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启范 《社区》2005,(23):60-60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在大街上和泥巴玩,和我一块儿玩儿的孩子动手抢我的泥巴,为此我们大打出手,那孩子恶狠狠地骂我是拖油瓶。我不知道拖油瓶是一个怎样恶毒的字眼儿,就回家去问娘。娘一脸惊恐地问:“你听谁说的?我非撕烂他的嘴不可!”娘越是讳莫如深,我就越发好奇。然后我从字典上知道了拖油瓶的真实含义,又从大街上爱嚼舌头的女人们那里知道了我的身世。娘是带着我改嫁的,二弟、三弟才是我现在的爹和娘亲生的。后爹是一个石匠,长得十分猥琐。我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我就再也不叫他爹了,在我嘴里,“那个人”成了他的代称。“那个人”的…  相似文献   

2.
笑语连珠     
三个同学在一起讲自己的妈妈。甲:“我妈妈在家里干活快。一打碎了碗,爸爸就说:‘我的祖宗啊!’”乙:“我妈妈个子高,在街上谁见了她都说:‘我的天哪!’”丙:“夸我妈妈的人更多。我妈妈体重二百多公斤,所有人见了她,都大声说:‘我的妈呀!’”  相似文献   

3.
不淋一人     
有一天,禅师把他的3个弟子叫到身边,然后写了一句诗: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然后他对弟子说:“为什么‘不淋一人’呢?”第一个弟子说:“两个人走在雨地里,肯定是因为那个淋雨的人穿着雨衣。”另外一个弟子说:“他说得不对,答案不可能那么简单。我想那肯定是一场局部阵雨,所以两个人都走在雨地里,才会有一个人淋不到雨。”  相似文献   

4.
14=陡发?     
打“的”,我坐司机边上,遇上红灯,前面一辆小轿车的尾巴近在眼前,我见那车的车牌尾数是68,笑说:“他这车牌挺值钱吧?”司机道:“您还不知道吗?如今已经不时兴花钱买数字啦!”我说:“是吗?不再认为168是‘一路发’了吗?遇上14什么,也不避讳了吗?”他说:“您怎么消息一点儿不灵啊!早被人破解啦!”我不明白,忙请教:“怎么个破解?”他笑说:“14,人家用音阶来唱,那不正好是‘陡’吗?‘一路发’虽然吉利,比起‘陡发’来,那不还是辛苦吗?所以,现在有的人喜欢14,比喜欢68还厉害哩!更有绝的啦,有的人把6唱成‘拉’,把8唱成‘高八度’的‘倒’,‘拉倒’,就是谈不成生意,什么也捞不着,有什么好的?当然啦,这么破  相似文献   

5.
一位朋友准备在沈阳开一家美食城,一段时间以来,他四处取经,不久前,他约我同去盘锦,据说那 有一家“桃源新村”值得拜访。出发前,我向几个盘锦人打听了一下这家“桃源新村”,他们升口同声:“桃源新村呀?到了盘锦,你打听谁谁都知道。”这天我们趋车前往盘锦,好信儿地在盘锦街头打听了几位当地人: “请问您知道‘桃源新村’吗?” “你问的是哪个‘桃源新村’呀?” “噢?有几家‘桃源新村’啊?” “你们是外地人吧?‘桃源新村’有好几家呢!在盘锦有谁不知道许老板的“桃源新村”! “我们要去总部。” “你们这么走……” 热心的盘锦人为我们指点了迷津,一路下来我们又打听了一些人,真是问谁谁知道。 说句不谦虚的话,上至五星级酒店下至乡村野店,我去过的饭店太多了,留在记忆中的又有几家呢?对这家路人皆知的“桃源新村”不免有些不服气。  相似文献   

