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文明的演进中,在距今约一万年至六千年的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存在着肇启华夏文明的伏羲时代.经过数千年的承传绵延,伏羲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具有奠基性与根源性、创造性与开拓性、包容性与象征性及民俗性等特点.弘扬伏羲文化,要有辩证眼光和大文化的宏观视野,不能拘泥于一人一事的考据,非要找出所谓的历史“依据”.根植于中华民族心灵和生活中的“人文始祖”及其精神,代有兴发,不绝如缕,就是难以改变的历史依据.在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培育中国精神,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相似文献   

2.
远古长江三峡文化,因河流而缘起,因舟楫而得以广泛传播与交流。千百年来,三峡舟楫在各个时期服务于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不仅推动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且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当地人民,并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楚卿 《西部观察》2002,(7):50-53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巴黎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意在集合全人类的力量保护那些“人类罕见的且目前无法替代”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混合体、文化景观,使其即使在战争中也不至成为军事攻击目标。我国于1985年成为该公约缔约国,随后开始了积极的申报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是关于人的存在意义的形而上的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蕴含,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理论就表现出鲜明的人文意识,其宗旨是建立在对人的生命关怀的基础上。它以“仁”学作为思想基础,在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和政治统治各个层面得以充分体现。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需更加关注对人心性的终极关怀,“以人为本”,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创造中国现代化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5.
“三峡考古发现与巴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将重庆这一区域文化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会专家就巴文化形成的生态环境及历史条件,巴族的起源、发展与壮大,三峡新石器时代文化与渊源,巴文化考古学特征,巴人的遗迹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从而形成诸多共识:巴文化起源于清江流域,巴文化与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有紧密的渊源关系,巴文化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及博大精深的内涵,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康清莲 《重庆社会科学》2005,(12):113-116,121
古三峡交通之难,难于上青天。三峡的陆路交通与其水路交通相较而言,更是难上加难,但伟大的三峡人民充分发扬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开凿了一条条道路,不仅可以作为水上交通的有力补充,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地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蓝本。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文化精神,是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属人性的高度统一,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人文精神具有人本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特质。人文精神构成文化环境的精神和价值维度,是文化环境的实质与核心,在文化环境中处于核心地位。人文精神是文化环境的指示器,其存在状态直接反映和体现着文化环境的优劣,是衡量文化环境优劣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8.
河北文化大省建设是以河北人文精神为基点和落脚点的。河北人文精神不但与其文化大省建设有着相同的终极目标,还可为文化大省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河北人文精神又将在文化大省建设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三峡文化是以长江三峡为中心、包括重庆直辖市与湖北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内的地域文化。在历史上,三峡文化对巴蜀文化、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都发挥过积极作用。正值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这个跨世纪的宏伟工程进入全面建设之际,探讨三峡文化的底蕴和内核“,揭示三峡文化精神的要义和特点,对于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对于中华民族的继续腾飞与繁荣,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当是显而易见的。什么是三峡文化的底蕴和内核?或者说,什么是三峡文化精神?我们认为,大而言之,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点。一、厚德载物,和…  相似文献   

10.
有关深圳城中村的报道,往往与违建、二奶、治安混乱联系在一起,而鲜见正面情况。对于城中村的原住民、租户和个体经营者,他们则处于话语权利系统的弱势一方。事实上,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引发的"城中村"景观,不仅是当代中国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更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分析纷繁的文化成份,研讨其中的文化冲突和融合,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特色鲜明,成交显著。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即政府重视,前期的科学规划,依法管理、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宣传引导、全民参与,落实文物保护政策、加强科技含量。为搞好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后续工作,应把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物的文化保存、考古、教育、旅游、发展地方经济等综合效益,实现文物保护和地方经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峡地区有着极为丰富的鱼类资源,鱼在三峡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科学文化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由此形成了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鱼文化。三峡地区的古代民族多与鱼有着某种渊源。鱼与三峡地区人们的生计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它也是文入雅士、骚人墨客吟诗作对的对象。此外,鱼与三峡地区的科学、艺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的建构,关系到人类自身的重大问题,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建构,必须坚持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吸收西方人文精神的合理因素,并且与坚持马克思主义阐述的人文精神原理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传统人文精神找到了时代的载体,得到了充分彰显.但同样伴随而来的还有网络人文精神衰变的悖论.通过反思技术危机,从技术创新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网络文化引导虚拟与现实互动,机制保证价值选择与制度安排耦合三个层面探析网络空间人文精神建构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5.
盛蕾 《学术探索》2013,(6):141-143
人文精神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沉淀和提炼的精神文化的思想精髓,也是我国教育建设的指导理念。在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以电影为媒介传播知识信息,弘扬人文理念已成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几年,中国电影呈现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体育电影以其别具风格的艺术题材日渐展露出自身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认可。如何在体育电影中渗透人文精神,弘扬人文精神,传播人文精神,是当前体育电影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生智慧,它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和追求,旨在说明人应当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以及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惟有经过调整,即批判旧义、发掘新意以后与新生的文化因素和社会环境相结合而被传承下来,并发展为新的文化传统,才能建构起中国现代社会崭新的人文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开埠是重庆历史上第一次对外开放,对重庆近代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思想文化诸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重庆因开埠而得风气之先,受西方文明影响,维新思想得以迅速传播,给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带来深刻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文明水准,客观上促进了重庆文化的近代化。重庆人文精神亦注入新的内涵,日渐凸显出近代色彩。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校图书馆员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员必备的素养,大学图书馆馆员应该具有严谨、务实、探索、思辨、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友善、关爱、谦逊、宽容、进取的人文素养,才能影响和改变读者并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人文精神的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的发展呼唤人文精神在大学校园的回归。当前我们要克服功利主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明确大学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强化师生关系、优化校园环境等措施重塑大学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