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有人说“酒与文章一同降生”,此话想来并不过份。酒与文学实实在在结下了不解之缘。《周书》中便有了“酒诰”。《诗经》的“大雅”、“小雅”中都留下了酒的诗文记录;所谓“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小雅瓠叶四章》)据传古之圣贤皆能酒豪饮,《孔业子儒服篇》录:“平原君与子高饮,强子高酒,曰:‘昔有遗谚,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木盍)。古之圣贤,无不能饮也’”。酒既能成为千古文章不可少的部分,首先是酒为诗人们的良伴益友。陶潜有“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止酒》)李白的“东风吹出花,安可不尽杯。”(《金陵凤  相似文献   

2.
训“缩酒”     
《左传》鲁僖公四年春,齐桓公与管仲以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王祭不共,无以缩酒”为借口之一,纠集鲁、宋、陈、卫、郑等诸侯国军向楚国大举进攻.对是句中之“缩酒”一词,历代诸家训之为“浚酒”、“泲酒”、“渗酒”、“滤酒”。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反对种族歧视之思想,首先表现于其对“黑”之审美观.莎氏认为“黑”为美之化身.试读莎氏之诗剧:“黑为美之继承人”,“我情妇之发浑黑如乌鸦”(《十四行诗》第一二七首);“汝之黑胜于举世之秀妍”(《十四行诗》第一三一首);“黑为美之本质”(《十四行诗》第一三二首);“绝代佳人眉宜黛”(《第十二夜》);  相似文献   

4.
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青春作伴好还乡”句中的“青春”,历代注家释为“春季、春光”已成定论。近见傅易同志《“青春”为酒名说》(《文史知识》1991年第1期)一文提出新解,谓“青春”是一种酒名。细绎此文,未敢苟同,在此愿与傅易同志讨论。 “青春”本为古诗中习见之词。杜甫诗中,“青春”凡十一见。除“青春作伴好还乡”姑且不计外,其余十次,均指“春天、春光”而不称酒。例如:《南楚》:“南楚青春异,  相似文献   

5.
所谓使动双宾语结构,是指一个动词在用作使动、带有使动宾语的同时,又用作一般动词,因而另带有一个受事宾语的那种结构形式。例如: (1)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僖公二十七年)此例中的“饮之酒”,意思是“请他们喝酒”。其中“饮”既用作使动,带有使动宾语“之”(指代“国者”),又用作一般动词,带有受事宾语“酒”。这就是所谓使动双宾语结构。 使动双宾语络构在《左传》中出现较多,全书共约三十例。因此,它是《左传》中的一  相似文献   

6.
《李太白全集》中,关于妇女的诗歌共有八十余首,几乎占全部作品的十分之一。历代诗人作品中写妇女的,再没有比李白更多的了。而这部分诗歌迄未得到正确的评价,遭到指责却是不少,甚至有人说他“其识污下,诗什九言妇人酒耳”(王安石);直至现代,还有人骂他“下流”,说他“崇拜的美人,大都是下流女子”,把李白说的简直象个流氓,这真是冤哉枉也! 究竟真相如何,让我们专门就李白关于妇女的诗歌进行一番研究。李白关于妇女的诗歌中写得最多的是“思妇”,即思念远别的丈夫的妇女。他们主要是这两种人:一种是从军戍边的征人之妻,一种是南来北往的商人之妻。关于前者,有《乌夜啼》《子夜吴歌》《塞下曲》《捣衣篇》《北风行》等;关于后者,有《长干行》《江复  相似文献   

7.
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其崇高气节历来为人所称道。“五斗米”究竟指什么?刘晓云同志说,是指“五斗米道教徒”,引申指“权贵”。(见《历史大观园》1988年第八期,以下简称刘文)这个说法不能成立。 首先,这个说法与史实不符。刘文的主要论据之一是:陶潜任彭泽令时的顶头上司是五斗米道教徒、会稽内史王凝之,陶与之势不两立,故而辞官。史书载:“(晋)安帝隆安三年十一月,妖贼孙恩作乱于会稽。”(《宋书·本纪第一》)“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既不设备,遂为孙恩所害。”(《晋书·列传五十》)可见,王凝之于隆安三年(399年)死于孙恩起义军之手。陶潜之辞彭泽令是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8.
斗是一种量器。《汉韦·律历志上》:“十升为半……斗者,聚升之量也。”斗也是古代的洒器。《吕氏春秋·长攻》:“先其大金半,代君至,酒酣,反斗而击之。”高诱注:“金斗,酒斗也。”在古代文献资料中,以斗的形制为喻,说明事物为状之小的,几乎俯拾即是。试看下列例句: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相似文献   

9.
林华 《中华魂》2014,(22):58-59
酒为米中精,《汉书·食货志》称酒为“天之美禄”,禄者,福也。  相似文献   

10.
论诗美     
司空图论诗味,说它在“咸酸之外”(《与李生论诗书》》)严羽论诗趣,把它喻为“无迹可求”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沧浪诗话》)他们笔下的诗美,头上都罩着神秘的光环。不过,要指出什么是非诗美的,似乎较为容易;要正面说清楚什么是诗美,的确是一大难事。  相似文献   

