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回顾了欧美影视人类学的兴起及其发展历程,就人类学这一分支研究先驱者的工作成果作出真实的推介,并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前先辈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摄像机去捕捉具体民族社区的活动情景所取得的可喜成果.作者强调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田野调查要十分重视现代声像记录工具,并建议对已经面世的1000部人类学影片进行一次甄别工作,消除人类学影片中的"两张皮"现象,正确传播文化人类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影视人类学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即都是以研究人类文化为根本目的.但它们二者的研究方法存在着重大差别,影视人类学以人类学片为载体,其根本方法是影视手段的应用及其表现.影视人类学的基本原则是人类学原则、客观性原则和可视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对世界的感知中,视觉信息占了很大比重。古往今来各民族丰富的视觉文化,为视觉人类学考察提供了广阔的“田野”;人类学自身的跨学科优势,也为视觉人类学研究给予了深厚的学理支持。视觉人类学不仅可以与人类学母体的主要分支学科有机结合,对文物、艺术史、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研究,也可以对语言人类学中的可视性符号、体质(医学)人类学中的“内景反观”异视现象进行探讨;而视觉人类学以影视拍摄为主要方法的影视民族志表达,已经成为人类学书写的一个重要方面。21世纪以来网络和数字媒体开启的视觉新时代,为视觉人类学的学科建设,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阐述了“影视人类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影视片的类别以及作业原则等。文章还回顾了西方主要国家影视人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也检视了我国影视人类学40年来的道路和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5.
艺术影像志是指运用影像媒介,基于艺术人类学、影视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对于各门类艺术展开影像调查、影片生产等学术工作,建构一种基于影音等多感官认知系统的影像文本。艺术影像志作为一种借鉴影视人类学等相关学科而建构形成的学术影像表达系统,一方面有必要从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体系中获得学理支持,如文化整体性之为艺术影像志的创作基础,文化互为主体性之为艺术影像志的创作伦理,参与观察之为艺术影像志的田野调查方法、文化深描之为艺术影像志的文本特征等;另一方面,艺术影像志的创作者亦需理解乃至强调艺术的精神文化生产特性,尊重艺术创作个体的主观创造力,将互为主体性贯彻于艺术学与人类学的学科关系之中,不宜惟科学实证主义的人类学理论方法是瞻,而是在体察不同艺术门类文化特质与的基础之上,将符号、象征、隐喻和诗意作为另一种知识来源,以视听强化、感官联觉和文化共鸣作为艺术影像志的表述路径,使之具备独立的学术品格与多元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电影的信息传递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并真正实现人类学电影在学术规范下的“电影化”表达 ,而不是概念式的“论文化”表达 ,已成为今天影视人类学发展 ,尤其是影视人类学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影视人类学与“书面人类学”的简单比较 ,讨论影视人类学自己的视听表述语言、人类学电影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  相似文献   

7.
从学科性质来说,中国教育人类学是一门开放的综合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特殊的人文社会学科.教育人类学既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创新性的理论学科.教育人类学家遵循着社会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社会的根本看法,将教育视作一种文化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历史的存在,通过田野研究直接面对鲜活的教育实践,从具体的个案研究中获得对教育与人性的理解.教育人类学研究在认识论上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资料、用文化视角看待问题、整体书写民族志、反思与批判贯穿研究始终是教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特点.通过分析目前中国教育人类学的研究领域,揭示了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价值,指出了推动学科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围绕作者的田野调查经历,阐述了作为研究方法的历史人类学。从中国情况看,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说明,中国人类学者将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的方法相结合,是对世界人类学的贡献。而近二三十年来历史研究的人类学走向,也使其在深入研究汉人社会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本文为作者在泰国所作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报告,文章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分别介绍了泰国瑶族研究现状、泰国瑶族的历史迁徙、宗教信仰、社会与经济现状、瑶族与泰国其它民族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徐新建教授的《苗疆考察记》发表于l997年,这是一部从人类学视野出发的田野考察文集,也是彭兆荣教授主编的“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之一。文章从人类学的表述角度对其进行评论,力图对田野与文本的关系问题加以梳理,同时提出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