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多模态隐喻和架构理论为依据,选取"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中同一主题6个教学视频为语料,归纳贯穿教师话语的3个多模态隐喻,对比分析隐喻背后的架构。研究发现,教师话语中的多模态隐喻和架构能反映教师的教育哲学观;对同一主题的教学,教师因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多模态隐喻和架构,这些架构决定学生对教学内容接受度的高低;即使采用相同的架构和隐喻,因选择不同的模态,突显的方面亦不同。  相似文献   

2.
以多模态隐喻和架构理论为依据,选取“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中同一主题6个教学视频为语料,归纳贯穿教师话语的3个多模态隐喻,对比分析隐喻背后的架构。研究发现,教师话语中的多模态隐喻和架构能反映教师的教育哲学观;对同一主题的教学,教师因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多模态隐喻和架构,这些架构决定学生对教学内容接受度的高低;即使采用相同的架构和隐喻,因选择不同的模态,突显的方面亦不同。  相似文献   

3.
基于由多模态、信息和认知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多模态信息认知模式(Multimodal Information and Cognition,MIC),把多模态教学引入到商务英语谈判课程中,结合商务英语谈判课程实践性及操作性强的特点,取代传统教学单一授课模式,从知识信息的传授、学习和效果评估三方面探讨多模态教学在该课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利用多模态语料库语言学方法,通过语料库建设及其数据挖掘进行教学音视频流反思,已成为课堂教学和教师发展研究的重要手段。在遵循语料库建设基本原则基础上,聚焦“教师自身发展”专门用途外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语料库MCCT的创建,强调建库目的。与此同时,介绍建库过程,概述文字转写、语料切分与标注等具体做法,总结深加工后MCCT特点及其应用开发。目的是为高校教师利用多模态语料库方法进行教学、科研和自身发展提供理念思路、技术参考和典型样例。  相似文献   

5.
多模态话语符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协同运作,有利于提升语言教学的效果。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为研究基础,就教学中的感官模态符号、情境模态符号予以分析,从多模态课件开发、课程资源开发、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情境教学、英语歌曲歌谣教学几个方面提出小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话语的多模态转向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发展。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新媒体时代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研究对学习者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对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启示。结合新媒体时代英语教学新任务和新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明确指导、有效引导、批判性解读等辅助方式,采用多种符号、工具等手段进行协同教学,培养学习者的多模态识读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网站的多模态分析中,作为语料的图片可用于构建多模态教学图库,发挥更大的后续教学科研价值。文章基于对公共外交观点类网站中美聚焦网的功能语言学图文类别分析,提出构建面向多课程、多场景、多用途的多模态教学图库系统,并阐述了图库数据的采集、分类规划和呈现方式,同时对图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探索实现模态合理选择的方法和路径,构建有效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多选模式。   相似文献   

8.
多模态化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促使各类模态符号在意义构建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以山东某本科高校2015年入学的134名本科生为对象,通过实证方法对比分析了学生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教师为主的传统PPT演示教学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分析学生多模态PPT课件中的语类类型、语类结构、模态符号来了解他们多元识读能力现状,认为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更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推广价值。学生的语言能力、知识面、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影响其多元识读能力实际应用,教师需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英语水平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9.
教师与学习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是多模态的。为了调查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手势语的使用特征,以多模态互动分析为理论基础,构建多模态英语课堂话语分析框架,并应用标注软件ELAN 5.9对所选样本中的四名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进行逐帧编码、转录和分析。结果显示:四名大学英语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手势类型均为节拍性手势,然后依次是隐喻性手势、指示性手势和象似性手势,不同类型的手势承担着不同的认知功能。其中,教师在教学呈现环节使用的手势频率明显高于导入环节。教师通过使用指示性手势实现前景高层活动的转换,引导学习者在不同教学环节的注意度,表明多模态英语课堂话语分析框架对教师共言手势研究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网络语言教学在功能定位上的模糊认识,采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了网络辅助语言教学模式在多模态语言环境下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多元识读能力,而在培养交际技能上存在的缺陷和应用中的不足,深刻审视了其功能定位,指出教师角色错位与教师策略缺失是影响网路辅助语言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