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概念隐喻是政治文本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本文就其英译进行研究。通过对隐喻的语境及语义的分析,结合中西方文化及表达的差异,"因喻制宜"地提出"舍喻""增喻"和"译喻"三种翻译方法,以期对后来政治文本隐喻的翻译研究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交融与联系,文化也在发生碰撞与变化,跨文化交际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方面,在这一系列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中,文化身份以及文化身份的认同越来越凸显。《日常用品》中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的矛盾冲突中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及其明显,黑人始终生活在白人文化的夹缝中,他们既接受白人文化的熏陶又接受本身文化的影响,但是他们却始终无法被白人社会所完全接受。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隐喻的理解从最初的语言技巧发展到认知层面,又从对文本形式的单模态认知延伸到多种模态识解。本文基于Forceville的多模态理论对从意象、声音、图像角度对电影《唐人街探案2》进行多模态探析,从而展示电影中多模态隐喻的特点,以及其对电影主题传递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导刊》2007,(1):46-47
上世纪90年代初,南非还处在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种族仇恨的火山口上,但由黑人领袖曼德拉和白人总统德克勒克为代表的进步势力,终以超人的智慧和胆魄将势不两立的黑人和白人引上了种族和解的道路。1994年,南非举行第一次不分种族的全民大选,并成立了由非洲人国民大会为首的南非民族团结政府,从而结束了历时300多年的种族隔离制度。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黜,民主自治的建立给黑人提供了摆脱贫困的机会,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经过多年的民主自治,年轻白人和黑人一起竞争工作岗位,而一些在老的体制中受益的南非白人还不习惯与黑人共同竞争时,南非的黑人中产阶级和精英却慢慢形成,他们的孩子也在以前的白人私立学校上课。有钱的黑人大多把钱花在房子、汽车和娱乐上。  相似文献   

5.
拟人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修辞手段,不仅可以丰富戏剧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然而,传统的拟人研究只停留在语言层面。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的认知功能逐渐为人所熟知。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一些学者认为拟人是概念隐喻中本体隐喻的典范,拟人和隐喻都是基于相似性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本文提出隐喻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静态映射,两个域都会出现,而拟人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动态映射且目标域不会单独出现。  相似文献   

6.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性是构成隐喻语义的基础,是隐喻的本质。隐喻的映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把握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隐喻。  相似文献   

7.
水乃生命之源,一方面,在法、汉语中都有着相似的隐喻映射,如"时间、力量、灾难、失败";另一方面,法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使得"水"在两种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隐喻认知。通过选取与"水"相关的谚语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法、汉语言中"水"概念的隐喻投射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两种语言中"水"的概念隐喻投射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8.
严青 《现代妇女》2010,(8):121-124
《八月之光》是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以种族问题为主题的重要作品,很多人认为它体现了福克纳痛恨奴隶制、反种族主义的思想。文章通过细致分析考察,发现在这部小说中,福克纳重复运用蛮荒隐喻对黑人世界进行表征,从白人外部观察者的立场与视角对黑人世界进行想象与建构,将黑人置于种族他者的地位,扭曲与贬低了黑人世界。这种自我,他者二元对立的种族观念,与其写作中对种族主义进行批判的努力相悖,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多媒体的发展,信息表达不再依靠单一模态,形式逐渐多样化,学术界对特定话语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也随之增多。现有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主要以平面广告、电影、漫画、海报等为对象,对视频公益广告的研究较少。以泰国环保公益广告为语料,根据概念隐喻理论和多模态隐喻理论,对环保公益广告进行多模态隐喻分析,探讨环保公益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构建机制,分析其认知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广告语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不仅反映了语言系统的面貌,也体现了人类的思维方式。隐喻研究从修辞学到认知语言学的转向为隐喻的广告语言研究带来诸多启示。分析结构隐喻、实体隐喻、方位隐喻这三个维度在香水广告语中的具体表现;从语义冲突、映射方式、相似性作用、双重影像四个方面分析香水广告语隐喻的运作机制,从而深化对香水广告语隐喻的表达和接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隐喻是两个认知域之间是从不太抽象的源域(source domain)到抽象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Lakoff & Mark Johnson,1980)。隐喻一般涉及两种不同认知范畴的事物。中国的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诗词之所以令人有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共通,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隐喻的作用。中国古代的诗人由其擅长用隐喻来表述情感。中国古诗词中,作者一般很少直抒胸臆,大多通过隐喻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  相似文献   