6.
吹牛的皇帝     
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在全国各地到处张贴布告说“:谁要是用说谎话的办法叫我说出一个‘谎’字来,我就把国家送给他一半。”一个裁缝看了布告,走到皇帝那里说“:皇帝呀,我早就想来看您啦,只因昨天打雷,把天打破了,下了倾盆大雨,我不得不去把天补上呀。”皇帝说“:你做了一件好事,不过没补结实,今早又下了一场大雨!”裁缝见皇帝没上当,只好走了。接着,又来了一个木匠。皇帝问他“:你来干什么?”木匠说“:你欠了我们一斗金子的工钱。”皇帝忙问“:我什么时候欠你们工钱?”“你若不欠,我怎么会来要呢?你住的宫殿就是我们给盖的呀!”“你在扯谎!”…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借了人家的钱,却想赖账。债主来找他讨债,他却说:“学者们说了,昨天的河不是今天的河。那么,昨天的‘我’肯定不是今天的‘我’了。也就是说,借钱的‘我’不是现在的这个‘我’,所以我没理由还你的钱。你去找过去那个借你钱的‘我’讨债去吧。”  相似文献   

8.
夏柳 《老友》2012,(3):57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出仕前,家乡有个叫盛温和的好友,此人亦是博学多才的人。一天,两人相遇于巷子内。盛温和手中拿着一个竹篮子,朱熹问他:"你去哪里?"盛温和回答说:"我要去买点东西。"朱熹是以穷理致知研究学问的人,他听完盛温和的话,很好奇,随即问道:"你说‘买东西’,为什么不说‘买南北’呢?"盛温和反问朱  相似文献   

9.
我利用一个双休日,到班觉家去作客,他是我们这一带有名的品茶专家,想去向他请教请教,听听他在茶道方面的高见。 班觉已经快六十的人了,精神矍铄,红光满面,老练持重,城府很深。他亲自给我打酥油茶,把茶杯擦得干干净净,满满地斟上,双手捧递给我,“格拉(藏话,‘老师’或‘先生’的意思),请喝茶。”我一边接茶,一边说:“谢谢!”热乎乎浓酽  相似文献   

10.
权威     
华南虎翻山越岭去看望东北虎。东北虎已做了山大王,见老朋友远道来访,非常高兴,炫耀说:“在这座山头,我有绝对的权威,一切由我说了算,谁也不敢说半个‘不’字!”它怕老朋友不相信,当即唤来群兽,指着天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社区》2009,(26):34-35
他叫我爸爸 有一个菜鸟问我:“MM是什么意思?” 我乱答:“妈妈!”她又问:“PLMM是什么意思?”我又乱答:“婆婆妈妈!” 然后。问她怎么了?她答:“有一个人加我为好友,他问我是‘婆婆妈妈’(PLMM)吗?我说不是。他又问我是‘妈妈’(MM)吗?我又说不是。接着。他就叫我‘爸爸’(88)!”  相似文献   

12.
释“悳”     
鲁迅先生在他的《名人和名言》中曾写了如下的一段话: 还有江亢虎博士,……谈到小学,说“‘德’之古字为‘悳’,从‘直’从‘心’,‘直’即直觉之意”,却真不知道悖到那里去了,他竟连那上半并不是曲直的直字这一点都不明白。这种解释,却须听太炎先生了。(鲁迅:《名人和名言》) 一九七二年底,我的一位朋友给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作注,要我帮他解决一下有关“悳”字的形义问题。他既问道于盲,我则义不容辞。曾先后给他写了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  相似文献   

13.
良心     
来了一场战争,一个叫吕基的小伙子去问他是否能作为一个志愿者参战。人人都对他赞扬有加。吕基走到他们发步枪的地方,领了一把枪说:“现在我要出发了,去杀一个叫阿尔伯托的家伙。”他们说,他应该去杀某一类敌人,而不是自己想杀谁就杀谁。吕基说,“你们以为我是笨蛋吗?阿尔伯托是个恶棍,他背叛了我,让我在一个女人那儿成了小丑。我可以把整个经过跟你们讲一下。”他们说,行了,这已经够了。  相似文献   

