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外层空间活动商业化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层空间活动商业化是20世纪中后期出现的一种商业活动,其领域目前主要集中在卫星通信、广播、遥感、气象、教育以及商业发射等诸多民用领域,并将进一步扩展到卫星制造、空间资源开发、空间材料制造、空间旅游等新领域。外层空间活动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将产生一系列涉及与空间市场有关的法律问题,尤其是空间产品责任问题和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问题等等。当前,我们要从实现国际空间法与国内空间立法的协调、建立外层空间纠纷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寻求公共利益与市场竞争的平衡等方面来规范外层空间活动商业化,以使人类探索外空的活动得以科学、安全、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的颁布实施,人格权法的立法问题成为立法和实务部门关注的热点。研究肖像权商业利用中的法律问题,对于完善我国的人格权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肖像权商业利用中的"肖像"应具有真实可辨、特别性及一定的声誉或吸引力。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自然人肖像权商业利用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形象大使、作价投资、用作商标等。对肖像权的商业利用进行法律保护,要完善肖像权的法律规定,增加保护肖像权商业利用的规定,健全肖像权商业利用侵权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在国际法上的地位问题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及其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日愈重要而被提出的.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在国际法学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传统国际法一直否认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资格,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很多国际法学者开始倾向于承认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4.
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若干国际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社会还没有专门针对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统一的国际法律制度,过境自由原则、非歧视原则和不妨碍原则是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重要的国际法原则。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管辖权模式主要有属地管辖和协议管辖。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环境管理包括环境影响评估和环境保险方案等内容,它对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跨国能源管道运输争议可以通过国际仲裁和国际司法机构的裁决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2021年生效的《禁止核武器条约》、2022年开始的俄乌冲突和朝鲜发射洲际导弹活动,都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对禁止核武器问题的热议。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从部分禁止核试验,到不扩散核武器和全面禁止核试验,再到部分国家缔结《禁止核武器条约》,国际社会在禁止核武器问题上确实一直在向前推进。然而,这些努力仍未从根本上改变核武器“在国际法上地位不明”的状态。《禁止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各方试图以条约生效为契机,为核武器在国际法上创设一类新的原则与规则,甚至建立新的国际法部门法——禁止核武器法。但是,由于五个核大国之间的核制衡态度尚未转变,目前并无共同参加《禁止核武器条约》的端倪,因而即使其他所有无核国家都参加了该条约,也无法真正使核武器在国际法上“非法化”。禁止核武器的规范目前停留在“应然法”阶段,还未成为“实然法”,根本原因就在于有核国家之间至今仍然需要维持核武器的平衡,这种局面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不太可能得到改变。结合最新情况阐明国际法当今仍未完全禁止使用核武器的法律状态,避免受当前一些舆论误导以致陷入追求全面禁止核武器的认知误区,显然既具有突出的重要学术意义,又具有十分明显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探讨国际政治和国际法之间的裂隙和联系,是我们深入研究国际法或国际政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视角。二战后,美国实力日益强大,成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它的国际法实践直接、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发展。本文试图以美国当代对待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态度、立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影响美国国际法实践的主要因素及隐藏在这些因素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第二轮探月热潮的涌现,人类对于月球及其自然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日趋临近的趋势。在明确月球法律地位的同时,应建立月球开发制度的主要原则并成立国际空间开发管理机构,采取一系列法律手段防止月球环境污染和军事化等问题的产生,保证世界各国公平分享月球探测与开发所带来的利益。在具体的法律法规建设中,针对现有《月球协定》所存在的普遍性不足的问题,应采取相应步骤以充分发挥《月球协定》的作用,从而建立一个完备且有广泛影响力的月球开发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外层空间将是继陆地、海洋、大气层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围绕外层空间的争斗,主要表现为空间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赋予外层空间产业智力成果的创造者以专有权,对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的国际地位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对航天专利和卫星专利的实证研究并得出分析结论之后,论述中国如何从知识产权战略上提升在外层空间活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民事关系,国际民事关系的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私法内含国际法因素的必然性。随着国际民事关系国际性的不断增强,国际私法内含的国际法因素也呈现出日益强化的趋势。同时,国际私法发展史表明,国际私法的发展与其内含的国际法因素的不断增强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这也是国际私法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战争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它主要是由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所致。人类历史上的一战、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在民族自卫权、人权保障问题的产生和大量国际条约的签订方面。当然战争也促进和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国际法在战争的影响下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并发挥了其对弱小国家利益的保护和有效规制战争发生等法律效力。世界各国应尽好各自的职责来有效保障国际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世界各地恐怖事件仍在频繁密集地发生,凸显了国际恐怖主义的新变化与特点.自美国特种部队打死3名索马里海盗,以武力解救了被扣为人质的美籍船长之后,美国与索马里问题的干系变得更深了.而基地组织的介入使局势更加复杂.同时,基于国际公法的相关规定,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国家在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和索马里政府的许可"双授权"之后,也已派出舰队对索马里海域的海盗进行围剿活动.面对危害人类的恐怖主义,这是国家享有权利的表现.但国家在行使权利的同时是否需要承担国际法义务?在当前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家在反恐中的国际法责任问题便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2.
