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阿眉斯人(Amis)居住在台湾的东海岸。从东海岸北部花莲市到南部台东市的海滨地区,是阿眉人的主要聚居区。东海岸的山区之中,也有阿眉斯人的村落分布。虽然准确的人口数字目前难以统计,但是根据当地首领和教会的估计,现在有13万多人。大部分地区的阿眉斯人自称为“邦匝赫”[pa?tsah],台东地区自称[?amis]。 阿眉斯人是台湾高山族的一个支系,所操语言为阿眉斯语。高山语包括阿眉斯语在内,属于南岛语系(或称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族。本世纪30年代日本人调查过阿眉斯  相似文献   

2.
对于亲属制度的起源问题,在一百多年前就曾发生过争论。当时,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认为亲属制的起源是双系制,理由为既有血亲(包括母系和父系)和姻亲称谓的马来亚制“是类别武亲属制中最简单的,因而也就是其最古老的形式”,它“显然不能出自任何现存  相似文献   

3.
亲属称谓制是研究人类原始社会早期婚姻形态和社会结构的一把钥匙。语言学者通过对现行的亲属称谓制度进行语音上和语义上的分析研究,发现其原始意义,从而为研究原始婚姻制度提供材料依据。亲属称谓是反映亲属制度的,有什么样的亲属制度便有什么样的亲属称谓。亲属称谓随亲属制度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复杂,但也不是永远不断发展的。比如控  相似文献   

4.
从对中国文化遗存、古老亲属制度及传说和古代文献的考证分析来看,中国婚姻形态与礼制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起源于血亲婚配的乱伦禁忌和嫁娶风俗,历经了群婚制、对偶婚制的演变。到了周代,一夫一妻制婚姻制度和"六礼"婚姻便基本形成。"周礼"中有关婚姻制度、伦理和礼仪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婚姻礼制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5.
关于亲属制度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笔者在本刊1987年第1期发表的《论亲属制的起源》一文中提出了两种可能性:亲属制起源于双系:或者世界上有的地区亲属制起源于双系,有的地区起源于单系(即母系)。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级别婚及其亲属制与我国云南永宁纳西族阿注婚及其亲属制分析和比较,认为永宁纳西族亲属制起源于单系。从而确认,亲属制起源于双系或者起源于单系,以各地区而异。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论述到“家庭”时说:“父亲、子女,兄弟、姊妹等称谓,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人类血缘关系,婚姻制度在语言中的反映。在任何语言中,现行的亲属称谓与家庭形式,随着人类历史的前进已历经变化。当家庭继续发展的时候,亲属制度却僵化了起来,当亲属制度还以习惯的方式继续存在的时候,家庭却已经超过它了。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历史上所留传下来的亲属制度来断定,曾经存在过与这个制度相适应的业已绝迹的家庭形式。”(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这个意义上各民族的亲属称呼可以说是人类的语言化石。因此对亲属称谓词的研究不仅有语言学的价值,还有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民族学,民俗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著名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认为,人类社会有五种家庭形态,其中三种各产生一种亲属制类型。他的基本观点和体系,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赞许和转述。恩格斯还指出:“他从亲属制度出发,恢复了与它相应的家庭形式,于是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及进一步窥探人类史前史的可能。”正因为研究亲属制度对家庭史和原始社会史有如此重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才这样重视他的研究成果。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解放前各民族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婚姻家庭形态有许多差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亲属制度的类别划分是建立在宗亲和外亲两大范畴的基础上,表示亲属关系远近的制度是服制,自然血缘同等的亲属在亲属制度上居于不同的等级。在古代西方,无论罗马法还是教会法,其衡量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法则都是纯粹的自然血亲标准,父系亲属与母系亲属平等。在日耳曼亲等计算法中,父系与母系也平等。形成中西古代亲属制度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早期中西社会形成特点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有源自哲学思想与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中国,上世纪30年代南京民国政府颁行的民法《亲属编》建立了较为系统的亲属制度,一直适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仍在我国台湾地区适用。解放后我们制定的两部《婚姻法》中都没有系统规定亲属制度,在亲等计算上则选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世代计算法,但它欠精确,不能准确反映亲属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因此,在今日中国,亲属制度的重建已经成为立法者不能回避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汉语亲属称谓是标明汉民族血缘、婚姻关系的语言符号。汉语有非常严密的称谓系统,亲属称谓和社会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使用也很广泛。古汉语的亲属称谓非常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和血缘关系。随着旧事物的消失和新事物的出现,那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亲属称谓词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本文拟以《说文.女部》字中的亲属称谓为对象,探究这些女部亲属称谓词的发展演变情况,主要有女性长辈亲属称谓词,包括从秦汉传承至今的女性长辈称谓词、由女性长辈亲属称谓词变成老年妇女和一般妇女的称谓词、词义和用法发生演变的女性长辈称谓词;女性同辈亲属称谓词,包括秉承古义的女性同辈亲属称谓词、词义扩大的女性同辈亲属称谓词和后代逐渐消失的女性同辈亲属称谓词;女性晚辈亲属称谓词,包括从秦汉沿用至今的女性晚辈亲属称谓词、词义和用法改变的女性晚辈亲属称谓词。  相似文献   

