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商品鳖养殖场饲养所用的鳖苗,大部分由种鳘养殖场提供。种鳖养殖场饲养成年的亲鳖(原系野生鳖),让其自然产卵.收集后经人工孵化产生鳖苗。但此法人工大、成本高。而从自然界直接采集野生鳖卵则可减少成本。笔者对此作了数年时间的实践和研究。现拟此文让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2.
1、新鳖塘的选择。面积1—5亩,水深1.5米左右,池塘的一侧建有20—50平方米的产卵沙场,四周围建高约0.6米的“T”型防逃墙,水面设置20—50平方米的晒台和食台。2、亲鳖的选择。从野生鳖或池塘人工养殖3龄以上的成鳖中选择,要求个体达1.5公斤以上,具有典型的黄沙鳖特征,无病无伤,雌雄比例为5∶1。3、亲鳖的放养。在每年的4—5月或9—11月,其余时间,不宜放养。放养密度为每亩400—600只。4、亲鳖的培育。放入亲鳖1周后,即可开始投喂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鳖冬眠死亡症,发生在冬眠苏醒后的一段时间内,亲鳖死亡率较大,为存塘亲鳖的10%左右,最高达30%以上。一、早春亲鳖死因:1、体质虚弱引起死亡。鳖的死亡与越冬前饲料摄入不足有关。尤其是雌亲鳖,经过几个月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生态温室池中亲鳖越冬后期的部分水化指标和浮游生物进行r初步分析。讨论了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亲鳖越冬期适宜的换水周期应为3个月。  相似文献   

5.
夏民安 《小康生活》1997,(10):32-34
甲鱼养殖不神秘。近年笔者根据对汉川县几十户高产养殖甲鱼的调查将他们的经验。总结如下。一,甲鱼池要建好。甲鱼喜静怕声、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因此,应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塘作为养殖基地。按高标准建设养鳖场。如是自繁、自育、自养场,要考虑亲鳖池、稚鳖池、幼鳖池、三龄鳖池、成  相似文献   

6.
章剑 《小康生活》1998,(2):23-24
我国养鳖起步迟,发展快。八十年代末,湖南科技出版社首次将日本川崎义一先生的“养鳖新方法—加温养鳖”介绍给我国读者。受此启发,湖南利用地热水养鳖试验、杭州采用锅炉加温养鳖均取得成果。九十年代初工厂化养鳖在我国各地迅速展开,特别是近几年来养鳖产量连年翻番,速度惊人。94年全国鳖产量9360吨,95年17445吨,96年达3万多  相似文献   

7.
铁凌  陈玲 《小康生活》1997,(7):24-25
近年来,各地发展养鳖的势头十分迅猛,但采用常规方法养鳖,一般需3年左右才能养成商品鳖。如何快速高效养鳖,我们借鉴他人经验,摸索出两头控温养鳖新法,结果只需14—16个月便可将稚鳖养成商品鳖。每只商品鳖体重达350—400克,可获纯利70—80元。现将两头控温快速高效养鳖新法介绍如下:一、基本原理。两头控温养鳖,是在鳖池上加盖塑料薄膜,利用太阳能增温、保温,在越冬前后期推迟冬眠和提早结束休眠,从而达到延长有效生长  相似文献   

8.
王志迁 《小康生活》1995,(11):32-32
(一)稚鳖的越冬管理。稚鳖在当年的养殖时间一般只有2个多月个体的增长速度十分有限,其耐寒力也远不如幼鳖及成鳖。在越冬休眠期间,当稚鳖的潜伏场所的温度下降到-4—-5℃时,就可能因受冻而死亡,所以必须加强越冬管理。例如,在越冬之前,投喂足够数量的营养丰富的食物,使稚鳖储积脂肪  相似文献   

9.
鳖池的建造。(1)稚鳖池 刚出生至10克以下者称稚鳖。池面积为2-8平方米,长方形,深0.3-0.4米。水深保持在0.1-0.15米,池底铺细沙,池上搭盖高出池顶1-1.5米的遮荫棚。两端建宽约20厘米的休息台。休息台与水面相交处建一个30度的斜坡,便其上下。(2)幼鳖池体重10-100克左右的称幼  相似文献   

