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对全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调查,2003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755亿元,比上年增加1744亿元,增长21.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快于上年10.7个百分点。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特点 (一)农村非农户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农户投资增长较慢。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6554亿元,比上年增加1666亿元,增长34.1%,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67%,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农户固定资产投资3201亿元,比上年增加78亿元,增长2.5%,  相似文献   

2.
据全国 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不包括西藏)846个调查县、3900多个调查乡(镇)、7700多个调查村和68000多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0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6696亿元,较上年增长 9.4%。其中,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额达3792亿元,较上年增长13%;农户投资完成额达2904亿元,较上年增长4%。 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较大。2000年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占农村固定资产总投资的57%,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占农村固定资产总投资的43%。 2、东、中、…  相似文献   

3.
2001年我国国民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促进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健增长。2001年全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7212亿元,较上年增长7.7%。其中,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额达4236亿元,增长11.7%;农户投资完成额达2976亿元,增长 2.5%。  相似文献   

4.
1996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一、投资完成额增长16%,产业结构有所好转。据全国3520个乡、10560个村、65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资料推算,1996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5070亿元,比1995年增加161亿元,增长16%,增幅比上年下降9...  相似文献   

5.
据对全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抽样调查,2004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首次超过1万亿元,完成额达到11449亿元,比上年增加1694亿元,增长17.4%。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 济实力的增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2000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6696亿元,较上年增长9.4%。 一、 2000年农村固定资产 投资的特点 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势与国民经济增长趋势基本吻合。2000年全国各地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各项经济政策,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大力启动民间投资,有力地拉动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相似文献   

7.
一、农村民间投资的现状和特点_ 1.民间投资逐年增长,比重不断上升。进人90年代以来,山西省农村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除1992年和1999年比上年有所减少以外,其余年份都呈现增长的态势。1990年全省农村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为22.38亿元,1999年达到41.64亿元,增长86.l%,年均递增7.14%。在投资不断增长的同时,民间投资占农村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不断上升。1990年所占比重为72.36o,1999年上升为86.77o,上升了14.4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已成为全省农村投资的主体,并不断…  相似文献   

8.
正过去一年多中,在《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俗称“社会投资39条”)指引下,民间投资迅猛增长,与国有资本投资比肩而立,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2015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54007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4.2%。不过,当前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9.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2年农民人均生产投入816.5元,比上年增加42.5元,考虑生产资料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5%。 一、农户增加的生产投入主要用于农业。 农户农业生产费用支出人均为643.4元,比上年增加30.8元,增长5%,农业生产费用支出增加额占当年  相似文献   

10.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9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4.8%。 一、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外出务工。2002年,农民务工得到的收入人均为438.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6元,增长11.6%,务工收入增加对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1.8%。务工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增加。2002年,外出打工时间半年以上的劳动力比上年增加12.2%,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12.3%。  相似文献   

1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按照农户人均收入水平进行5等分分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2003年低收入组农户的收入人均为866元,比上年增加9元,增长1.0%。 一、低收入组农户的收入增速缓慢。近三年来,低收入组农户的收入持续增长,但增速缓慢。2001年为818元,增长2.0%,2002年为857元,增长4.8%,2003年为866元,增长1.0%。 二、低收入组农户的收入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0年。2003年低收入组  相似文献   

12.
<正>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198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0亿元,比上年减少约50亿元,下降百分之十一;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工作量压缩百分之二十以上。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2510亿元,下降百分之九点二;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512亿元,下降百分之二十八点一;个人投资970亿元,下降百分之四点三。在建项目总规模膨胀的势头得到控制,全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12.3万元,比上年减少4.3万元;计划总规模9925亿元,减少619亿元;当年新开工项目3.7万个,减少4.1万个。经过清理,全国决定缓建的投资项目1.8万个,可压缩今后几年的投资675亿元。特别是有效控制了楼堂馆所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 198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9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以上,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1985、1986两年都只有3.4%的速度)。种植业和林牧副渔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粮食再次超过4亿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的1984年。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到1987年底,农村劳动力中,已有1/5多转入农村各项非农产  相似文献   

14.
罗平  苏展略 《今日南国》2006,(14):29-30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区县域经济工作会上,自治区主席陆兵这样评价荣获“2005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的上林县:“上林县过去是长期处在倒数行列的贫困县,这次荣获了‘发展进步奖’,说明条件差,只要奋发努力,完全可以大有作为。”而上林县县城经济发展的实绩,又恰恰说明了这个“低起点进步典型”当之无愧。2005年,上林县生产总值1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 01%;财政收入1.1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比上年增长38.94%。2006年上半年,上述三项经济指标都比去年同期有较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从国家经贸委获悉,在党中央、国务院扩大需求政策措施的推动下,1999年国内需求和外贸出口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保证了当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1999年1~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77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约68%。物价水平持续低位徘徊。截至1999年11月份,商品零售价格已连续26个月下降。投资需求增幅前高后低,增长势头逐季减缓。1999年1~11月累计,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出口需求止降回升,四季度增势强劲。1999年前11个月,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3230亿…  相似文献   

16.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3年上半年农民生产投入人均35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元,考虑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3%。 一、农业生产投入保持增长。上半年农户农业生产费用支出人均26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元,增长3.9%。其中,种植业生产费用支出人均16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元,增长4%;牧业生产费用支出人均9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元,增长4.5%。 二、非农业生产费用支出下降。上半年农户非农业生产费用支出人均  相似文献   

17.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6年上半年农户生产投入人均57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2元,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1.2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投入增速回落.上半年,农户农业生产投入人均445元,增加34元,增长8.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22.5个百分点.增速下降的原因是牧业生产投入下降.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着手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浦口区珠江镇200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48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财政收入2.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固定资产预计投入14.3亿元.同比增长30%;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3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150元.比上年增长11.5%;经济、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实现“全区领先.省市进位”的目标。重点抓好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9.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2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为1834.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3.2元,考虑价格下降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5.8%,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 一、食品消费:2002年农民的食品支出人均848.4元,比上年增加16元,增长1.9%。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46.2%,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其中,在外饮食支出人均为89.6元,比上年增加15元,增长20.1%。在外饮食消费支出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820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对全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监测调查,2002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820万,比上年减少107万,贫困发生率为3.0%。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5825万,比上年减少277万,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6.2%。 一、绝对贫困人口减少107万。根据2002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2002年农村绝对贫困标准由上年的630元调整为627元。按此标准,2002年底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820万,比上年减少107万,贫困发生率为3.0%,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主要特点是: 1.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减少较多。中西部地区由于国家的扶贫支持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的影响,农村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