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象注解庄子独辟蹊径,其“性分”学说实是一种独特的养生论,由“生何以能养”而“如何养生”,由“明性”、“无辩”而“两顺”,最终达到“无心”之境界,郭象之养生并非养有形之身体而是无形之“心”,所以郭象养生论之独特正在于“养生即是养心”,而此“心”正是“无心”之两顺。  相似文献   

2.
《山西老年》2011,(3):10-11
2010年,“养生热”再掀波澜。林林总总的养生观点和保健知识见诸于各类媒体。而“热”度过后,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健康养生,该怎么做?科学养生,应有什么样的理念?期望我们编辑的这组稿件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我国先秦时期形成的蕴涵了运动养生观点的命题。这一命题对当今国人采取何种方式强身健体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运动养生方式不是僵化的、单一的,而是存在差异的、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4.
高深 《今日南国》2014,(4):55-55
国人养生学说:“善养生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养人养生,养生养心.所谓养心,《黄帝内经》说“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 养心首养 神说的是一个人的灵魂,需要不断地净化.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美国心血管病专家威廉斯博士,从1958年开始对225名医科大学学生跟踪调查,发现因心脏病而死亡者,“恶人”是“好人”的5倍.  相似文献   

5.
梁馨 《百姓生活》2013,(11):7-8
2013年8月,位于北京西三环的人济山庄小区,一幢26层高楼顶楼上的“空中假山别墅”违建,让它的主人张必清,一个自称出身中医世家、创立“奇经疗法”、创建“奇经堂”的“大师”火了。从“养生神医”张悟本到“气功大师”王林,再到这个张必清,这些曾受人追捧、身价不菲的“大师”们,究竟有什么忽悠招数?  相似文献   

6.
钟薇 《百姓生活》2014,(7):80-80
炎炎夏日,高温时如果老人饮水少,果蔬吃得少,易出现口苦、舌干、目赤、头晕等症,其原因为“火”所致。所以,老人夏季养生要注意“防火”。  相似文献   

7.
《人生与伴侣》2011,(8):58-58
爱“香”之心人皆有之,身上自带“奇香”的香妃备受男性的爱慕、女性的羡慕。香味能让人产生舒适和愉悦的感受,不仅如此,最新的研究发现,以下10种香味还具有养生治病的奇效。  相似文献   

8.
陈勇 《社区》2008,(1):60-61
西医的“亚健康”理论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事实上,历史久远的中医也一直对人体所谓“未病之病”状态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提出了由中医养生调理观点发出的“亚疾病”理论。  相似文献   

9.
问: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关注,一些商家也将目光投向人们平时常吃的零食,将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药与零食进行“联姻”,这种能养生的食品在消费者中颇受欢迎。那么,到底何为“中药零食”?是否对所有人都适宜呢?  相似文献   

10.
看到“朝三暮四”您可千万别想多了,它只是我自己总结的一套床上养生方法,从七八年的亲身实践所得的效果来看,确实受益匪浅,不仅治好了我的神经衰弱,而且让我的身体越来越健壮,整天精神矍铄,羡煞很多一起下棋聊天的老友,弄得大家都在我耳边嚷嚷传授他们几招。其实,练习这套床上养生操,简单易行,只要掌握了方法,你就可随心所欲。现在,我就把心得全掏出来,供老年朋友们选择养生方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梓涵 《北京纪事》2013,(5):12-14
谁能想到社会发展到今天,科技漫天飞的时代,吃却变成了无比“危险”的一件事,用“步步惊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吃个菜我们担心有农药残留,喝个酒我们害怕有塑化剂,喂个孩子要担心三聚氰胺……电视上天天开着栏目谈养生,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聚会常常谈论养生之道,殊不知最基本的食品都不安全,养生从何谈起?  相似文献   

