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必然选择。青岛市坚持把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是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统筹教育均衡发展,仍然是青岛市"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来看,对城乡一体化本身加以研究,厘清这一提法产生的背景和渊源,同时分辩城乡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三种表述的差异,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深入和推进都有显著意义.城乡一体化的表述方式源于我国学者,体现了我国学者对马恩城乡关系论述、城市规划学中城乡发展的理解和感悟.城乡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三种表述方式的演进反映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逐步深入过程,三种表述方式中,城乡经济一体化更符合西方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更符合我国国情.城乡差别客观存在,缺乏统一的“城”和“乡”划分标准,我国的划分标准更加缺乏前瞻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基本思路不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彻底城市化,而应该城市,城市化;乡村,乡村化.  相似文献   

3.
作者阐述了广州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表现:包括城乡规划编制及实施上的差距,城乡道路基础设施上的差距,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方面的差距;分析了形成的深层原因,指出解决城乡发展差距的目标选择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体系、判断标准和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韩松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6):55-60,218,219
在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中,农村集体所有制是农村社会的一个标志性制度,但集体所有制和集体经济本身并不是城乡二元对立和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中需要否定的是限制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合理制度,而不是集体所有制和集体经济本身。发展集体经济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城乡统筹是集体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集体经济发展的机遇。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就必须建立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其价值取向应当是:消除歧视、实现平等,破除限制、促进公平,减轻负担、提高效率,优惠扶持、强化保障。  相似文献   

5.
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保障,新疆南疆三地州要出台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方案。以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先导,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城市化(城镇化),以策应新农村建设;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的新路,积极开展农村社区试点工作;变城乡结合部为城乡耦合区。  相似文献   

6.
王改弟 《河北学刊》2001,21(6):37-41
城乡一体化是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小城镇处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小城镇 ,可以逐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农村人口城市化 ,进而达到城乡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深层次矛盾的根源,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此提出了明确意见,是一个很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一个社会选择理论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选择理论承认社会成员在偏好、环境资源、条件和机遇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前提下,探索采取何种制度安排、政策决策以实现社会选择,是研究个人价值与社会选择之间的冲突与一致性的条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的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就是要充分考虑城乡社会不同层面、城乡之间的制度分割等条件,建立适合中国社会的城乡一体化制度。在社会选择理论的视角下,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就是追求社会最优。因此,必须提高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城乡对接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1997年以来,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扩大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统筹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明确发展思路,全面规划部署,创新体制机制,更新管理理念,提高政府效率,实现城乡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结构以及在政府调控、服务方式、手段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一体化构建,推进我省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也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全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刻内涵,深化城乡改革联动,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切实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更加注重协调推进,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注重激发活力,着力破解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困境,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毕天云 《学术探索》2014,(11):77-81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从“普遍一碎片型”转向“普遍一整合型”,实现不同身份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整合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普遍整合的关键环节,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整合难度相对较小。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普遍整合的目标是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实现路径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  相似文献   

12.
城乡一体化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城乡一体化因应城乡联系发展、城乡等值发展等理论并不断创新。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做法值得借鉴,给中国正在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学理角度探究什么是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什么要积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怎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依据一定的理论体系,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发展一体化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从城乡全局出发,依靠政府、市场、社会的力量,进行科学规划,深化体制改革,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要素的双向流动,尊重城乡居民意愿,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冠生 《齐鲁学刊》2006,(2):157-160
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水平出现了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乡村经济的发展。加快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可以有多种选择方案,比较好的选择方案是通过城乡经济互动的办法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城乡经济互动是从根本上保障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基层党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完善结构形态与自身功能发展、团结凝聚群众和向服务型工作方式转变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一元化领导方式为国家集中社会资源、实施战略目标提供了强大支撑。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条件相适应的单位党建体制,使基层党组织在城市和农村各单位承担着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职能,发挥着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传统优势。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国家意志能够融入社会细胞,从而推动了社会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6.
《重庆社会科学》2010,(6):17-21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在一些列统筹城乡改革措施的推动下,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度、差异度和协调度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成都市城乡差异度有缩小趋势,但城乡差别仍然明显,各区市县呈现出不均衡发展态势。因此,成都市应加强统筹规划的力度,加大对局部发展不平衡的协调,以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公共服务城乡失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深层次原因。目前我国城乡失衡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对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大低于对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农村居民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要针对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力度,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以来,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而基于对农村社区内涵上的不同理解和本地城乡发展的具体实际,农村社区建设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的模式具有差异性的路径导向作用,“多村一社区”模式在发展路径上具有城镇化的功能,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阻碍;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构建多中心的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9.
城乡社区服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我国在社区服务方面取得较大进步。然而,社区服务仍存在着较严重的城乡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仍呈扩大趋势。必须加大对农村社区的投入,推进城乡社区服务设施一体化;发挥农村经济组织作用,提升社区服务造血功能;提升社区服务在合村并居新型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升社区自治功能等,进一步提升城乡社区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