赵振华 《理论界》2006,(11):194-195
自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开展了一系列的针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反恐战争,并成功地运用了“先发制人”军事战略推翻了伊拉克政权,这一行为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极大争议,对国际法律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作为“先发制人”军事战略的国际法依据,国家自卫权有其严格的行使条件,因此,只有在对国家自卫权进行法律分析后,才能清晰认识美国“先发制人”军事战略的实质和违法之处,从而对这一战略给现行国际法造成的影响进行反思,最终更好地把握未来国际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国际法案例时代久远,与现代社会脱节,所以往往导致国际法的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对国际法知识的理解。时事新闻是对社会有着重大影响力的能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将时事新闻作为国际法的教学案例,能提升国际法的教学效果。但是不是所有的时事新闻都可以适用于国际法教学,也不是信手拈来一个时事新闻就可用作教学案例。所以,如何甄选时事案例对国际法的教学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宋杰 《东南学术》2004,(4):104-113
国际法有两种不同的传播模式:被动接受与主动接受.这两种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截然不同.国际法首先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传入发展中国家.当其被传入一个在文化传统上与欧洲迥然有异的国家时,建立在两种价值观上的世界秩序必然会产生冲突,其传入中国的情形即是如此.这种冲突构成了我国近代法制现代化的滥觞,作为历史的延续,它对我国今天的依法治国同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6,(2):172-177
传统国际人权法把政府视为侵犯人权的首要行为主体,侧重于规制政府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跨国公司并不在其调整范围之内。尽管跨国公司作为当今国际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其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改善了人权的享有条件,但其对人权的消极影响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国际上要求跨国公司承担人权责任的呼声愈益高涨。虽然对跨国公司应否承担人权责任尚存较大争议,但在国际人权文书上依然可以找到跨国公司承担人权责任的相关规定,而在司法实践中追究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亦有先例可循。联合国制订的《全球契约》、《商业与人权的指导原则》等软法文件,在推动跨国公司人权责任规则形成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际法乃崛起大国之制度重器。从历史发展的维度上看,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大国在其崛起的进程中都曾借助于国际法;而且其崛起的质量和水平与对国际法的认知和利用息息相关。从逻辑推演的维度上看,国际法不仅有利于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掌控实际的资源与利益,而且有助于国家确立和强化其合法性,减轻其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阻力,拓展其在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度。因而,对于崛起大国而言,认真对待与合理应用国际法,不仅是一种低成本的明智选择,而且是保证其顺利崛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国际法的渊源是指在国际法表现形式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源。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形式,而国际法的渊源主要表现为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公允及善良原则、国际组织的非拘束性决议或规则、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政府间国际会议制定的非拘束性决议或规则。  相似文献   

18.
张磊 《学术论坛》2012,35(2):91-95
国际法上传统的国家责任一直是各国学者关注的议题,虽然尚无相关国际公约问世,但是各种草案决议不断涌现。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2001年通过的《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为该议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传统的国家责任产生于国际不法行为,但是对于是否应当将存在损害结果作为产生前提之一存在争议。对于国际不法行为的构成要素,存在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的含义却存在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蔡从燕 《中国社会科学》2023,(1):24-43+204-205
近年来,一些国家主张“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但是,这些国家并未明确“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所指“规则”系指“国际法”并据此阐述其关于国际秩序的规则观。事实上,这些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法律实践表明,其很大程度上追求的是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区域国际法凌驾于普遍国际法以及将国际法泛政治化的规则观。这种规则观损害了国际法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违背了完善全球治理和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时代要求。为纠正这些国家经由主张“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追求的规则观,中国主张“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体现的规则观是,确认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和核心的国际法是调整国际关系的权威规则体系,同时不排除不违反国际法的其他规则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然法理论一直是西方正统法律思想的源泉,且时至今日仍对国际法的完善与发展有重要影响。随着人类科技和认识的深入,以及政治格局的演变,对自然法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有新的视角。本文旨在围绕自然法思想的"权利"概念及"正义"观,论证当代国际法在保护人权和调整国家关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坚持普适性的标准和主权平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