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的世界正处在科技革命兴起的时代。而科技革命的兴起,必将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走向新的繁荣。世界各国为了发展本国的科学技术,以迎接这场科技革命,纷纷制订了一些振兴国力的科技战略方案,如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日本的“科学技术大纲”;西欧的“尤里卡”计划等。而苏联的经济在传统体制下,发展速度缓慢,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深刻地反映了新技术革命将人类从工业经济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一场社会大变革.北仑区各级领导要带头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基本知识,坚持“科教兴区”战略,抓住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革命的契机,尽快建成全区性的宏现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大力开发人才,大力培育知识型企业,以迎接知识时代来到,把北仑建设成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区.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苏联刮起一阵“新思维”的劲风,猛热地冲击着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它也象“改革”的浪潮一样渗透到各个角落。这似乎是一种全球性的思潮,正在扩展蔓延……什么是“新思维”? 苏联政治观察家鲍文在1987年《新时代》周刊座谈会上谈道:新思维——是对核时代进行反思的产物。并由此得出如下理解,那就是核战争孕育着全人类的毁灭。因而,在这里全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曾经指出:“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的挑战。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反映当前时代特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客观现实,反映当前经济改革和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重大课题,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广阔的领域。对这一课题进行教学与研究,首先需要阐明三个问题。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形势16-17世纪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革命,经过18-19世纪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6.
从戊戌到“五四”,是我国文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年中,我国诗坛上发生的“诗界革命”和“五四”白话诗两次诗歌改革运动,使中国诗歌逐步地完成了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化。这两次诗歌改革运动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差别,这一转化过程有什么轨迹可寻,这些是本文所试图解决的问题。观念:从“大我”到“小我”的转变陈子展评价黄遵宪的诗歌说:“可以说人境庐诗是那个惨痛时代政治社会的反映,也就可以说它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诗人最丰富最伟大的收获。人境庐诗的真价在此。何必他求。”陈子展不仅评述了黄遵宪人境  相似文献   

7.
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是新中国文学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国当代许多优秀作家都曾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马烽同志则是这些作家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一位。解放三十多年来,他总是在“大力表现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群众,积极反映生活中新的、革命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事物。”从而反映了我们色彩斑斓的生活,表现了我们起伏不平的时代大波。那么,马烽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如何塑造新的人物,在不同的创作阶段,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又具有什么特色?追本溯源,不但可以看出马烽创作前进的足迹,而且对我们进一步了解作家如何真实地反映生活,怎样传达时代音响,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三年第十一期苏修《戏剧》杂志上发表的话剧剧本《一个有才干的女厂长》,是反映苏修所谓“科学技术革命时代”的作品。话剧在莫斯科上演后,炮制者格列勃涅夫又把它改编为电影剧本《古墙》,拍摄成宽银幕电影。苏修评论界吹捧他“跟上了生活的步伐”(这倒是实话,格列勃涅夫总是“跟上了生活的步伐”的,不久前,他还同苏修电影界头面人物拉兹曼合伙,写了迎合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所需要的电影剧本《礼节性的访问》),夸奖他在剧本里塑造了女厂长安娜·斯米尔诺娃这样一个“有才干的女性”。在阶级社会里,“才干”是有阶级性的。它总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服务的。斯米尔诺娃的“才干”究竟是什么货色?她的“才干”又是为那个阶级服务的?只要我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以剖析,问题就很清楚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人类有史以来四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内容成果及其影响的具体分析,阐明科技革命与时代进步的历史辩证法,论证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这对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军”的战略国策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代高校学生了解世界科技革命成果、追求科学真理、关注时代进步、确立科学发展观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席卷全世界。无论你愿意不愿意,无论你把它叫做“第三次浪潮”,或者叫做“第二次(第四次)工业革命”,还是叫做“信息革命”,总而言之,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面临着这场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这场“革命”冲击着社会生活,引起了社会结构由纵向到横向关系的变化;同时,这场“革命”给某些学科注入了新的观念,导致了某些学科的革新,并且发展了一些多科性交叉学科。语言学也不例外,语言学在这场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中被赋予不少新观念,同时也发展了例如语言控制论,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等多科性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1.
所谓“现代化”是有时间性的,不同历史时代的“现代化”具有不同的内容。西方把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大体分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三个历史阶段。把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称为现代管理阶段。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前一阶段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突出地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技术陈旧、知识陈旧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蒋光慈是中国斯文学史上“革命文学”的开拓者。他的中长篇小说开辟了反映工农革命运动的题材领域,抒写了崭新的、具有时代神精的思想内容,形象地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并在艺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的小说不仅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作用,而且在新文学史上也应有一席地位。  相似文献   

13.
华主席指出:“苏美两家是新的世界大战的策沅地,特别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这一科学论断,是对列宁、毛主席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正确地反映了当代国际阶级斗争的客观实际,深刻地揭露了两个超级大国的侵略本质及其特点,明确地指出了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在当代国际斗争中的大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师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有什么关系?人民教师应当如何为实现四个现代 化作出贡献?邓付主席在科学大会讲话中作了明确的回答:“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 现代化”,“科学人材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现在应“把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 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这就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 明了前进的方向。 伟大领袖毛主席根据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提出了“教育要革命”的伟大指  相似文献   

15.
先进文化本质上是先进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又对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在为先进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的同时,又为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文化形态的转换必然反映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发展变化的特点。科学发展观已内在地涵盖了全球化和科技革命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和现实要求。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握时代潮流,在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上实现文化形态的转变,才能真正使文化的先进性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件大事,是发生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方式,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而且对社会、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迎来了高技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不了解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人类20世纪的历史进程、当前的时代特征和  相似文献   

17.
从唯物史观视角考察了马克思提出的“社会革命的时代”,分析了马克思这一表述所关涉领域的广泛性,认为“社会革命的时代”是“全面革命”的时代,它不仅使政治结构、而且使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都发生重大的变化。从马克思的表述可以看出,彻底的“社会解放”是整个工人阶级“社会革命的时代”致力于达成的目标。工人阶级必须为之建立新的政府形式,并由此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实现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群众运动?站在不同阶级立场具有不同世界观的人,回答也截然不同。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反动统治阶级,总是毫无例外地动用了人类语言中最恶毒的词句,来咒骂群众运动。什么“平民的骚动”呀,什么“乌合之众”呀,什么“痞子运动”呀,什么“惰农运动”呀等等。与此相反,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革命者却用另外的词句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大声疾呼:革命群众运动是千百万劳动人民革命创造性和革命自觉性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技革命一方面极大地突出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体现了人类依靠科技生产力所表现出的能力 ;另一方面 ,也把人类可能面临的灾难性全球问题 ,现实地摆在人类面前。如何全面地看待和处理科学的社会价值 ,正在成为一个时代的课题。“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 ,为人类社会的跨世纪发展 ,昭示了一种广阔的前景。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中 ,科学技术能力居于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剥削阶级进步思想家的唯物主义哲学同劳动人民的利益是什么关系?我们不同电笼统地讲是“根本对立”的关系。这种观点只看到剥削阶级同劳动人民之间矛盾的一般表现,忽视了这一矛盾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选集》第2卷第512页)。我们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步的唯物主义哲学能够部分地反映或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一在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或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这样两种社会制度交替时期,当新兴的剥削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革命时,起社会变革先导作用、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开辟道路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它尽管是为所属阶级的政治利益服务的,也能够部分地反映或代表参加这场革命的劳动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