、地区、县和乡,并且主要用行政力量保证人口计划指标的完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控制工作的深化,它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因为宏观控制主要考虑整体环境,基本上不考虑微观主体所面临的生育环境差异。这样,在生育…  相似文献   

10.
1957年发表的《新人口论》及其前后有关文章中的人口思想,既是深入实际研究和探索中国当时经济人口问题的重要成果;又正确估量了我国当时人口发展的状况,并科学阐述了解决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积累不够快而引发的诸多矛盾(不协调)的对策思路和主张——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重视科技研究、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包含着广泛而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的基本社会单位,构成了中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关系及活动的基本层面.因此,社区综合发展是中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途径。农村社区发展还具有积极的人口效应,一方面可以促进各种有利于少生优育的经济因素的发育与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创造有利于改变人们对子女社会价值需求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2.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从严控制人口中的误导与失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人口控制走过的弯路与21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暴露出人口研究与决策中的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其造成的后果,试图澄清在人口控制与出生性别比问题上的"是是非非"。  相似文献   

13.
稿约     
《中国人口科学》自1987年创刊以来,发表了大量有影响、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及时反映人口与劳动领域及交叉学科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是各界人士了解人口与劳动学科发展的重要窗口,它为国家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理论信息和对策。《中国人口科学》着重刊登具有较高质量的人口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人口理论与政策研究、人口统计、人口与经济、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社会保障研究、人口与社会、国际人口比较、人口与生态环境、少数民族人口及计划生育理论与实践等。欢迎各界人士不吝赐稿。来稿请直接寄给编辑部,勿寄…  相似文献   

14.
人口与社区发展:新的综合──全国“社区发展与人口”学术研讨会综述李树茁1994年10月6~10日,受国家教委、联合国人口基金和中国人口学会委托,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在西安举办了全国“社区发展与人口”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高校系统、社会科学院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 1996年社区发展与人口控制的 2 4个试点的调查资料 ,通过试点村与对照村的比较 ,探讨拓展社区公共生活空间与生育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公共生活与社区生育意愿存在显著关系。其意义表现为不仅有利于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的人口控制 ,而且也有利于稳定现已取得的成效及未来人口控制 ,并为人口控制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以社区为基础”的生育控制问题作论,认为基于中观层百上而展开的“社区生育控制”作为一种思路是有其相应的现实需要和理论依据的;而作为一种方略则正在成为新时期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据此,本文首先简略描述了社区生育控制在中国兴起的缘由;然后在论证生育控制社区特性的基础上,就国内外所开展(或正在开展)的一些社区生育控制实践及范例做出评述,最后扼要探讨了社区生育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社区文化发展与人口控制郭庆松对于占中国人口70%以上的农村人口的控制来说,面临着这样两种情况:一是人口规模大;二是与城镇地区相比,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生育水平较高。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地区的迅速发展,农村人口的控制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与人口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与人口控制董之鹰研究社会发展与人口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是发展中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在社会整体运行中,发展与人口控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像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人口的增长,与有限的自然资源及发展中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环境等社会...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控制的新途径——北京市密云县开展“人口控制与社区发展相结合”试点的调查○陈剑董东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将有大的转变。原有的主要依赖行政约束管理人口的办法也将有一个大的转变。通过社区发展,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改善社区中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我国24县社区人口控制网络试点的实践,总结了社区发展与人口控制如何才能很好结合在一起的若干成功经验,包括引导妇女对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参与,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重视提高生活质量,加强教育培训,推动群众参与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推进地方性制度安排的创新和扩散,实行各部门的综合管理与齐抓共管,强调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等方面。其核心在于通过社区建设改变群众生活的风险环境,并形成应对生活风险的制度化和社会化规避手段。对人口控制社区行动实践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对人口控制工作的未来发展将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