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第一次初步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并经受住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检验,是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历史的新跨越,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引起社会精神生活特别是价值观领域的深刻变化,使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建设具有了崭新特征。这些特征将直接决定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基本面貌,必须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历程与历史性巨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基本历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要通过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转化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关键是顺应世界发展趋势,以文化动力来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当代,文化因素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凸显。我国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对文化动力作用的认识不足有关。提高文化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文化创新力,是发挥文化动力作用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国家还权于社会、推进社会自治、实现社会善治的过程。宪政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化,宪政框架下的社会自治则是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制度化。宪政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宪政建设的主要价值在于确认、巩固社会治理创新的成果。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与宪政建设之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在价值上是契合的、逻辑上是同构的,前者是后者的动力来源,后者是前者的根本保障,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并行不悖的良性互动关系。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目标,就是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基本目标,推进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宪政的过程。变革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体制,为建设社会主义宪政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思想内容,是我国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深刻理解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定协调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发展是由多种因素互动形成的合力推进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资源;市民社会是政治发展的间接动力资源。在当代中国,加强政治制度建设也是促进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的配置政治发展的动力资源将直接决定政治发展的实际进程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1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它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统一。以什么力量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问题。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创新是时代精神的聚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开启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他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洋溢着创新的精神。江泽民同志作为邓小平理论和事业的继承者,作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全面振兴的开拓者和领导者,把创新看成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在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报告的科学论断与中国近现代史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内涵、“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科学论断与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讲授,不仅可能而且必要。近代现代史是证明十七大报告英明伟大的材料,也是解释当前存在问题的历史渊源;十七大报告则是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并存、多变化发展,是中国在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个重要文化景观和政治现象。要准确解读这一文化景观和政治现象,必须从理论层面辨析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萌生条件与演进特征,以此帮助人们从思想动态的视角洞悉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物质动因和精神诱因。为有效防止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无序发展和泛滥,以及由此所诱发、导致的思想混乱与价值困惑,还必须从实践层面积极探索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引领策略,以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进而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1.
政务信息公开已经成为我国行政改革的行为诉求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根本要求。针对我国政务信息公开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障碍性因素,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无疑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将成为21世纪全世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20世纪末,世界各国对其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高等教育全球范围的改革和全球化趋势已出现,即将形成完整的国际市场.面对新情况,我国也进行了长期的改革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我国高等教育要实现与国际的成功接轨,就必须转变观念,尽快建立符合自身实际、利于健康发展的完善的市场体系.这将成为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肇始于西方社会的风险社会理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指导价值。当前的中国社会面临市场、市民社会、政府、自然多方面的风险。中国的社会风险既不能解释为国际经验,也不能归咎于改革开放。从社会风险治理主体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社会风险治理体制存在缺陷。以政府为主导地位的风险治理体制要让位于由公民和政府共同负担的复合风险治理体制。公民问责和公民担责是公民承担风险治理责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结构变化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引起社会阶层之间非公正趋向,社会结构变化与社会体制转轨不一致,导致潜在的社会矛盾与冲突显形化等。党和国家必须科学认识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特点,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继续推进体制改革;健全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积极作用,克服阶层结构分化的负面影响,推动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实践辩证法"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辩证法的研究要在有分析地吸取国内外相关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力于克服现有研究的明显缺陷,自觉运用反思的哲学思维方式,努力实现对当代实践与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大跨度综合,建构作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合理形态与当代形态相统一的实践辩证法的理论框架.这种研究,对于直接推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对于强化唯物辩证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改革与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别性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是顺应我国改革开放而设置的税制,它适应了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税制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税收功能的正常发挥,难以实现内外资企业的平等竞争。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应尽快深化完善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以公平税负,促进内外资企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资本市场上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即以投资者为本的核心理念,正确处理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规范、发展与改革、发展与开放这三对基本矛盾,统筹兼顾好市场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以及规范政府行为,提高对市场监管与调控水平等促进资本市场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形成了一道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路线。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进行了社会改革,改革的过程是漫长而又艰巨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经济建设飞速发展,这是我国走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成果。所以在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道路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立足我国当下的国情。以我国基本国情为基础进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我们要结合当下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对未来发展的指导方针。要传承我国的经典文化,对其他国家的改革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现状进行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能源是工业的物质基础。我国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经济需要保持快速发展,却遇到能源供需及能源结构性矛盾。因此,要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加快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相似文献   

20.
资源和环境状况决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改革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立法变革。中国行政立法的方向应实现由以GDP为中心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转变,中国行政立法的理念应由末端治理向全程治理转变。在具体的立法变革上,应抓住行政立法领域的拓展和行政立法内容的创新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