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带灯》为样本,分析乡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和各类人物的性格及命运.分析认为,《带灯》以樱镇综治办主任带灯的行动展示出乡村现代化的原始风貌,集中阐释了贾平凹关于小说即“说话”的理解,呈现出乡村现代化进程的各种矛盾;现代文明的入侵刺激了农民的私欲,暴露出转型期农村的各种间题,袒露出乡村现代化进程的伤痛.  相似文献   

2.
在长篇新作《带灯》中,作家贾平凹一边以萤为喻,成功塑造了一个在黑夜中步履蹒跚却依旧带灯独行的乡镇基层女干部的形象;一边又用虱作比,暗指无法得以彻底解决的基层的矛盾和纠纷.带灯,也就是萤,被贾平凹置于中国社会基层现实的中心地带,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折射出了正在变革中的中国农村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对于萤和虱两种小虫的传神刻画使得《带灯》成为贾氏长篇又一厚重之作.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的新作《极花》以妇女拐卖事件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当代中国乡村的生态画卷。小说通过女主人公胡蝶的被拐卖遭遇,呈现出一个乡村的生存镜像,同时也透射出当代中国乡土世界在城乡夹缝中的痛苦、无奈与悲哀。小说更通过对中国农村妇女拐卖事件背后原因的深刻洞察,聚焦了当代乡村日益凋敝这一现实,同时也探索了事件背后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人性抉择,世事的纷繁芜杂,以及乡土文化面对现代化进程时的坚守与嬗变。  相似文献   

4.
5.
<且听风吟>是一部具有文学宣言性质的小说,村上春树借助这部处女作表明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心怀释然"的写作动机、对性和死亡的超然态度、观照日本社会的西化视角.这些理念为村上春树此后的创作预示了方向,也充分体现了<且听风吟>的重要意义.从这种角度来解读,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村上春树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6.
在新世纪底层叙事的洪流中,以农民进城为叙事架构的贾平凹的《高兴》也被视作底层叙事的重要收获。不过,从小说对主人公刘高兴进城原因的超然选择到拾荒者和乡村知识分子的身份设定;从以拯救为目的的故事原动力到对城乡关系裂隙的缝合,都显示出贾平凹超越性的价值寻索和审美诉求。尽管故事最终以五富的死亡为终结,但毫无疑问《高兴》已经与底层叙事纯粹的苦难展示、悲情控诉划清了界限。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并非全德之作,一方面该作人物丛杂,时空混乱,叙述屡屡"穿帮",不能不让读者对作者的创作态度和叙述能力产生怀疑;另一方面,贾平凹对叙述视角的不断摸索,对"文革"的深切反思,以及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基于切身感受的忧惧意识,又让读者看到了一位优秀小说家值得尊重的探索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通过对后一方面的考察,在力求全面、客观评价的同时,对《古炉》所宣扬的善人哲学进行了历史追踪,并在此基础上,对善人哲学的局限性进行适切的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西尔维亚·普拉斯的小说《钟形罩》可以被看作女性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埃斯特·格林伍德与美国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在纽约、家乡小镇和精神病院这些地理空间里,她的自我形象不断被异化:初到纽约时"自己都不敢认",返回家乡后"失去灵魂的空壳",精神病院时"半人半鬼"。埃斯特在不同地理空间的外表变化反映了她在男权社会空间的边缘地位和心理空间逐渐封闭、失去自我的变化过程。移步换景的地理空间、所处边缘地位的社会空间和日渐封闭的心理空间相辅相成。空间的叙事和小说主人公埃斯特自我身份异化不但有对应关系,埃斯特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更经历了心理空间从憧憬到逐步崩溃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兴》以质朴、粗拙,不假掩饰的浓郁的民间风味的叙事话语,回归日常生活的现场,通过对日常生活表象的呈现,以最朴质的观察经验洞察生命深处的破碎、残缺和沉痛,从而传递出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况的关注和思考。触摸到中国城乡社会最细微的质感和肌理,展现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背景下中国农民的生存形态和精神困境,真切地叙写了刘高兴乡下人进城后在城市中的挣扎、无奈和迷失,凸显了乡下人与城乡伦理之间无法协调的冲突和困境。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长篇小说《白夜》中对目连戏的渲染和对测字算命的细节描写形成了文本的神秘性.作者在小说语言上的神秘性民俗化,以及对文本超验现实人物情节上的安排和结构上跨越时间的模糊性处理,有体现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叙事预示.但是读者在阅读体验中因缺乏对相关神秘戏曲的语境知识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图式联想和参照,从而造成文学美学赏析上的阅读障碍.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视阈下的“文革”叙事是《古炉》的一个创新。这一书写方式既摹写了一幅乡村“文革”生活的全景图,又在不动声色的日常铺排之中展现了升斗小民驳杂、坚韧的生存景观。乡村日常与“文革”叙事的自然合谋,构建了新的“文革”叙事范例。它不仅意味着农村这一新的“文革书写”空间的开拓,而且将对“文革”的反思拉到了历史的本真现场,利于进行政治与人性的多重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12.
《带灯》小说是《古炉》小说的继承和超越。这种继承和超越主要表现在意象的反复、意义的递进和意境的嬗变三个方面。《古炉》小说让人绝望,《带灯》小说给人希望,两部小说互为因果,互相支撑,共同建构起了作家贾平凹近年乡村书写的文学风景。  相似文献   

13.
<古炉>承续了贾平凹创作长篇小说时一贯使用的朴素简单的写实方法,以狗尿苔孩子的叙述视角、细碎的生活琐事、结构的对比来观察、描摹、凸显文革时期农村人性的某种变异,呈现出一种平平常常只是真的叙述风格.  相似文献   

14.
15.
贾平凹小说《秦腔》描写的乡村家族文化在现实中的遭际。受社会、文化、道德等因素的制约,家族及家族文化体系从根本上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和条件。所以,当下的乡村家族文化处于一种历史性的消解过程中,最终导致了乡村象族文化精神的丧失。  相似文献   

16.
《自由国度》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的"最重要的作品"。小说通过对不同主人公的空间生存状态的描写,采用不同的叙事视角叙述其人生际遇,表现了身处异国他乡的移民在异域文化环境中感受到的疏离感,再现了后殖民时代的"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17.
《黑犬》是当代英国最富盛名、最具有人气的小说家麦克尤恩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采用不同的叙事视角叙述主人公人生际遇和描绘其空间生存状态,作家以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剥茧抽丝般地展示了二战后弥漫在欧洲的精神恐慌与焦虑,同时传达了作家对夫妻婚姻关系、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和历史叙述的伦理取向.  相似文献   

18.
19.
在《牡丹亭》中,花园是一个特殊的叙事空间和不断出现的意象。花园意象是一种包含了整体意象和意象载体的双重结构。在梳理归纳作者在文本中有关花园意象的描写行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文本中运用片段化描写和神秘化处理的两种方法,构造出了花园这个叙事空间。而这种空间在《牡丹亭》的整体叙事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叙事学主要研究叙事话语与性别及身份的关联,是西方后经典叙事学发展的前沿理论。《刺猬的优雅》通过看门人荷妮和富家少女帕洛玛的交替视角,展示了巴黎一栋高级公寓里发生的故事,揭露她们的经历和心路演变。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依据,围绕小说的叙事声音、叙事视角及叙事结构特点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探讨芭贝里身为女性作家在写作中如何通过女性叙事策略,建构起女性叙事声音和女性话语权威。其写作尝试也对中国的女性主义小说创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