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基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想象力是重要的素养之一。  相似文献   

2.
周兴国 《科学咨询》2008,(12):41-41
语文能力源于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把"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可见必要而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形成的源泉和前提,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相似文献   

3.
语文能力源于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把"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可见必要而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形成的源泉和前提,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牛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牛热爱祖同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此处可以知道: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刘梅 《管理科学文摘》2009,(17):198-19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也明确的指出了语文课和语文老师的任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7.
李艳 《科学咨询》2008,(4):40-4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我认真探究,不断地实践,颇有一点感悟:那便是语文教学要注重三个"培养"。首先,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第二,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三,人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我认真探究,不断地实践,颇有一点感悟:那便是语文教学要注重三个"培养".首先,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第二,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三,人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全面"与"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预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重要。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的意义是巨大的,它可以丰富人心理生活内容,推动人去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思维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当今世界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李超前 《科学咨询》2008,(22):38-38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写进了三维目标,这意味着语文教学人文价值的全面回归.  相似文献   

18.
当前进行的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成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课程理念更新,是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课程特点的这一表述,把人文教育提到了和语言知识传授同等重要的位置。为广大语文教师全面、科学施教,推行素质教育,作了导向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况守益 《科学咨询》2009,(12):45-46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思维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当今世界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牛学会什么?收获什么?我想,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外,更应该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教学生学会做人.让课堂充满灿烂的人文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