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也不再单纯局限于课堂之上、书本之中,逐渐向课外、校外延伸,从而使教学资源得到丰富,而地方特色文化正是新时期学校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作为文化古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孕育着丰厚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各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将其补充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眼界,也能弥补书本等教学资源上的不足。因此,基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学校教学中的融入,探究科学的教学模式对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教育价值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此,展开了关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模式及实效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与革新,地方文化产业逐步兴起。运用信息技术推广地方特色文化已经成为潮流趋势,但是却迎来了各方挑战,破除难题,实现发展,是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是基于时代发展特点所提出来的发展路径,我们需要聚焦媒体平台的搭建、特色品牌的建设以及人才的引进,打造极具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新业态。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属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方由于地域区别文化差异大,但是都属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学校艺术教育过程中融入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够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这也是充分体现出文化教育中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在民居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补充鲜活的乡土文化课程资源,拓宽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的空间内容,更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的文化形式,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继承优秀的华夏文化。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这对于增强人民民族文化自信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位于湖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恩施土家族苗族治州巴东县,历史、文化资源富,巴楚文化、土苗文化、三峡化、红色文化、纤夫文化、廪君化、寇准文化等民族民间文化重久远、交相辉映。近年来,东县民族实验小学,利用当历史、文化优势,以传承多姿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为特色,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自豪感为核心,以提升学校化品位和办学水平为目标,该地特色民族民间文化融入各项教学实践活动中,对有利用学校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文化做了有益尝试,"民族文进校园"活动获得湖北省民宗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基于发展的背景之下,整个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情况,也开始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怎样可以更加有效的将民族体育融入学校的教育当中,属于目前学校教育事业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民族体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性的基础上,一方面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我国优良传统、维护民族多元化传承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羌区学校能有效集中地使用各种资源,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将羌族传统文化附着于发展变化中的具有能动性与主动性的学生身上,具有"活化"的功能,是羌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羌族拥有独特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并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羌区学校应充分挖掘羌族传统文化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方面的教育特质,可以创建羌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构建适合于羌族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发羌族特色的校本课程、提升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和社区形成教育合力等方式传承羌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石湾陶瓷作为广东本土文化的瑰宝,凝结了广东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精神气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文化故事,制作工艺,审美方法,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研究石湾陶瓷艺术教育资源开发的方法。让石湾陶瓷文化更好地融入地方艺术教育,,丰富艺术教育内容,提高艺术教育质量,让艺术教育更显特色,让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使得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越发注重精神享受.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文化创意社区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创意社区建设中,地方特色文化作为基础元素,其参与进一步增强了该项目的文化性,丰富了它的精神涵养,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有关基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社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备受社会各界瞩目.本文以基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社区发展为研究课题,在对其价值进行简述的基础上,分别就其模式及相关策略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云梯畲乡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乡,近年来,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和特色民俗文化优势.充分挖掘畲族文化等特色资源,秘极培育文化旅游产业,不断把文化元素融入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该乡走上了民族团结进步、共同致富的道路。全乡加强对畲族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刘伯生 《民族论坛》2007,(6):I0005-I0005
<正>文化是一种强大的力场,对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绥宁有丰富的地方志、民俗风情、文物文宝、风光景观等地方文化资源,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地方文化的潜质,努力构建和发展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在边疆民族地区高中新课程改革中设置本土少数民族美术特色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才智,也是促进青少年的美术核心素养发展和边疆民族地区高中美术特色课程建设中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边疆民族地区高中美术课程中有效设置与建设本土世界文化遗产壮族艺术瑰宝花山岩画作为教学资源,其优势体现地方学校创建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注重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艺术素养和对本土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最终构建国家课程、地方(乡土)课程有效互补地完成青少年接受多元文化下民族艺术的审美认知过程和大文化观念,培养具有本土文化的青少年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和谐发展具有提智铸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方文化馆的性质和职责决定了地方文化馆必须在民族声乐资源的发掘、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地方文化馆民族声乐资源发掘与应用的意义,包括繁荣群众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实现经济效益,然后从地方文化馆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发掘、应用民族声乐资源提出了对策,包括以加强搜集为前提、以保留特色为重点、以群众活动为关键、以综合开发为拓展等。  相似文献   

13.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学科发展智慧.太行红色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太行人民在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价值的历史遗存.探求太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其有机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14.
徐明 《中国民族博览》2017,(16):222-224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是宣传雷锋事迹和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阵地.开馆52年以来,雷锋纪念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现已成为集文化、教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出了一个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成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一座神圣的道德殿堂.雷锋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中国人不断成长.雷锋文化资源也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发挥雷锋文化资源的重要作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发展息息相关。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学校,探析了地方高校特色馆藏资源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民众对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关注不断提升。这也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体系需要进行积极的改革调整,才能较好适应这些变化。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全面贯彻文化传承的相关元素,就可以显著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先阐述了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当前困境,接着分析了文化传承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最后从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舞蹈教学方法、培育舞蹈创编能力、开展文娱实践活动、转变教学评价方式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基于文化传承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静  吴丹 《中国民族博览》2023,(24):151-153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所创造的,具有浓厚革命情感、深刻历史内涵和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化形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融入学生社区管理可以有效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以及融入学生社区管理的价值,分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学生社区管理中的应用路径,旨在为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在学生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的美术课程体现出开放性特征和多元化面貌.美术教学的创新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在这种新形式下,我们对小学美术课程的创新教学进行积极探索,深度开发利用本地域美术资源,以红花山写生创作为切入点,依托丙烯画这种新型绘画材料为载体,对本地区文化资源进行描绘,促进了小学丙烯画教育的特色性发展,实现美术资源和课程资源之间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地方民俗旅游文化既是国家最新“三农”工作中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国家文化与外宣中不可或缺的例示。地方民俗旅游项目不应仅囿于本土,更要着眼于跨境乃至跨国的外宣途径以实现己身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目标。贵州地方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然而相应的外宣研究近于边缘地带。基于可及文献的综合梳理,研究认为,地方民俗旅游文化属于中国文化负载项,文化负载项的通用翻译策略适用于地方民俗旅游文化外宣。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城市常住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教育状况的田野观察,本文试图深描以“流动文化”为核心的家庭生活体验,这一内心体验与学校教育所传递的城市文化风貌发生对撞,并带来隐性的文化疏离、无奈甚至抵触.这一文化体验对随迁子女的成长及城市生活的融入显然不利,甚至会埋下隐患.本研究认为探索随迁子女城市融入路径的问题,有必要专门留意文化实践者的内在体验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在政策实施环节着力设计更为有效的促进融入的策略,其中,保证随迁子女的底线发展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