14.
前几天,学校的厕所里安装了声控电灯。今天下午的自习课上,任老师突然把我和另外四位同学叫起来,说“:现在,你们轮流去厕所,用不同的方法把声控灯弄亮,回头再发挥想象说一段话,看谁说得好。”我第一个去,走进厕所,里面黑乎乎的,我双手一拍,灯亮了。回到教室,我把经过一说,老师问“:你想一下,如果声控电灯是个人,他会说什么?“”它要是个人,可能会说‘:你这个疯丫头,吓了我一大跳!’”我刚说完,教室里便响起一片笑声。接下来去厕所的是刘晓伟。他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还未等老师问,就像竹筒里倒豆子似的说开了“:我去跺了一下脚,灯就亮了。它好…  相似文献   

15.
评刊启事     
一乐 《社区》2004,(4):64-64
误会一名欧洲游客在东京的商店里寻找运动衣的拉链。他用手势向一位女售货员比划好一阵子。终于,女售货员明白了,拿出了一把用于剖腹的剑放到柜台上。滥用老冒平时就爱滥用成语。一天,他去祝贺朋友结婚,新娘新郎向来宾敬酒。老冒见新娘俏丽无比,便赞美道:“你今天真是‘面目全非’。”接着他举起酒杯又对新郎说:“来,让我们‘同归于尽’吧!”残酷人生两个人在餐馆吃饭,桌上放着一杯热芥末。其中一个认为芥末是甜的,于是舀了满满一勺放进嘴里,立即泪如泉涌。不过,他紧闭嘴巴,没说一句话。他的朋友迷惑不解:“怎么了?”“我想起了我父亲,就在2…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抽条”?有个学生问我:“老师,什么叫‘抽条’?我查过好几本词典,也查出了‘抽条’这个词,但是解释中却不包含我看到的那句话中的那个义项。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啊?”我问他是在怎样的一个语言环境中见到这个词的,看看能否结合上下文推断一下它的含义。他说:“那句话  相似文献   

17.
唐生智 《金陵瞭望》2005,(14):14-15
“一天下午,蒋介石找我去,对我说:‘关于守南京的问题,要就是我留下,要就是你留下。’我说:‘你怎能留下呢?与其是你,不如是我吧!’他立即问:‘你看把握怎么样?’我说:‘我只能做到8个字:临危不乱,临难不苟’。”  相似文献   

18.
“五四”初期,在“打倒孔家店”的声浪中,于一九二○年一月,郭沫若断然地说:“我想孔子那样的人是不容易了解的。从赞美他方面的人说来,他是‘其大则天’;从轻视他方面的人说来,他是‘博学而无所成名’。我看两个评语都是对的,只看我们自己的立脚点是怎么样;可是定要说孔子是个‘宗教家’,‘大教祖’,定要说孔子是个‘中国底罪魁’,‘盗丘’,那就未免太厚诬古人而欺示来者。”肯定孔子,而且对于反孔子的人这样不满,在“五四”高潮期间,在革命知识分子中间,这是颇可惊异的。人们不能不提出疑问:难道郭沫若反对“打倒孔家店”吗?既推崇孔子,又怎样理解他的反封建精神呢? 生活中常有许多复杂的情况,类似的现象包含着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又反映了同一  相似文献   

19.
笑语连珠     
《新少年》2003,(5)
(一)罗德先生拿着儿子不及格的成绩单,来找老师。老师平静地说:“你儿子的答卷与他的同桌极其相似。”罗德先生说:“难道不可能是那个同桌抄我儿子的试卷吗?”老师说:“不能的。他同桌在不会答的题目下写着‘我不知道’,而你儿子写着‘我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20.
第一天去上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妈妈问:“孩子,今天老师都教你些什么?” 儿子说:“他什么也没有教给我,反倒问我‘一加二是几?’我就教他说:‘是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