12.
电影宣传海报是电影整体制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对电影宣传意义重大。以多模态功能文体学理论为基础,以电影《绿皮书》中美国和中国使用的两款不同的宣传海报为例,对比两款海报不同模态的前景化效果及其模态协同关系,并分析了两款海报与电影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美版海报以电影中的场景为图,大篇幅蓝白色使人视野开阔,并从人物的凝视方面更好地体现了人物内心思想以及种族差别;而中国版海报采用象征手法,整体色调偏暗,给人压抑感,通过对获奖及上映时间的字体色彩变化,更突出强调对电影的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定性分析美国经典情景喜剧《六人行》中的两段冲突话语,从冲突话语的开始、深化、化解三个阶段分析冲突话语中隐喻的语用弱化功能是如何有效地避免、缓解、消除话语冲突的,从而对冲突话语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隐喻不只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因此译者在处理隐喻的翻译的时候,实际是需要面对目的语和原语的概念隐喻和由此衍生的语言隐喻两个方面。在此框架下,对《苗族史诗》中的隐喻及其英译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苗语中包含了很多概念隐喻及其相关的语言隐喻,译者Mark Bender主要采取的翻译策略是保留其隐喻结构,以达到最完整的传递这部少数民族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翻译活动是思维活动的过程,翻译活动的决定因素是思维活动。本论文根据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及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启发,总结出在翻译奥巴马国情咨文时可采用以下几种隐喻翻译策略:"保留源隐喻形象";"改变源隐喻形象,换成更符合的目标隐喻形象";"保留源隐喻形象,加上注释";"把源隐喻形象转换成语义"。  相似文献   

16.
王美龄 《现代妇女》2014,(2):197-198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正式提出"以禅喻诗"的主张,使"以禅喻诗"成为了一种风气。其实,从内在本质来讲,"以禅喻诗"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本文仅从艺术思维和宗教思维,灵感与顿悟,"语不惊人死不休"与"不立文字"这三个角度来论述。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戏剧展现东西方文明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戏剧(intercultural theatre)直面不同种族文化的冲突和交流,让不同文化的观念和人物在舞台上展开碰撞和交锋。它既不同于由白人独占舞台的大部分传统西方戏剧,也不同于排斥文化他者只顾自己一个种族的多元文化戏剧(即各种族的艺术家各自创作演出关于自己文化的戏剧,例如黑人戏剧、亚洲戏剧、印地安人戏剧等等),而是直接反映世界的面貌,把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遭遇作为表现的重点,因而能集中暴露出西方人对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真实态度。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技发展为多国多民族交流创造了条件,而交流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冲突也日益凸显。本文以著名电影《喜宴》为例,从饮食、婚姻、家庭伦理关系和对“性”的看法几方面浅析了引发中西文化冲突的差异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冲突的解决提出了浅见。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对《高级英语》课程内外的隐喻知识的掌握及认知情况,并重点分析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隐喻能力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英语语言水平对隐喻理解具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在动词隐喻的认知方面。教师在隐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概念隐喻教学法,重点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同时应注意根据不同的隐喻类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孔红梅 《现代交际》2012,(3):107-108
白宫在2008年大选后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黑人的政治地位从建国之初到21世纪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政治权利和更高的政治地位。这是黑人长期斗争的结果。本文回顾了美国建国以来黑人政治权利的变化历程,以及黑人为争取权利进行的斗争。同时指出,奥巴马的当选并不意味着美国实现了真正的黑白平等。由于黑人群体的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经济地位相对较低,因而黑人要真正获得和白人同样的政治权利,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