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合同法范式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各国民法典在民事责任立法的过程中,逐渐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合二为一,互相准用。我国立法也相应体现出了"大侵权,小违约"的趋势。为了立足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针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所出现的未能妥善解决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从而实现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司法领域中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2010年修订的《国家赔偿法》对包括行政侵权在内的国家公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初步建构,这是国家赔偿制度完善的重要步骤。行政侵权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的行为。这一行为具有主体法定性、特定过程性、特定损害性和责任有限性的特征。论文着重对行政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两个最关键的构成要件进行了分析。随后,对修订后的《国家赔偿法》在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制度缺陷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完善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郭洋 《现代妇女》2014,(11):172-172
2010年4月29日,我国修订了《国家赔偿法》,将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到了法律规制的范围之内,为公民在精神利益遭受公权力侵害时创设了新的救济途径。本文探讨了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对宪法实施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意义,并结合当前的司法实践,指出提高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明确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是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制度是法律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维护公民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题中之义。对于这一制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逐一破解,从而真正发挥制度的优越性,推动民主法治的发展,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5.
新《国家赔偿法》并首次明确了精神损害抚慰金制度。这对于保障人权、监督行政司法机关执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立足国家赔偿法的修改,通过对我国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进行的分析,总结现行法条的规定和实践经验,提出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赔偿法的不断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已经成为刑事司法赔偿领域中的一种常态。但是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难于操作,导致现实中赔偿案件的处理方式过于随意,难以把控。本文主要分析和解剖刑事司法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从而正确认识和理解刑事司法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7.
行政侵权会给受害者带来精神上的伤害,此时就需要通过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来进行规制。但目前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还不完善,致使不能很好地保护受害者的合法利益。因此,以此为切入点,首先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其次论述完善相关制度的必要性,梳理当前制度所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规定对此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斌 《职业》2011,(Z1):139-141
道路交通事故是侵权行为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运用历史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和受害人的民事赔偿和救助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澄清理论界的一些模糊认识,纠正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并对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提出了一些建议,提出了相应立法完善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2004,(6):40-40
问:受害人身体遭受伤害,责任人应当赔偿哪些费用?答:人身损害是指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司法解释》)第17条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  相似文献   

10.
周德洋 《现代妇女》2014,(9):142-142
精神损害赔偿之金钱作为法律为维护公平正义给予受害人之最终结果,也是法律对人的终极关怀在这一领域的具体表现,一直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在对如何确定数额这一问题上,并没有特别规范或具体的相关规定,更多是的一些原则性表述;在理论界,一些学者的探讨更多的是希望通过纯法律思维或法律技术解决这一难题,似乎没有注意到精神损害是另一领域,即心理学所研究的专业性问题。因此,为了更加妥当的解决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之问题,进行必要的跨界,引入一些其他领域专业方法或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伴侣(A版)》2011,(1):33-33
正问:半年前,我因忍受不了丈夫的家庭暴力,与丈夫协议离了婚。那时候,我只盼着早点脱离苦海,根本不敢提赔偿这码事儿,等丈夫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就心急火燎地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获得通过。《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3.
我和老伴膝下无子女,为了打发寂寞时光,5年前我们养了一条宠物狗,取名"乐乐"。"乐乐"很通人性,我和老伴都非常喜欢它,早已将它视作家庭成员,对它的照顾绝不亚于父母对子女的照顾。然而,前不久的一天,我和老伴牵着"乐乐"在小区道路散步时,一辆飞驶的小客车从"乐乐"身上轧过,致"乐乐"当场死亡。这件事让我和老伴遭受了极大的精神打击,老伴更是天天以泪洗面。请问,宠物狗被撞死,我们能要求肇事司机赔偿精神损失?  相似文献   

14.
杨标 《老年人》2003,(4):14-15
在一场邻里纠纷中,一棵梧桐树被人砍掉了。梧桐树的主人公堂告状,不但要求砍树人赔偿树木损失,而且还索赔精神损害费,最后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请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砍倒一棵树会引来精神损害赔偿?顶替兄长当壮丁临别含泪栽梧桐1939年6月,家住湖南省新晃县鱼市镇的作田汉子杨高被国民党政府派了壮丁。抓丁的上门要人,恰逢杨高外出做工去了。面对凶神恶煞般的盘问,杨高的妻子姚金珍死活不肯说出丈夫的去向。抓丁的火冒三丈:“老公跑了,就把老婆关起来!”就在这时,只听见一声大吼:“别碰我嫂子,我替我哥去!”说话的是杨…  相似文献   

15.
在民法领域,行为包括民事行为与事实行为.对于违约行为的性质界定,学界毫无疑义将其定为事实行为,但并未对原因进行系统论述.本文针对此问题作出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6.
限制和反限制是一对矛盾,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限制和反限制构成著作权法的两条主线。著作权限制与反限制的实质在于如何认识著作权法律关系中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并加以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刑事诉讼当中,被害人希望能够通过提起诉讼请求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现如今人们也越发的重视对被害人尊严和权利的追求.既然我们要通过诉讼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那么对于精神利益的保护则同样应该引起司法制度的重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当中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外,背离了这样一种司法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高校毕业生违约的现象从毕业生、用人单位双方入手深入分析违约的原因,并结合原因提出了减少毕业生违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属性在学界尚存争议,各学者说法不一,较多学者认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理论。该理论被普遍认可并适用于相关领域。为解决生态环境受损问题,以及符合现阶段多主体、多角度化解纠纷的体系变革方式,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领域采用磋商制度具有重要的解决纠纷的社会功能。行政机关作为该制度中的赔偿权利人,多数学者认为其所依据的索赔权请求基础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理论。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中,行政机关作为索赔主体,若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为其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环境权理论作为其索赔基础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20.
刘洋 《现代妇女》2014,(10):114-114
我国《合同法》不仅引进了预期违约制度,而且也借鉴了不安抗辩权制度。这两种制度主要规定在我国《合同法》68、69、94、108条中。这两种制度既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区别更是显而易见。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指出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