10.
张瑛 《小康生活》1997,(8):29-29
普通稚鳖在7月中旬开始孵化出壳,10月中旬水温降至15℃以下时,进入冬眠期到第二年4—5月份停止生长。如果利用温室加温饲养、改变了当年稚鳖冬眠不长的状况,使鳖整年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一般经过一个冬眠的加温饲饲养,一只鳖可长到200克左右,如外界气候适宜时再转至室外饲养,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鳖。  相似文献   

11.
张德珠 《小康生活》1995,(12):30-30
全国闻名“养鳖致富”的潢川,已有2万个养鳖户,年产量75万公斤,产值2亿元。其主要经验是“加强鳖的越冬保护与加温促鳖生长”,使养500克商品鳖周期为16个月,缩短44个月,速见效益。其具体作  相似文献   

12.
《小康生活》1995,(11):33-34
湖南益阳县农业局熊谱成人工养殖鳖是一项高效益养殖项目,利用房前屋后零星地面养鳖很有开发价值。为此特提供庭院快速高效养鳖新模式供参政,该模式是根据湖南省水产所三年的试验成果,并综合洞庭湖沿岸群众养鳖的先进经验而成。它可以达到的目标是:在6个月内,可将50—100克的幼鳖育成400克以上的商品鳘,100平方米水面产鳖200公斤,总投入  相似文献   

13.
全国闻名“养老鳖发鳖财”的潢川,大力开发农业资源致富,现已拥有15000个养鳖户,年产鳖20万公斤,走俏海内外,创利1000余万元。黄岗乡养鳖大王李开同,近两年售鳖3000公斤,获纯利10万元。鉴此,他们并不满足,又积极闯市场贩鳖远销,如每公斤商品鳖收购阶140元,售至沿海边疆高达500元以上。其作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人工养鳖发展迅速。但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病害日趋严重,值得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日本的人工养鳖业曾因腮腺炎病的流行蒙受巨大损失,致使鳖养殖业一度衰落。湖南省水产所采用温棚养殖试验,每平方米放养稚鳖6只,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养殖一年,鳖死亡率高达28%。许多事实证明,鳖病预防的好坏成为人工养鳖成败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袁昌兵 《小康生活》1999,(12):26-26
目前,农村养鳖户逐渐增多,一些养鳖户形成了由种鳖、鳖蛋、稚鳖、幼鳖再到成鳖的养殖生产线,优良的鳖蛋是提高稚鳖孵化率、成活率和质量的先决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养鳖是一项高效益的养殖项目,目前国内的先进水平是:在14个月内能将刚孵化的稚鳖育成400克左右的商品鳖,666平方米产鳖1吨,投入产出比1:2以上。纯利10多万元。但多数养鳖场的效益离这个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甲鱼是国内外市场畅销的水产珍品。发展人工养鳖,经济效益高,具有广阔前景。鳖是一种以肉食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水生动物,在天然条件下,以螺、蚌、鱼、虾为饵。在人工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天然饵料来源不足,从而限制了商品鳖的发展,因此,采用人工配合饲料是发展这一高效养殖业的迫切  相似文献   

18.
陈德祥 《小康生活》1995,(10):29-31
鳖是珍贵水产品,肉昧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滋补防癌健身特殊功能。在市上每公斤价500元以上。且供不应求。鳖在自然环境下需4—5年才能长成500克重。而采用四季恒温快速养鳖新技术,一年可长成700克重。现将这一新技术介绍如下。(一)建恒温池:采用砖石水泥结构,四周有水泥挑檐。池壁高1.3  相似文献   

19.
鳖的生长很慢,通常体重半公斤的鳖.要4-5年的饲养。只有加快鳖的生长.缩短养殖周期,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下面介绍小鳖一年内长到半公斤的饲养技术。(一)、提高放养密度。鳖可在水、陆生活.水中溶氧量在每升1.05毫克以下,也未发现鳖生长不适。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利用螺旋藻添加剂对稚鳖在控温条件下(30-32℃)进行饲养生长对比研究,结果经统计表明:增重效果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改善,各组之间稚鳖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成活率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