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中国有82种语言,1/4正在消亡.语言消亡加速语言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紧迫性.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河北省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保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保护和开发语言文化遗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5,(5):246-251
语言多样性是人类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等综合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文化与智慧的载体,然而,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是人类文化不可弥补的损失。近20年来世界濒危语言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问题,主要有:缺乏世界公认的语言信息数据;对濒危语言研究的性质和目标认识不同;世界语言没有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名称对照;对濒危语言的保存与保护缺乏统一的认识。对此,需要从语言濒危的逻辑辩证、社会学因素及其生态复兴路径构建等三个方面予以尝试性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消亡是现当代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海德格尔语言哲学中关于语言与人的关系、语言与存在关系的论述,为遏止语言消亡、切实保护濒危语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语言变迁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言属于文化 ,语言变迁反射文化变迁早在本世纪初 ,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索绪尔就曾指出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而且它又是一切社会现象中人类唯一从祖先传给后代的最基本信息”。而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语言不仅离不开文化 ,而且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 ,都不是静止的。语言的“社会性”说明 ,语言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发展 ,而是与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系统的方方面面发生着纵横交错的联系 ,并不时地受到存在于语言本身之外的社会诸要素…  相似文献   

5.
瞿继勇 《理论界》2007,(1):126-127
语言的消亡是现当代社会突出的文化现象。针对语言消亡的原因,从经济政策、民族政策、语言政策、语言的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对濒危语言的保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汉、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骋 《江西社会科学》2002,(12):132-133
翻译活动的本质是文化交融,译文总是两种语言与文化的融合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所以语言的转换活动———翻译也就离不开文化这个大背景。在翻译的过程中,语言是不翻译的操作对象,文化信息才是翻译的操作对象,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语言文化信息的客观规律是,文化共性与文化差异并存。人类的活动透视出人类的文化。人类活动的共性决定着跨文化信息交流的可能性。有时,汉、英语言在概括表示某种生活现象的成语和词组时,所采用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结构都惊人地相似,给人以无独有偶,天作地合的感觉。例如:T…  相似文献   

7.
英语委婉语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委婉语(euphemism)的创造和使用是人类各语种均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某些特定的语言手段进行委婉表达。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它不直接明白,而是含蓄曲折地把人们通常不愿接触、令人不快、厌恶、害怕的东西或一些令人尴尬...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上有5 000多种语言濒临消亡,记录和研究这些语言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卡维亚语是美国加州南部的一种濒于消亡的印第安语言,目前已不被使用,而只在一些老年人的记忆中存在.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些德国语言学家致力于记录和研究这种濒危语言.这里主要介绍了这项研究的历史、方法和进展状况,并对世界各地抢救濒危语言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9.
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是符号的形式。自从告别了单纯的物理世界之始,人类便进入一个由符号织成的网络之中。两个世界的界限便是命题语言与情感语言的分野。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象征活动,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越强,离异物理世界就越远。无论在理论领域还是实践领域皆是如此。人的统一性是各种人类符号的功能的统一性。神话、宗教、语言、艺术、科学和历史等都是人类文化符号活动的组成与生成,在统一化和区分化两个维度中共同塑造着人及人类文化。  相似文献   

10.
恭维语是人类言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种语言中的恭维语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从语言形式、应答方式和涉及的话题等三个方面,探讨和论述了英汉恭维语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隐喻化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也是人类语言进化的一种方式,隐喻化的结果体现在语言 不同层面的象似性中,但象似性丰富了语言的理据却又模糊了语言的任意性,因此分析和研究语言的象似性 比坚持语言的任意性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最本质的文化特征。语言现象和人类文化现象存在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作为各民族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无疑是民俗传承的工具;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本身又是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作为各民族图解世界的一种文化符号,语言的力量更在各种民俗信仰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因此,在人类思想史上,“民俗”(Folklore)这个概念的初始语义正是  相似文献   

