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立董事制度发挥有效作用需要若干条件。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建立过程中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现有的独立董事资质不够、激励约束机制不足、与公司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发生冲突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并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为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实施创造制度环境;建立行业自律体系,使独立董事职业化,建立独立董事市场;明确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之间职责的区分。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的障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及<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先后出台,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制度,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可能出现认识、人资、信息等障碍,因而,必须正确认识独立董事的作用、妥善处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明确双方的职责分工等.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地位已被正式确立,随着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也伴随着颇多的争议。本文通过对以德国和美国为首的两种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分析,来探讨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能否并存,并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加强我国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康美药业事件的发生,暴露了独立董事履职方面的弊端。社会和学术界都认为,应对独立董事的职能与责任进行重新界定和改革。独立董事不应承担参与公司决策以及监督上市公司共享收益的职能,其制度目标在于监督并制止控制权人谋取私有收益。对于未勤勉履职的独立董事,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认定责任,适用有限连带责任确定赔偿数额,并根据独立董事的专业不同设置差异化责任,从而体现独立董事制度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方面的应有效果。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不够完善 ,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受到严重挑战 ,独立董事获取的报酬与其承担的责任不对称 ,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外部都缺乏独立董事开展工作的良好环境 ,目前独立董事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能力和精力上都存在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完善法律制度、改革产权制度、创立独立董事协会、设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大量培养独立董事人才等方面来不断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6.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行已有八年,独立董事对于上市公司行为的监督作用并不明显,这一制度并没有充分保证独立董事独立对公司事务做出专业判断的职能。为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必须保证独立董事在经济上独立于其所任职的上市公司,从而使得独立董事真正以外部人身份介入公司事务,履行监督内部人的经营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保护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公司内部治理的失衡,是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进一步完善股东大会制度,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8.
认为设立独立董事的依据是解决委托人同代理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弥补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表现在既独立于大股东,也独立于经营者,独立董事纯粹是一个局外人。在我国引入独立董事要正确划分独立董事同监事会的职能,独立董事的职能是监事会行使监督职能之后留下的"死角"和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所应承担的特殊职能,实行二者互补。  相似文献   

9.
信息透明度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研究热点.选择2007-200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952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透明度的代理变量,采用单变量差异显著性检验和面板数据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独立董事比例、设立审计委员会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信息透明度呈负相关,设立审计委员会与信息透明度呈正相关,但统计上均不显著.这表明我国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摘要]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又趋抬头,财务造假案例层出不穷。要治理企业财务信息失真,就要从严监管和惩处财务信息造假者及相关责任人,减少会计的盈余管理的弹性空间,提高企业业绩。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包括巨大的利益驱使、监管不严、会计准则规定的盈余管理弹性空间等,文章相应提出了防范财务造假、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是希望这一新体制能够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上市公司的运作,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但事实上,这项新制度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在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行过程中,出现了由大股东操控任免、信息不对称、激励方式不规范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强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可以通过建立独立董事行业自律体系、健全独立董事的生成和退出机制,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种旨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督机制的手段,在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下是否有效?运用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建立两个博弈模型,揭示了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较严重的背景下,由上市公司选择独立董事的做法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如果改由证监会选聘独立董事,将更有利于独立董事制度职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国有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比较独立董事制度为上市公司带来的成本和收益,分析独立董事制度本身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及该制度与我国现行公司法律制度契合所需的制度创新成本等,由此得出上市公司不应盲目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确定独立董事的合理薪酬一直是上市公司迫切希望解决而未能妥善解决的问题.影响独立董事薪酬的因素来自多方面多层次,既包括独立董事自身的特点,还包括公司的治理特征.本文通过对以沪市195家上市公司进行的多变量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独立董事的声誉、职业、年龄,以及所任职公司的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高管年薪都是独立董事薪酬的影响因素.目前,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更多上市公司确定独立董事的合理薪酬为4-6万元,以使公司绩效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董事会功能与大股东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事会功能发挥对于自愿性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数据,独立董事规模、财会专业背景独立董事比例、金额最高的前3名高管薪酬对自愿性信息披露产生正向影响;董事会越稳定,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股权集中度越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越低.这一结论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有必要加强董事会建设,制衡大股东的控制权,以提高信息透明度和董事会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从资本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为了尽快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与国际规则接轨,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已是大势所趋.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需对我国独立董事的能力、独立董事的职权、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科学借鉴美国经验 发展我国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上市公司中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由来已久.我国的证券市场目前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发展、完善和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的要求.文章通过美国独立董事制度推介到我国所面临问题的探讨,思考了我国在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处于整体性失效状态已是不争的事实,为加强公司内部的监督力量,新《公司法》第123条对盛行于英美国家"单层制"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独立董事制度予以立法确认。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监督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经过法理分析和效用实证分析,二者在监督机制的多元化及监控职能等方面具有互补性。针对二者可能产生的交叉与冲突提出解决措施:对独立董事和监事会职能重新定位,独立董事定位为兼有监督职能和关系职能;为了使二者在行使各自职权时不发生交叉、碰撞并形成一定的合力,立法应对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财务监督权进行明确的界定、分工。  相似文献   

19.
彭兴庭 《华人时刊》2005,(11):49-49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公司法修订草案二审稿。与一审稿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独立董事的规定相比,二审稿作了较大改动,对上市公司是否设立独立董事不作强制要求。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虎表示,公司监事会的职能和董事会中设立的专门委员会的监督职能有交叉,法律不宜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须设立两套监督机构。(见《中国青年报》8月29日)“独立董事”在中国的遭遇可谓是一波三折,之前的欢呼雀跃,以为迎来了小股东的保护神,之后的质疑,到今天,当初的幻想终于破灭了,以至于面临被废的结局。独立董事从“进口”到现在不到五年,可是,郑百文事件、银广厦事件、德隆系事件,几个案例下来,独立董事就已经恶名昭著,开溜董事、花瓶、聋子的耳朵——摆设、被老板们豢养的私家犬、没有良心等等,独立董事几乎成了众矢之的。面对这样的残局,如今找借口想一废了之,足可见识法制部门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20.
全面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任重而道远,但解决上市公司的失真问题确属当务之急。本文在确定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为违规性失真的基础上,以证监会的处罚公告为数据来源,重点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特点,剖析了其造假的动机,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