11.
一绍兴酒因产地而得名,因其陈年老酒味醇香馥、品质尤佳,故绍兴本地人习惯上喜称之谓“老酒”。《万历会稽县志》记载:“越酒行天下,其品颇多,而名老酒者特行。”绍兴酒是中国名酒中历史最为古老的黄酒。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中记载:“越酿著称于通国,出绍兴,脍灸人口久矣。”关于绍兴酒的悠久历史,大约可追溯到春秋战国以前。日本著名学者西园寺公一则认为绍兴酒已有4000多年的漫长历史。我们在《吕氏春秋》、《左传》、《国语》等许多古籍中均不难发现有关绍兴地区酒的记载。近年来经过考古发掘,绍  相似文献   

12.
艺术夸张在我国的文艺评论中也叫增语、增文、夸饰、形容、豪句、激昂之语等等。王充《论衡·语增》云:“纣为长夜之饮,糟邱酒池,沉湎于酒,不舍昼夜。”又《论衡·艺增》有“《尚书》‘协和万国’”之言,还有“《诗》言‘子孙千亿’”之语。这些都是“增语”、“增文”。《文心雕龙·夸饰》说:“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  相似文献   

13.
古酒漫笔     
酒,是我华夏的一项重大发明,在我国有其悠久的历史,一般人认为酒是夏禹时仪狄制作的,“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战国策》),战国时史官所撰的《世本》亦有“仪狄始作酒”的明确记载。然而,西汉刘安在《淮南子·说林训》中认为“清醯之美,始于耒耜””。这是说酿酒是和农业同时开始的,它说明了酒的酿造早于夏朝。殷墟甲骨文中也屡见“酒”字。这些说明酒在我国至少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了。 根据考古发掘的文物,更能说明我国酒的历史是悠久的,亦可证实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酒的记载是可信的。早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陶器里就有斝、盉等酒器,说明那时已把酒作为一种饮料了,晚于龙山文化的二里头文化(相当于夏代)遗址中,发现青铜制造的酒器有爵,陶制酒器有爵,觚、斝、角等。到了商代,青铜业有了一个飞跃发展,仅殷墟妇好墓的随葬礼器就有近两百件,礼器又以酒器为主,占全部青铜器的百分之七十,酒器的种类颇多,如,钦酒器有爵、斝、盉、角、觥、等,盛酒器有尊、壶  相似文献   

14.
屈原“乘龙”的神话背景与巫术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屈赋中曾大量涉及“乘龙”,我们暂且不论屈原描写的神灵的“乘龙”,仅是他描绘自己“乘龙”的例子,就有如下一些:“驷玉虬以乘翳兮,溘埃风余上征”;“为余驾龙兮,杂瑶象以为车”(《离骚》);“驾青虬兮(虫参)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涉江》);“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远游》)。就这些用例来看,我们要考虑的是,这些专供乘  相似文献   

15.
<正> 酒文化源远流长。世界上自从有了酒,也便有了酒文化。那么酒究竟源于何时?国外的姑且不论,单是国内的说法就很多,大别起来有两种:一者说出自个人的发明创造,最早提到的名字有仪狄和杜康。“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战国策·魏策》)显然,仪狄是夏朝人。“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说文解字·巾部》,汉·刘向《世本》也有类似记述)由此可知杜康即少康,而少康则是夏王朝再造之君。  相似文献   

16.
也谈“朱门酒肉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传诵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句,出自杜甫的五言诗代表作之一《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其中的“酒·肉·臭·”,今人的诠释差不多是一致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为:“酒·肉·凡品,自任其臭腐”;作家出版社《历代诗词名句...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的词集宋时即有刊刻 ,但非常可惜没能流传下来。后人辑《漱玉词》 ,从王鹏运到赵万里到王学初 ,有些作品的真伪一直难以确定。比如说下面这首《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好。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染”四印斋本《漱玉词》作“点”)现在能看到的载有此词的最早本子是明刊本《花草粹编》之卷二 ,明陈耀文编。[1] (P352 ) 赵万里辑《漱玉词》认为这首词“词意显浅 ,亦不似他作。”然而王学初先生却针锋相对 :“以词意判断真伪 ,恐不甚妥。兹仍作清照词 ,不列…  相似文献   

18.
陆游《钗头凤》词有“红酥手 ,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之句。景幼南教授在 1 965年讲授此词时说 ,“红酥手”指猪蹄 ,释为女子之手者误。但相沿多年则释为女子之手。所以朱东润教授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高校文科教材 )注为“红润白嫩的手” ,徐中玉、金启华两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材料 )注为“形容手的红润白皙”。景教授的新解可谓一反过去。细味景教授之解 ,的是确诂 ,非故为标新立异者可比。形容女子的手美 ,未闻用“红酥”者 ,《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 ,《古诗十九首》“纤纤擢素手…  相似文献   

19.
《清明上河图》中的酒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饮料之一,宋人尤爱之。宋政府对于“酒”的榷酤,制度甚严,后人评论说:“史策所载历代榷酤,未有如宋之甚者”。宋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酒利,采取了榷曲,官卖和民酿而课税的酒类专卖形式,以致酒税收入在宋政府的财政中占有特殊地位,成了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经济基础之一。因此,在《清明上河图》中,酒店建筑和市人饮酒场面较为突出,张择端浓笔重彩,刻划出了这一现实。  相似文献   

20.
尚荣 《金陵瞭望》2011,(28):70-72
“世言酒之所自者,其说有三。其一曰:仪狄始作酒,与禹同时。又曰尧酒千钟。则酒始作于尧,非禹之世也。其二曰:《神农百草》著酒之性味,《黄帝内经》亦言酒之致病,则非始于仪狄也。其三曰: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