13.
意义投射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一种方式,是隐喻过程的一种抽象载体,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都得以体现。人类自身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感知是人类认识更复杂、更抽象事物的基础。在汉语、日语、英语三种不同类型语言中,“手”词族语义投射的普遍过程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共性提供了证明。然而,基于乔姆斯基所提出的普遍语法框架的人类语言是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的有机结合,因此,相似的认知过程中也存在着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4.
比喻、比拟、象征,都是借助对象的转换,使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建立起深层的联系,使一个对象包含着超出自身的含义。从这一意义上说,比喻、比拟、象征都是遵循类比转换的原则,都是具有比喻性的。比喻性不仅仅是语言修饰的方式,而且是人类思维的方式、实践操作的方式。比喻性最初是在人与世界的对话中产生的。比喻性思维是早期人类在人与自然的交流中采取推己及物的方式,将客体纳入主体已知的先验框架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换句话说,人们对许多尚无法凭直觉感知的事物或观念,往往采用与已知的事物进行类比或替换的方式来感知。美国…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没有语言,人们之间进行交往是很困难的。据《圣经》记载,开天辟地,人类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但上帝看到人类是如此地聪明,充满智慧,害怕人类联合起来的力量大于上帝。于是,上帝使用魔法,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之交往起来要费一番周折。人类为了发展,改造世界,需要相互交流知识经验,首先就要克服语言障碍。于是,就有了外语这门基础学科,出现了专门学习、研究外语的人才。我们大家都知道,学习外语,语言环境是极其重要的。96年7月我校95级外贸俄语班赴俄罗斯进行语言实践。我们有幸作为带队教师前往…  相似文献   

16.
邱昭继 《浙江社会科学》2015,(1):43-48,157,158
法律消亡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一个著名论题。法律消亡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批判和理想性特征。法律消亡论是以特定的法律概念论作为支撑的。澄清和揭示法律消亡论的理论语境是评价法律消亡论的重要前提。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法律消亡论体现的是法律的阶级工具论,帕舒卡尼斯的法律消亡论以法律的商品交换理论作为基础,太渥的法律消亡论反映的是法律自然主义,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批评法律的第四种观点建立在疏远论的基础之上。然而,这四种法律消亡论背后的概念理论都对法律持一种狭隘的理解,这些法律概念论没有全面而准确地揭示法律的本质属性。如果持一种更为宽泛的法律定义观,法律消亡论的结论就必须被放弃。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语言,是社会主要语言体系之一。以报刊、电视台和电台为三大主要载体的新闻语言,以覆盖全球社会的无比优势日趋深入人心。在人类社会生活和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交际传播功能,推动着人类语言的健康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跨世纪进程中,新闻学研究伴随着新闻事...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货币都是适应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彼此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符号。从语法学看,任何一种货币或货币系统都具有自身的结构与规则。从语义学看,货币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还具有政治、文化、道德、心理等意义。在语用学看来,货币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货币使用的社会情景而变化的。从语言学视域来研究货币有助于丰富和深化我们对货币现象以及语言在人类经济行为中的作用与地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王东海 《兰州学刊》2004,3(2):45-46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不同的实践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思维范式。一种实践方式的消亡和另一更高实践方式的降临 ,必然给人类的哲学思维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和震荡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哲学危机。哲学的出路不是在思想意识和语言游戏里绕圈子 ,那并不是根治“哲学病”的灵丹妙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转向新的实践 ,回到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0.
人是操语言的动物,语言现象和人类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卡西尔说:“自我们生命诞生之日,自我们意识之光乍一闪亮时,语言就与我们形影不离。它陪伴着我们智慧前行的每一步履。人不可能离却这一媒介而生存,因为,语言宛如一种精神的气氛,弥漫于人的思维与情感,知觉与概念之中。”(《符号神话文化》第89页)远古人类在数百万年中孜孜不倦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精神文化财富都积贮在初阶语言形式中,初阶语言负载着史前人类全部的内在精神与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