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我国经济分布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在发展上呈现出逐步由东向西推进的客观趋势.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社会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城市数量有了成倍的增长,城市化水平有了不断的提高.截至1989年底,我国不同规模的大中小城市已发展到450个,比1949年增加2倍以上.改革、开放10年来,城市数量更有了显著的增长,近10年增加的城市为前30年的4倍多。城  相似文献   

2.
查志强 《城市》2013,(8):15-19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大幅度提高,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7.12亿,城镇化率从17.92%提高到52.5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原定到"十二五"期末城镇化率达到51.5%的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全国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7个,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迅 《城市》2008,(11):23-33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1978年~2007年,城市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44.9%.年均增长0.87个百分点。截至2007年底.我国有设市城市655个.建制镇2万个左右.城镇人口达到5.94亿人。城市化与工业化一并成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必然伴随着人口的城市化。伴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城市的大型化、集群化已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据统计,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1850年仅3座,到1980年就猛增到324座。大城市的日益增加也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显著特点。1949年我国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仅12座,到1994年就已增加至73座,增加了6倍。  相似文献   

5.
《城市》1990,(4)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情况喜人我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这几年注意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建设的配套发展,1984年到1989年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49.5亿元,新建、扩建了一批基础设施,使其不断完善,功能大大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注意优先安排自来水、煤气和公共交通及城市道路的固定资产投资。1984年到1989年用于这些方面的投资  相似文献   

6.
新疆新城     
陆易农 《城市》2004,(6):61-62
2004年新年刚过,人们惊喜地发现在我国西部的大地上,出现了3座最年轻的城市,这就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按石河子市管理方式成立的五家渠、阿拉尔和图木舒克3个县级市.新疆的城市数量也由此增加到22个.  相似文献   

7.
薛素珍在《社会学》1989年第4期上撰文说: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婚姻家庭观念也随着发生了较深刻的变化。第一,婚姻以爱情为基础的观念逐步形成。据调查,1966年以后,包办婚姻几乎绝迹。改革开放以后,人际流动频繁,冲破了许多人为的禁区,男女间自由恋爱的现象比过去更为普遍。第二,正确的性观念开始建立。各地相继举办了性知识讲座,上海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截止到1998年末,全国共有城市668个,其创造的GDP总值占全国GDP总值的79%,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1998年的30.4%。按照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规律,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时,城市化进程将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已经由初步发展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但是,长期以来,城市交通等城市公共物品一直  相似文献   

9.
赵洪才  严嫣 《城市》2003,(6):27-29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速度加快.排水管道由1990年的5.78万公里猛增到2001年的15.81万公里,增长了1.74倍.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由1301.9万立方米增加到6215.5万立方米,增长了3.77倍,平均每年新增446.7万立方米.其中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相对增长较快,日处理能力由1990年的277.3万立方米增加到1998年的3106.3万立方米,增加了10.2倍;城市排水行业设施建设投资占整个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比例从5.74%增加到8.6%.而在整个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投资中,来自政府投入的比例从1986年的80.31%降到了2001年的29.02%;来自市场的投入比例则由19.68%增加到70.98%.  相似文献   

10.
《城市》1994,(1)
在十月革命前,乌克兰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的农业机械化及在此基础上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的比例不断增长。十月革命前的1913年,乌克兰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19%,而到1939年,城市人口的比例则上升到34%,1976年城市人口比重为60%,1990年则已经达到67%。由于工业化的发展迅速,新建了数百个大型的工业企业、发电站、矿山、矿井,这一切促进了新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型村镇的增加,并且促进了老城市的进一步扩建。 据资料统计,至1989年1月1日,乌克兰共有城市434个,而1939年才有264个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