10.
柯尔克孜族的制度文化述论何星亮制度文化是国家或民族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主要包括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婚姻制度、亲属制度等。但以往的民族研究从文化角度探讨少数民族的各种制度的并不多见。柯尔克孜族的制度文化颇具特色,本文就柯尔克孜族的...  相似文献   

11.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称谓词表达称谓者的情感、语气,体现交际者的身份并反映交际场合的特点。不同的社会文化必然对称谓词产生不同的影响,英汉亲属标准称谓词也概莫能外。本文拟通过英汉亲属标准称谓词的比较,探讨其差异,以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障碍。  相似文献   

12.
詈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詈语不仅渗透并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内涵,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的基本状况.对永宁摩梭詈语的调查分析表明,摩梭詈语具有数量小、类型少和程度轻的基本特点.深入分析摩梭詈语与摩梭人社会生活、亲属制度的关系,揭示了摩梭社会的伦理道德核心是对家庭、妇女、母亲、舅舅的热爱和尊敬,基于害羞而衍生出的血缘亲属间的性禁忌以及对于性话题的避讳是摩梭文化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3.
蒙古历代法律都对婚姻制度作出规定,研究清代蒙古婚姻法及其变迁,就可以理解该亲属法在法制变迁中的特点。清代有关婚姻制度的立法仅涉及婚约、聘礼、婚姻的终止和治奸等方面,与其他的部门法相比显得较少,这正说明亲属法是一个民族法律文化中最为保守的部分,法制变革中对亲属法的尊重和继承恰是最应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亲属关系在社会中极为普遍,且涉及面广。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对亲属关系的法律调整却很少,也不系统。加强亲属立法,建立我国亲属制度势在必行。然而,如何进行亲属立法,笔者认为,仅对现行法律进行增缺补漏是不够的,而应对亲属法的法律地位,立法原则和内容体系加以明确。本文对此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亲属称谓作为人类学中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有其独特的性质。生活在泸沽湖周边的永宁摩梭人因独特的社会形态、两性关系与家庭组织而使其亲属制度具有独特的自身逻辑,为我们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中社会群体对亲属概念的分类提供了一个经典的、独特的个案,显示出极高的人类学研究价值,挑战了以往民族志资料中亲属分类的固有模式。本文将永宁摩梭人的亲属观念置于摩梭文化的整体观念体系中进行再研究,通过大量摩梭谚语、习语的引证,揭示了永宁摩梭人独特的亲属制度是其独特的文化建构与实践的结果,亲属体系的运作依赖其独特的社会制度、文化信仰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汉英两个民族的语言,由于母语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在称谓方面差异较大,在亲属、非亲属、职衔、敬称、谦称、姓名及其他的称谓都有各自的特点。得体的称谓使人心情愉快,反之令人感到别扭,甚至恼怒。  相似文献   

17.
论亲属称谓语的简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亲属称谓语简化的主要倾向是姻亲称谓语血亲化和亲疏差别的淡化, 简化的动力主要来自社会生活、人们观念的改变和亲属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减弱以及汉语称谓系统中从夫、从妻称谓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姑舅表婚制”的历史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姑舅表婚制”是人类自血缘家庭建立以来,一直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外婚制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舅权制”则是其存在的内驱力。“姑舅表婚制”有交互姑舅表婚、舅表婚和姑表婚三种基本形式。这种婚姻制度的最主要特点是它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择偶优先权上,尤其是舅家的优先权。“姑舅表婚制”事实上属近亲相婚,因此在现代社会必然要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9.
壮语称谓与壮族精神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称谓是人们用来表示亲属或非亲属之间相互关系的称呼 ,它凝结着民族的文化社会意义。本文讨论的是壮语称谓上隐含的关爱幼小、崇尚母性、尊重长者、宽厚待人的精神文明风貌。  相似文献   

20.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通则一章的具体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民法典婚姻家庭 (亲属 )编中 ,通则一章是总揽全编的关键所在。在通则一章中要重申和强化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从总体上规范婚姻家庭关系 ,体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精神 ,同时增设亲属制度的一般规定 ,填补立法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