12.
《墨经》之“侔”,其得以成立之前提应为《墨经》之基本范畴“同”,而《墨经》所言之“同”凡十种,又可细分为“名”层面之“同”、“实”层面之“同”与“合”层面之“同”。墨“侔”正是基于上述三类“同”之前提得以建构,进而实现其“比辞而俱行”的内涵的,由此墨“侔”基于三类“同”之前提形成“侔”之三款,即“名”之“侔”、“实”之“侔”与“合”之“侔”;还可依据三种形式形成“加”之“侔”、“减”之“侔”与“换”之“侔”三款。此外,《墨经》中对“侔”之表述多为举例式,属经验性陈述,故墨“侔”成立之有效式只可经验归纳而得,先验演绎难以得之。基于上述认识,对以往学界所持之墨“侔”属西洋形式逻辑“附性法”、墨“侔”应包含“不是而不然”之“否定式”有效式及“是而不然”“不是而然”等“部分否定”有效式、墨“侔”之“减词”与“减辞”说、墨“侔”属“复杂概念推理”或“关系推理”、墨“侔”即“辟辞”属类比推理、墨“侔”属直接演绎推理等诸代表性观点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3.
马寿成 《社区》2010,(24):42-42
林颖最近看了一本所谓的养生畅销书,并听信了书中“生吃泥鳅能去肝火”的食疗法。林颖按照书中指示,将泥鳅去头和内脏,用清水洗干净剁碎后生吃了8条。大约一个月后,她出现了胃部不适、乏力、低热等症状,腹部肚脐上出现匍行皮疹,红色条纹在皮肤上画了一幅“地图”。  相似文献   

14.
顺势思维作为中医临床疾病诊疗和养生保健的常用思维方法之一,其渊源可以回溯:贯穿《周易》整个体系始终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处在一个整体之中,是顺势思维的文化源头;老子、庄子、荀子等对“道”的解读,是顺势思维的直接来源;“因循”思想主张遵循自然变化,是顺势思维的哲学表达。  相似文献   

15.
曹琳 《山西老年》2012,(10):59-59
一德明代文学家吕坤说:“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二字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三戒孔子日:“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全指出,养生之法一日寡欲,二日慎动,三日法时,四曰却疾。五知宋代名人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发;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六节明代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七宜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老人饮食宜早,宜缓,宜少、宜淡、宜温、宜软、食后宜以温茶漱齿。  相似文献   

16.
穆子 《中华魂》2010,(9):29-30
被电视养生类节目捧红的“著名养生专家”张悟本原来是个骗子:国家卫生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其“国家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分会理事”等名头皆为骗局。其对外营业的“悟本堂”并不具有坐堂接诊的资格。(6月2日新华网)  相似文献   

17.
保健短平快     
《人生与伴侣》2007,(9):52-52
内分泌失调造成的几大危害,貌似感冒的十种疾病,古代十大名医,喝豆浆的七大忌,老人膳食十要点,什么“茶”不能喝,点点滴滴防腰痛,养生恪守“九不过”,中医保健九要诀,哪些人不宜吃人参,经期慎用八类药物,  相似文献   

18.
日语中的“べきだ”“ほずだ”“ゎけだ”有时都可译成汉语的“应该”、“应当”、“理应”等旭在日语表达中三者并不相同。以“べきだ”“ほずだ”“ゎけだ”各自的使用特征及它们的使用区别为中心,结合汉语的“应该”、“应当”等进行对比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立者索绪尔提出“语言本身是个系统”。但由于他排斥意义,仅限于声音、文字的语言表层。50年代美国乔姆斯基在其创立的“转换生成语言学”中提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理论,补充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所欠缺的另一半,使语言的系统性成为内外俱全的“完形”。但乔论着重“生成”,若把它转为“阐释”,还有待于“系统论”在语言中的运用。本文试图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古代语言上的“通摄”问题:对语言整体结构的形状提出“有形系统”与“无形系统”;对语言诸要素的存在状态提出“静态性存在”与“动态性存在”;然后再用“价值存在于关系中”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字、词、语句、篇章以及语音、音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东西方的美学理论,有相同的共性,但其文化的差异,使得它们在具有共同规律的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文章试图将中国传统的“虚静、物化”、“出入”说理论与西方具有可比性的“移情”、“距离”说进行比较分析。“出入”说虽然由来已久,但真正从审美观照角度来谈“出入”法的是王国维,而“虚静、物化”理论则从老庄就开始了。西方的“移情”、“距离”说是近代西方美学具有巨大影响的理论,它们产生的时间和观念虽与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有着不谋而合的某种契合,但与中国的美学观念还是有本质的差异的。文章以中国的“出入说”、“虚静、物化”理论为主轴,以“移情”、“距离”做比照,分析其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