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维是个多情的人,也是写情高手。他的山水田园谱隐去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看似不言情,但情藏于景中,不仅描绘了具体景物的形象,而且一以贯之地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在描写自然景物的过程中灌注了自己的心志和对自然山水的深深挚爱之情思,在“神韵兴会上做工夫,有言外趣,事外韵,物外景”,其问流露的情感更多的是冲和淡远的不同气质和个性。  相似文献   

2.
王维是个多情的人,也是写情高手。他的山水田园诗隐去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看似不言情,但情藏于景中,不仅描绘了具体景物的形象,而且一以贯之地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在描写自然景物的过程中灌注了自己的心志和对自然山水的深深挚爱之情思,在“神韵兴会上做工夫,有言外趣,事外韵,物外景”,其间流露的情感更多的是冲和淡远的不同气质和个性。  相似文献   

3.
山水文学审美特性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文学审美特性浅探任玉堂,王建平本文试图对山水文学的审美特性进行探讨,给出山水文学的定义,探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特征,分析情与景在山水文学中的特殊关系构成。按照创作事实和约定俗成的观念看来,山水文学就是描写山水自然景物的文学。不过,这种观念是不周...  相似文献   

4.
山水品题是东晋时期盛行的一种山水文学表现形式。其产生与魏晋名士的人物品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品题者最初是用山水来比喻名士的人格形象,此后自然山水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成为了士人品题的对象。东晋时期的山水品题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品题者通过移情的心理活动将主观感情注入到山水景物之中;其二则是品题者以观察者的身份对自然山水进行描绘。东晋时期的山水品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立意新颖、视角独到、意象精致、遣词造句优美,与山水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5.
简要的结论所谓山水文学,是指山水景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被纳入文学表现的领域,成为文学形象的主体,也就是以描绘自然山水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品种。根据这样的认识来考察我国山水文学的情况,对它出现和形成的时间,大体可以归纳如下——它滥觞于东汉,兴起于魏晋,成熟于南北朝。  相似文献   

6.
<正> 建国以来流行的一些《诗经》注本,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山水云雨等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有的未加解说,有的虽略有涉及,却语焉不详,有的则作了曲解.因此,有必要对此深入探讨,以利于正确理解这些诗的本义.笔者认为,《诗经》中山水云雨等自然景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物描写,也不是简单的比况,而是一种有丰富内涵的符号系统.它是远古人类生殖意象在周代文化观念中的转换形态.它象征着当时人们对男女性爱和理想婚姻的热烈追求.远古人类认为,山水云雨的产生和人的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山水散文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肇始于他经受的那场严酷的政治打击。转移,补偿,升华是他由生活审美向自然审美发展的审美轨迹。浓烈的情感注入山水景物,生活审美理想参与自然审美活动,形成了柳宗元山水散文突出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老残游记>中"山水之游"的审美艺术诉求,首先表现在作品本身描述山水景物独特的艺术彰显和非凡的艺术追求,开放的胸襟、磅礴的意象、声光色等自然元素的渗入,充分展示出作品独有的审美艺术境界;同时,"山水之游"作为<老残游记>的一部分,作者又倾力驾驭,巧妙地将山水景物描写与整部作品情节的发展、结构的韵律、人物的思想情感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相似文献   

9.
钱秀琴 《南方论刊》2008,(12):93-94,92
尽管表现自然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是陶谢山水田园诗的共同取向,但在具体创作实践中,二人表现自然美学的特质又不尽相同。陶诗的自然是心灵的自然流露,其写景在于写意;谢诗的自然是客观自然的摹写,其写景在于摹象。陶诗达到了物我合一、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谢诗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体察,表现的是自然物象的客观美。陶诗不尚藻饰,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谢诗在摹景状物中十分注重字句的锻炼,重辞采,讲对偶,求新奇,有生硬晦涩的瑕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士人自然审美意识的深化,山水诗中审美主体自我呈现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层次:以玄佛对山水是要从山水中发现对应于主体的精神本体,主体置身自然之外;以情意对山水是以山水为生命之情的直接形式或载体,主体向自然融入;以哲思对山水是以山水为求诸内心的媒介,表达主体内在心灵对人生、历史和宇宙之道的深刻体味,主体独立于自然之上.这个逐步超越现象界、回归内心的主体自我呈现过程,是庄玄、禅宗艺术精神转换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社会自中唐以后审美理想蜕变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11.
以描写山水行旅为题材的山水纪行诗,伴随着山水诗的发展,到唐代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唐以前的山水纪行诗,经历了由客观景物状貌的精工描绘到融情于景的发展过程。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虽以描写景物的清新、幽美使“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黯然失色,却难免于贵族士大夫流连风景、模山范水之短;继大谢之后,以写山水诗而著名的谢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认为诗词中所以有独绝于一世的名句,是因为有"境界".而怎样才是有境界呢? 《人间词话》是这样写的:"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生中之一境.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是境界的辨别标准.喜怒哀乐是人心中之一境的说法很有独到见解.景本指客观自然景物,在诗人词家的眼中,景是感情的依托.而王氏把情也认为是一种境界,指出了文学作品中景的特殊性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景,非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作为文学艺术,它已经饱含着作者喜怒  相似文献   

