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随着物质基础的日益丰盈,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作为一种参与性较高的集体舞蹈,广场舞日益成为了百姓群众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追根溯源,舞蹈本身起源于劳动人民的每日劳作,其作用多为纪念、庆祝和丧葬。广场舞是从中国传统的舞种演变而来,成为了现代化的一道亮丽风景,蕴藏了劳动人们的智慧,沉淀了代代相传的文化素养。因此,本文就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广场舞的创编现状入手,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广场舞创编的必要性,寻找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广场舞创编的有效措施,为创编广场舞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文化热潮与互联网的兴起形成巨大的文化市场需求,而优秀传统文化所占市场份额较小、文化产业分布高度集中、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行业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都导致了优秀传统文化市场发展愈发艰难。本文结合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策略,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变目前社会上重物质而轻文化的现象,让人们明白文化的重要性,从而珍重我们自身民族的璀璨文化,坚持传承与弘扬富有社会正能量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以广场舞为代表的群众文化活动应运而生。广场舞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并且对提高群众身体素质也有着重大作用。本文基于群众文化的概念,结合广场舞的含义与特点等进行分析,讨论了广场舞对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并且提出了一些在进行广场舞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篇文章针对广场舞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广场舞的形式与艺术特点、广场舞的发展现状、广场舞有利于群众文化生活的繁荣发展、广场舞有助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以及对广场舞的相关建议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广场舞的顺利发展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7.
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促进了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与日俱增。当前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广场舞文化热潮。广场舞文化起源于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是一种大型的自发性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深受中年至老年各个年龄段群众的喜爱,成为了目前参与人数最多的民间娱乐活动,是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广场舞背景下的群众文化热潮出现的原因主要来自群众主体性建构的背景和群众对社会文化权利的追求,同时,推动了大众音乐,文化和全民健身文化的发展,对响应和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广场舞背景下的群众文化热潮现象,阐述广场舞对群众文化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沉着应对,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更加努力的奋斗。面对当前的局势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国家和民族需要一大批杰出的专业人才。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需要具备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道德情操,而美育教育的建构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知识底蕴,能够健全大学生的审美精神,能够促进大学生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美育中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属性,更是美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美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生活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相对于以往来说,如今的人们更加看重活动的多元化。也正是因为如此,广场舞才开始在社会上盛行。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活动,广场舞也是一种可以强身健体的活动,并且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精神内容,强化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这一文化现象也十分关注。在本文中,就针对广场舞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GDP的提升,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情况下,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实现了同步提升.广场舞健身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其包容性、开放性的特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参与其中.本文将对新时期广场舞风靡现象加以解析,从广场舞现象的文化生态学层面进行探究,并就广场舞现象背后的群众文化发展展开思考,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存与发展所形成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意志的缩影。英语是全球通用的重要交流语言,促进对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其熟悉、理解并掌握英语,借助英语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有利于让全球各国都能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微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消解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厚重性和严肃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明体系的构建带来极大的挑战。然而当代的微文化与大象无形、和谐相生的传统文化正在排异中融合,探讨传统文化与微文化的融合途径可以使传统文化重新获得生机。 相似文献
13.
微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消解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厚重性和严肃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明体系的构建带来极大的挑战.然而当代的微文化与大象无形、和谐相生的传统文化正在排异中融合,探讨传统文化与微文化的融合途径可以使传统文化重新获得生机. 相似文献
14.
将地域文化融入特色产业研究——以广西西江流域龙母文化产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化生产力及软硬实力互动发展的理论角度出发,结合西江流域的龙母文化有其文化的地域优势的同时又具有大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愫共鸣的现状,与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回归自然等需求正相吻合,能够开发出众多有市场、有卖点、有看头的文化产品.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用优势开路,用实力说话.欲开拓一条和谐发展"魅力文化"与"绿色产业"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把"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王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6(6)
中国文化自成系统,在历史的长河中虽有内忧外患、战乱分裂、新陈代谢,但其文化主体却能世代相继,传承不辍,从而累积为东方文化的轴心与人类文明的核心,给世界文化以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应当可借鉴传统的遗产启示我们的现代化的方向和内涵,另一方面又可借鉴现代化国家的经验来甄选与复兴传统质素.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化转换的研究,对于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刘济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4)
学术界一直认为中国有三大传统文化:儒家文化、释家文化、道家文化,笔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四大传统文化,即除了以上三大传统文化之外,还有帝王文化。帝王文化的思想源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自晋之后是历代皇帝的独断思想。帝王文化即有自己的社会基础、自己的文化典籍、自己的文化符号和自己的文化结构。当然,帝王文化和儒家文化、释家文化、道家文化进行了充分的融合,互相汲取,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多元文化。帝王文化对其他文化进行了两千多年的整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专制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7.
何月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Z1):177-179
通过对西方生态哲学的反思,在哲理层面,寻找生态问题久治不愈的症结所在.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生态智慧中发掘出对现代的和后现代的生态伦理思维有所启迪、有所裨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把中国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与中国动画电影国家的发展相结合,为我们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创意。在艺术的表达上,中国传统的绘画元素所特有的造型、色彩、图形等元素与中国动画电影的融为一体,它们彼此紧密相连,相互渗透。中国动画电影工作者必须学会和研究中国的传统传统美术元素,以求走自己的创作道路,以防止盲目地仿效西方,从而丧失其艺术精神。本文结合当前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探讨在动画电影中引入中国的艺术元素对于使动画电影的艺术内涵更加丰富、更加本土化、民族化的意义,特别是对保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品牌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品牌既是商品的标志,也是人与人基于商品而构建社会关系的符号表达。需求与消费的意义只有放置在一个社会框架之下才能被理解的事实,使得品牌在赋予品牌消费者社会地位及文化身份的同时也对品牌自身进行了定位。文化品牌的建设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换的重要基点。民族文化品牌不仅具有保障消费者权益及文化拥有者权力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使人类多元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中并置,并促使不同民族间的社会交往在更加平等的层面上进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文化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贤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4):19-23
邓小平文化理论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为邓小平文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从传统文化视角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文化渊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