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译是指以口头表达方式将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交际行为,是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所依赖的交际手段,是一种集视、听、说、写、读于一体的综合性语言操作活动,有着多层次的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具有交叉式、立体式的信息传播特点。本文旨在从英汉差异入手,通过介绍口译实践中的英汉对比,以及在翻译过程中该如何处理两种语言的差异并结合各种口译案例进行分析,以揭示口译的特点,指导口译实践。  相似文献   

2.
有专家曾对口译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5%的译员认为口译工作的一部分压力来自于数字的翻译。这主要由译员对于数字的处理模式和对其他信息的处理模式不同造成的。在口译中,数字之间的转换是有一定常用技巧的。本论文在口译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常用的数字转换技巧。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个国家的交往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作为全球性通用语言的英语也在这样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扮演着一个不容或缺的角色,同时,语言上的无障碍交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口译已成为各个不同语言文化尤其是中西方国家之间交流的桥梁,对口译员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就时下口译形式的探究,不论是教学上还是实践中,口译中的视阅能力的培养对口译实践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本文力图从对口译学中视阅口译的定义,视阅口译技巧,以及视阅口译在口译实践中的地位出发,通过分析释意学理论在翻译中的指导作用,力求证明口译视阅技巧的培养有助于解决口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助于突破时下口译研究中的瓶颈,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图式理论被引入到了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的研究探索之中,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图式理论在口译中起到了积极又具体的作用,作者希望能够为口译过程中所出现的难点、失误提供一定的理论解释,并最终对于图式理论在提高口译效果方面的研究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郝佳 《现代交际》2015,(1):58-59
本文阐述了交际策略在口译中恰当使用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分析了口译能力和策略能力的关系,归纳了交际策略的类别和其应用价值,说明了交际策略的选择对口译的影响。并依据交际策略理论,以真实口译材料为例分析了采用某些交际策略的原因,以及在口译中如何消除交际障碍、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口译任务做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翻译目的论的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视角从功能对等理论转向目的论。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口译文本进行探究。研究发现答中外记者问的口译文本中许多译文符合目的论的翻译原则。译员根据翻译目的选择翻译策略,根据特定的受众以及翻译的目的选取不同的原则,从而到达传递热点话题以及政策解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口译工作者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担任着演讲者与目的语听众之间的唯一媒介。本文以德国著名翻译家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创立的目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白岩松耶鲁演讲口译稿,来探讨一下目的理论中的忠实性法则、连贯性法则、目的性法则对口译技巧中的直译、增译、省译等翻译策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21世纪,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高校目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阶段,通过对比中澳高校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形式,发现我国高校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存在不足,亟需改良,澳洲高校的某些理念方法可以借鉴,吸纳。  相似文献   

9.
王晶 《现代交际》2014,(8):24-25
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之下,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口译作为一种翻译形式,在实现即时性原语到译语转换的同时,也实现了语言文化的交流和传递,为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会议口译即席性强、信息面广,如何做好译前准备工作,为口译实践打下伏笔,就成为影响口译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黎颢 《现代交际》2014,(7):27-27
口译不是简单的语言间的双向转换,而是集理解、记忆、分析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语言使用过程,还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因素、文化因素和技巧因素。科学、系统的口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加深对口译活动的理解,促进口译教学模式的调整,提高口译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通过研究分析2014年第五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东北区赛现场的口译转写文本,管窥东北地区高校口译教学的现状,指出影响口译质量因素,发掘完善口译评估模式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口译课堂缺少动态教学、教学情境设计、信息化的口译教学资源与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库等,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求。信息技术时代下的新型口译课堂真正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进程,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外交变化在发生,这一现象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对于口译工作者的需求方向,口译活动因此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我国口译工作者还是以中国人居多,由于常年深受传统中华思维模式的影响,很多口译工作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总是表达出一些"中国式英语"。中式英文对于外国人来说不能够被很好地理解。尽管关于中式英语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数量,但它们还是基于中式英文本身,很少会从中国思维模式的角度来探寻汉英口译活动当中的中式英语的形成因素。本文以理论为主导一线,结合在口译过程中出现的实际例子,试图分析并提出中国式英语问题中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起源于巴黎高翻学院,由塞莱斯科维奇和勒代雷教授联合提出的释意理论,主要为了研究口译过程中翻译的策略,整个释意过程可以分为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重新表达三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译员接收到的是说话者话语的内容而不是语言的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本文选材于最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些会议内容,运用释意理论来对其中的译文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口译的微格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学生口译技能,同时应用科学的评估系统全程监控口译培训。对模式评价机制的完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反馈能力、提高口译测评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何妍 《现代交际》2013,(9):35-35
口译尤其是同声传译在电视媒体中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新闻报道的速度,增强了新闻的实效性。但目前部分口译节目不能很好地完成传递信息的使命,口译标准急待确立。作者认为电视新闻口译是向观众传递信息的工具,其最终服务对象是观众,因此观众的期望应是作为在准确等其他标准之上的第一标准。  相似文献   

16.
沈丽华 《现代交际》2011,(11):42-42
口译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其各个阶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文以“理解→记忆→表达”的口译过程作为出发点简述口译员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校法语口译课程现状的阐述,指出法语口译课现今存在的几个问题,包括学生在听力、语音、记忆力、文化理解等方面的薄弱环节,随之探究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了解决听力困难的训练技巧,以及适用于法语口译课的有效的记忆训练,帮助学生抓住有效信息,并指出教师应该注重法国文化的导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站在一个研究关联理论和口译活动的视角上,试图帮助口译工作者意识到关联理论当中上下文的重要性,以及试图提出一个口译的程度标准来评判口译工作的实现和完成,即越是能够将翻译出来的内容同原文的内容有一定的相关性,口译的质量便越高。口译作为翻译的一个基本形式,同笔译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因此,翻译学家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既能够在笔译工作当中得以实现,又能够在口译环境中适应并得到解释。本文笔者试图通过简单介绍关联理论的一些概念,为口译交流当中提供依据。翻译的过程是一种文字上的明示和思想上的推理这样的一个焦急过程,而并不是语言层面的编码和解码过程。此外,笔者还通过关联理论在口译中的实践,讨论关联理论与口译研究及教学之间的关系,试体现口译当中关联理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了我国国际化进程,为促进高校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校实施开放的外事政策,广泛开展外事活动,外事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对外开放程度。外事口译在高校外事活动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详细分析我国高校外事口译特点,在实践中的基础上总结出口译策略,以期解决外事口译的常见问题,提高外事活动质量,助力高校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的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中外竞争与合作日益频繁,涉外刑事和民商事案件与日俱增。为保障中外当事人在我国的法庭上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和履行平等的法律义务,法庭口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涉外案件当事人又多以英语为母语或者官方语,因此文中主要界定法庭英语口译的概念,指出我国)法庭英语口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阐明这些人才的必备素质,最后提出人才培养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