13.
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在游观自然山水时,形成了注重主情反理的世俗游乐、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推崇"文心与水机"合一的独特的旅游文化观。这种旅游文化观,如果仅仅从时代风尚和思想渊源等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袁宏道与自然山水之间实质上是一种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在与自然山水的视域融合的过程中,其独特的旅游文化观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汪承栋诗歌的形象是诗人按照关的规律,伴随着美感活动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诗 情的载体;是它使读者注视着审美对象。本文从它的崇高美、“我”的形象美、“我们”的群体形象美、景物 的形象美和形象的色彩性几方面,初探了汪承栋诗歌的美学艺术。  相似文献   

15.
郭象玄学"物各自造"将本体与现象统一于"物",使得人们摆脱了形而上的运思困扰,物物无碍、事事无碍的自由兴现成为可能,山水景物为物象之自然已然进入诗人的审美视野之中。郭象玄学高标"放浪形骸"、"情寄八方",将士大夫从繁琐的经学束缚中彻底释放出来,带来了个性主义的高扬,士人的山水游赏、朝隐一时蔚然成风,为山水诗的兴起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山水诗的兴起得益于山水摆脱功利的审美目的之后与个体自觉的审美意识的契合,而郭象玄学无疑从这两层方面完满地勾画出了山水诗之所以兴起的文化轮廓。  相似文献   

16.
王维是盛唐时期及中国文学史上山水田园诗人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将幽玄深奥的禅理恰到好处地借助于形象化的艺术语言而感染读者的作家之一。他以禅作诗,心入于境,追求寂静清幽的境界,崇尚平和冲淡的抒情,执着随缘任运的旨趣;通过借景说禅,使其山水田园诗中的景物既是欣赏、表现的对象,也是达情说禅的媒介,两者理一分殊,同构一境;通过诗艺与禅意的合一,把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体验在更高层次上合于中国文人那种对自然作唯美主义的艺术感悟中。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共二十余篇,欧阳修共十余篇。这些作品堪称中国山水文学的两个里程碑,其共同特点和继承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也为研究者所公认,似乎都是描写游山玩水的乐趣,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眷恋之情。但细比较起来,两者艺术上却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又充分体现了柳、欧二人审美趣味的不同,而此重要课题反长时被忽略。本文拟从三个方面略加论述,以就方家。 首先,造景的“小”与“大”,说明柳、欧审美趣味有崇 “优”与尚“壮”之分。同是写山水之乐,但柳、欧选取的欢乐对象颇不相同。柳宗元选取的景物尽管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却拥有一个共同特点:小巧、清幽;而欧阳修所选取的却多是“广大之景”。在柳氏笔下,这些不大的景物同时处在一个寂廖的小范围之  相似文献   

18.
山水文学作品总是作者以心灵之爱乐,审美观照山水景物之后创作出来的,是作者山水情致的表现.许多山水文学作品之美,即美在情致.但是不同作者的审美情致有各种差异存在,就形成了山水文学作品有不同面貌,甚至被读者以高低优劣去评  相似文献   

19.
曾几何时,外国朋友踏上中国国土,置身于中国的山水中。往往以其自身民族文化的“眼光”进行审视,无不感到中国山水的独特情调。说明中国的山水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主要不在于它有着不同于别国的地质构造,更多的乃在于内含的“文化味”。卢善庆先生《山水美与旅游》(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极其敏感而又准确地抓住这一大问题,经过多方论证,指出中国山水“是受到中国文化传统的支配与影响的”,其文化底蕴则是儒、道和佛禅。儒家强调山水景物的人情化和亲切感;道家强调山水景物的单一化与超脱感;佛禅揭示山水景物的赏心性与空灵感。三者对山水景物的影响,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与儒、道、释思想曹治邦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这种艺术地再现自然美的诗歌品类,它将山水田园景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作为诗歌意象的主体,千百年来,它不仅以独具风采的艺术魅力赢得广泛的审美效应,而且不断激发起人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缱绻之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