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巧英 《南都学坛》2007,27(4):73-74
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对中国文化产生着深远而深刻的影响。20世纪“乡土作家”汪曾祺的创作也深受道家思想的浸润,在汪曾祺的作品中,时时表现出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情,处处流露出与世无争、致虚守静的人生观。这些无疑都与道家贵自然、顺天命的思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从小就受到东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他本人则是最崇拜《道德经》中道家的对立统一思想,这一思想一方面体现在小说中人物自身性格的矛盾以及最终超越矛盾后的统一,一方面体现在小说中不同人物之间性格上的截然对立和最终达到融合统一。黑塞的小说尽管题材不同,情节各异,但关于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可以说是其小说中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3.
道家文化与和谐文化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道家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和谐内涵,尤其是道家所提倡的道法自然、辩证趋反、无为而为、慈俭居后的基本理论主张,更是十分集中地体现了道家的和谐理念和思想,是十分宝贵的和谐思想文化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过程中,我们应吸收其精华,并将其融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但他又是"五四"精神哺育的一代知识分子,从他的作品——尤其是涉及性爱描写的作品看,中西文化很自然地融为一体,有时甚至是非常矛盾地杂糅在一起:作者的描写方法是中国式的、传统的,而人物的性观念(也是作者的观念)则是西方式的、反传统的。文章探讨了其背后传递出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通过对小城记忆的再加工,经过情感的过滤,借助小城的不同场景,逐渐铺开小城细民的群体文化心态以及小城文化的多样表征。在这些小城文化中,汪曾祺表现了小城世界的“真是”境遇,礼赞了小城之子的至善品格,挖掘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存在。这也是汪曾祺小城小说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研究庄禅文化在新时期文学中的体现这一问题,细致解读了汪曾祺新时期的主要小说,庄禅文化意味在其中通过超脱世俗的市井众生、随缘任运的逍遥人士、清风明月的真情之人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现,体现了庄禅文化以平常心在不离世俗中超越世俗的生存方式、以随缘的人生态度追求自由无碍的人生境界以及重情惜缘的精神意旨。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呈现出整体的欢乐与温馨特点,和谐是其艺术底色。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小说中恬静温馨、田园牧歌的气息越来越少,悲凉则成为小说鲜明的艺术风格。文章主要通过对汪曾祺20世纪90年代小说文本的解读与分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其90年代小说悲凉底蕴的具体表现,并认为这种和谐掩映之下的悲凉的审美风格既是作家对现实苦难与悲剧的自觉担当的艺术显现,也体现出作家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8.
道家文化以自然和谐为中心,自然和谐既是理论思维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自然和谐以大道为本原,在大道本原的基础上,道家文化构建了自然、天人、社会、精神的完整和谐体系,奠定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类追求广泛和谐的理想目标和生命未来的生存方式,就必须努力遵循道家文化和谐体系的建构目标。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回忆性文本,对小说中呈现的情节、情境、情绪上的特点加以分析,有助于我们探讨回忆的机制是如何内化为作者对存在的一种审美把握,从而实现对存在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莫言小说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小说观念、叙事方式、意象表现等方面进行的。莫言小说无论是在思想内容、小说结构,还是在人物塑造上,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莫言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他的小说有的具有母性崇拜思想;有的具有鲜明的宿命论;有的拥有诸多具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自然”具有“存在维度”和“价值维度”双重涵义,这两种自然维度的涵义相应地在道家自然哲学的本体论和价值论上得以体现。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自然”就是“道”,是一种超越了具体自然界的绝对本体和终极存在。从价值论意义来讲,“自然”表现为一种追求生命本然意义和个体人格自由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河洛地域是道家文化滋生成长的沃土。先秦老子的开源、魏晋玄学的流行、宋代洛学的出场、金元全真道的兴盛,构成河洛道家文化的"大传统"。而河洛王朝崇奉与王都战乱是影响河洛道家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河洛洞天福地与庙宇宫观传达出乡土社会的"小传统"。河洛道家文化既规定了地域文学的历史语境,也内在蕴藏着它的一个文化走向。  相似文献   

13.
"自然"具有"存在维度"和"价值维度"双重涵义,这两种自然维度的涵义相应地在道家自然哲学的本体论和价值论上得以体现.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自然"就是"道",是一种超越了具体自然界的绝对本体和终极存在.从价值论意义来讲,"自然"表现为一种追求生命本然意义和个体人格自由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王蒙本体论诗学在中国诗学理论界独树一帜,是我国20世纪末期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王蒙以故事本体建构其本体论诗学,通过对故事的形而上思考来推进诗学本体论研究,故事的本源和本体、故事的讲述方式、叙述策略和幽默语言等形式本体,以诗学文本自身为出发点和目的,昭示和张扬了诗学本位、形式本位和语言本位,成为王蒙本体论诗学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5.
船山创造性地诠释了张载关于“太虚”的观念,提出了“气”本体论,并以“气”本体作为其重新阐释儒学心性论的天道依据,全面阐发了“性”、“心”之内涵及其内在联系,性情论,未发已发说,道心人心说等心性论各个层面的问题。船山对儒学心性论的解释,贯穿着“理本一原,故人心即天”,“以健顺五常之理融合于清通”的主题,突显了儒家传统性善论的主体性原则和天人合一的圣学思想。其目的在于,克服宋明理学自身的逻辑矛盾及其在精神气质上与儒门之正学的张力和偏差,以便回归儒门之正学,重新确立道德理性的至上地位。  相似文献   

16.
昭君的形象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事实基础上的,但其滚雪球似的发展速度,已将内涵扩充到极至,原有的史实便为丰富复杂的形象所淹没。或以其为民族友好的使者,或以其为民族屈辱的典型;或颂其忠君,或愤其失节;或哀其不幸,鸣其不平,或扬其声名,赞其伟业等。在人们反复叙述与咏叹的过程中,昭君故事的主题不断得到修正,事件的意义逐渐明朗,昭君的形象日益丰满。  相似文献   

17.
在 2 1世纪 ,道教文化将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一起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其许多合理思想 ,值得西方文化借鉴和吸取。道教文化将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早期作品大都写的是纯情少男少女之间渴慕和幻想般的爱恋 ,带有“泛爱”倾向。他笔下的人物都自由自在享受生活所赋予的权利。他善于对情欲进行提炼、升华 ,筛掉杂质 ,注进美好追求 ,歌颂健康优美的人性。在描写上继承了中国文学简约的传统 ,做到“文学有益于世道人心”。  相似文献   

19.
汪曾祺在80年代初发表的轰动文坛的《受戒》,带有鲜明的风俗画特色,真实而生动的体现了汪曾祺小说的创作特色:“小说中有诗的情调、散文的意境、有文人的雅趣、民间的世俗美。”汪曾祺在小说的题材、结构、人物塑造、语言四方面进行了文体的创造实践,创作出了许许多多带有民间世俗美的像诗像散文的优美小说。  相似文献   

20.
道教文化与“神仙道化”剧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仙道化"剧在艺术上表现出明显受道教文化影响的痕迹,道教富有的幻想色彩给其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道教"人生如梦"的教义使其具有梦幻的神奇,其"仙-凡-梦-仙"的戏剧结构模式是道教文化影响的结果,道教所追求的远离尘世、好山乐水的人生观使"神仙道化"剧的曲词具有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