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新时代思政课大环境要求思政教育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为此,我们对大中小红色文化传承问题在其思政课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育人助人效果,旨在具体论述陕西省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现状问题,充分论证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内涵,并阐发其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红色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所呈现的地域意义,从而以小见大,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路径发展、为当地红色文化传承与研究,为国家"大中小一体化"红色思政文化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任红霞 《公关世界》2022,(4):122-123
当今,互联网平台已成为新时代开展思政课、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其推动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破除了以往的建设困境,互联网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有效地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丰富了思政课程内容、推动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一体化.互联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有挑战,如何构建良好的网络空间、弱化师生网络信息接收差异、管控好泛滥的娱乐文化、有效整合碎片化网络信息,是在"互联网+"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教育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提升育人效果的现实性要求。这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地运行管理机制,把握改革方向,需要教育目标一体化建设,确保各学段有效衔接,需要资源共享机制协调力量共同推进。此外,教师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力量,应从教师积极参与和学校主动促进两个角度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4.
王效为 《现代妇女》2014,(1):103-104
高职院校要改革和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需要学习和借鉴一切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给予我们一种新的提示和思路。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拓展了思政课发挥作用的空间,增强了思政课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教师团队建设对于学科发展及教师自身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团队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难以真正实现教研相长,使得思政"金课"建设、思政课"三度建设"方面难有重大突破与革新。目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团队建设还面临着建设困境,因此要加大学科带头人引进力度和内部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整合、优化思政教师队伍结构,发挥老教师及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转变观念、革新认识,提高参与团队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建构灵活、有效的团队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善团队建设外部条件,并给予团队建设有力的物质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张颖博 《公关世界》2023,(4):138-140
思政课育人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学校思政课也应该进一步推动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从而打造思政课育人的全新模式,进一步提高思政课育人的效果。本文立足于思政课育人的需求,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探讨“多元互动,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思政课育人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包含很多具备深刻哲理的寓言神话、诗词曲赋,包含了很多励志的伟人事迹,具备极高的现实价值和艺术内涵。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思路,传统文化能够为高校思政课落实提供丰富的思想,有利于创新并活化高校思政课教学。广大教育者应重视高校思政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教育功能,立足于高校思政课视域下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问题积极设计策略,以促使高校思政教育良性发展。本文围绕"高校思政课视域下的传统文化隐性教育"展开讨论,从四个维度对之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药学类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普遍存在"思政课程地位存在边缘化倾向""思政课教师队伍匮乏""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等问题。本文结合药学类高校专业的特殊性,提出了药学类高校"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同行同向的有效路径,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树立"师生共同体"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建设一支思政课的"人气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9.
陶德琼 《公关世界》2022,(1):106-107
将问题引入思政课是新时代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手段.教师从问题意识出发上思政课,既能有效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解决,其实质就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使用《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现状调查表》,以西安市三类高校(师范类、理工类、综合类)55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大学生对思政建设的认同现状、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方式与内容的认同度,以及教师对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影响三个层面设计调查问卷,调查了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现状、原因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思政建设、思政课的认同度较高,但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同度不够理想。基于此,从社会、学校、教师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与获得感,使思政课成为以大学生为主的"思政课"。  相似文献   

11.
实现高校"思政课"生活化离不开信仰教育的支撑。由于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信仰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地位逐渐被弱化。如何让信仰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有效链接,从价值观、环境、内容、形式、手段五个方面出发去增强信仰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政课"发挥育人功能的本质要求,而且也是高校"思政课"发挥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晓琦  安军 《职业》2020,(12):76-77
本文就新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了探析。技工院校推行"课程思政"意味着传统教育中由思政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转变为思政育人扩大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最终实现"思政课+专业课+综合素养课""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学校内部各部门的配合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随之得到了广泛性的普及,并且智能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现阶段,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微时代"。"微时代"对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高等院校必须对思想课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以此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笔者针对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现状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微时代"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前,红色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旅游趋势,这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探索思政课建设发展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是一个具有独特视角和实际意义的课题。思考红色旅游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探索红色旅游与思政课建设融合发展路径,形成红色旅游助推思政课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既在思政课中实现红色旅游的最大价值,又发挥红色旅游的思想教育功能,为新时代条件下推进红色旅游与思政课建设科学结合、实现同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吕伍 《公关世界》2022,(4):53-55
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作为思政课重要课程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运用了"雨课堂"移动教学平台后,在课前教学设计环节、课堂互动环节、课后反馈环节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同时,"雨课堂"移动教学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在教学硬件、教学软件及雨课堂自身设计技术上尚存在一些问题,需相关部门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开展基于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是推进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最佳选择。结合多年的体验式教学实践,提出通过创设情景勤体验,让思政课"活"起来;依托活动巧体验,让思政课"动"起来;优化设计全体验,让思政课"联"起来,不断丰富和完善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证明,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鼓励是人类共同的心理期待和需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探究思政课堂教师语言鼓励对学生与课堂效果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分析其运用现状,从而"对症下药",促使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和有效运用语言鼓励,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课堂参与性,改善思政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生的数字习惯的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在数字化教学方面的转型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仍比较薄弱,相对欠缺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技术支持和薄弱的数字化师资队伍等因素制约了民办高职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因素。因此,本论文旨在通过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法了解浙江地区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数字化转型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效利用数字技术手段,着力提高思政课亲和力、针对性,从而提升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与数字技术融合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需将"立德树人"根本理念贯穿于教育改革活动之始终,需跳出单一化思政教育格局,以更高的历史站位切实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各阶段、各专业、各学科之中。本文主要立足于高职院校英语语言教学实际,进而论述了思政教育在其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菲  兰俊才 《公关世界》2023,(4):135-137
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政课实践教学获得感是评价改革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出提升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获得感的意义、造成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获得感不足的原因,从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立体化平台、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测评体系、完善思政课实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四方面提出基于学生获得感提升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路径,落实思政课改革要求,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