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曾认为英雄创造历史,崇尚圣贤救世。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他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高度评价与推崇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及共产党员应该具有英雄的精神品格。毛泽东的英雄观激发了人民群众的英雄气概,塑造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传统。新时代重温毛泽东的英雄观,有利于我们缅怀英雄、维护英雄、争做英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英勇奋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反映经济生活、描写经济活动人物的小说作品 ,主要以批判现实主义的眼光 ,对其人物形象进行道德评价 ,因而忽视了对当代英雄的塑造。对于英雄的意义、英雄的审美标准 ,也应当与时俱进。五六十年代歌颂的是献身、忘我劳动的革命英雄 ;文革时期是在本质上否定英雄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却是冷漠英雄。江山辈有人才出。今天的文学应当大力塑造和歌颂搏击经济浪潮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 ,努力创造社会财富的时代新英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英雄本质、英雄品质、英雄价值和致敬英雄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英雄的本质在于英雄是在历史实践中诞生并成长起来的,是人民群众中的杰出代表。英雄的品质在于英雄是其所处时代的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新时代英雄应具有爱国、信仰、奋斗和担当的崇高精神品质。英雄的价值在于英雄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性符号,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标识,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向英雄致敬,就是要铭记英雄的牺牲奉献,弘扬崇尚英雄的时代风尚,在学习、捍卫和关爱英雄中涵养英雄情怀,汲取负重前行的奋进力量。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精神以绵延五千年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为载体 ,其丰富的精神道德资源 ,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性养成和人格塑造的道德教育而言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考查和探索建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道德教育模式这一条通往德性之路 ,我们认为 ,应增强教育中的文化性、主体性、教育性 ,应建构动态、开放的教育过程 ,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氛围并对道德教育的时空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5.
民族英雄精神是民族软实力得以生成并发挥作用的支持资源,是构成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是连接民族软实力的精神纽带;民族软实力是民族英雄及其伟大精神的根本要求和外在表征,它有助于民族英雄精神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英雄精神本身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精神的精华,可谓不同时代精神融会贯通的结晶,因此对英雄事迹及其精神的弘扬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具体的发扬光大,会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自尊力。沂蒙英雄精神是传统精神的承继和发展,可以提高中华民族整合力;它深刻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灵魂和本质,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增添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于提高党的吸引力也具有重要作用;沂蒙英雄精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推动时代发展的范导力,是推动个人发展的重要激励力,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鞭策力。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而坚强的民族,中华儿女有着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气质,中华民族精神是几千年来英雄的中华儿女在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伟大升华,这种民族精神集中展现为祖国至上、不畏强权、捍卫主权的民族主义意识;万众一心、同心协力、共同御侮的社会大团结精神;勇往直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独立自主、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与气节。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我们要继承与大力弘扬抗日战争时期得以张扬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从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的高标准出发,多次号召“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他所说的“高尚精神”,其中包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秀传统和美德”(见《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可见,运用优秀传统美德塑造当代新人,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8.
《萨勒姆女巫》是一部因个人过失在无序的世界中丧失身份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道德升华、完成救赎的平民悲剧。米勒开拓性地塑造了一位平民悲剧英雄并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悲剧精神,激发了观众的共鸣和心灵净化之感。该剧专注于社会改造和道德净化,力图为陷于生存困境之人提供道德启谕。笔者在总结米勒独特悲剧观的基础上从荣格个体化理论的视角分析该剧主人公向悲剧英雄蜕变的心路历程,阐释该剧现代文化背景下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关怀,挖掘其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刻思想主旨。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构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改革创新、无私奉献、博爱大众等高尚道德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它们不仅在当时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过十分积极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论关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羽的"义绝"形象,既以历史人物关羽为原型,又得益于多种社会因素的合力,特别是<三国演义>的成功塑造.这一形象,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尤其是伦理文化,因而堪称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  相似文献   

11.
从中西英雄史诗电影塑造英雄的面向和特征出发,以《嘎达梅林》和《角斗士》为例,比较中西英雄人物形象和叙事模式的异同,可以揭示中西民族精神和文化异同。在英雄人物基本的道义品德、遭遇结局上,中西电影塑造英雄人物的套路是大体一致的,差异在于西方英雄偏于神性和个人化,中国式英雄偏于群体性和超越本己性。  相似文献   

12.
孔子继承先王之道,开创万世之学,功盖尧舜;孟子一生弘扬儒学。孔孟儒学博大精深,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使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历经艰难险阻而傲然挺立。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爱国爱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崇尚和谐的民族精神。孔孟儒学对民族精神的塑造、民族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弘扬传统孔孟儒学对寻找民族精神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崇尚德育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以善、美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古典音乐,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德育方式,参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中国古典音乐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积极向上的主体精神与政治情感,情感与节制完美结合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4.
塑造良好学术精神、恪守学术道德,是军校研究生开展完成学术活动之根本.由于学术精神缺失,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突出.因此,注重学术精神塑造与学术道德建设的和谐统一,军校研究生应着力塑造和形成求真求实、继承创新、严谨自律、献身使命的学术精神.塑造学术精神的这一过程即是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普米族、白族、纳西族、怒族和独龙族等南方诸民族中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格萨尔》异文,它们与青藏高原的格萨尔史诗遥相呼应、一脉相承。然而与藏族格萨尔史诗相比,它们在文本形态上呈现出对史诗宏大叙事的简单勾勒,处于史诗的萌芽状态。这些文本在角色组成、形象塑造、主题情节等方面都具有类型化、简单化、程式化的特征,保留了史诗的故事范型和核心主题。《格萨尔》在南方诸民族中的流布,是藏族文化传播和文化交融互鉴的结果,也突显出南方诸民族共同的呼唤英雄、崇拜英雄、寻找英雄、塑造英雄的文化情结,彰显了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和精神旨归。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故事新编>与果戈理的<狄康卡近乡夜话>都反映了作者与所在民族和故乡文化的深刻联系.乌克兰民族的伟大作家果戈理在作品中展示了本民族的性格,塑造了民族文化英雄形象而表现出复仇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浙东文化的鲁迅在作品中也塑造了具有故乡文化性格的英雄,这些英雄埋头苦干,为民请命,有着强烈的复仇精神.虽然两位作家出生在不同的民族和时代,但他们都把最深的感情献给了故乡和民族,都竭力赞颂了本民族的"文化英雄".  相似文献   

17.
革命烈士是人民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毛泽东通过多种形式对革命烈士表示尊崇、予以褒扬,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崇拜英雄、敬畏英雄的传统。他在实践中完成了对烈士内涵的厘定、丰富,提炼、阐发了烈士精神,同时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后革命烈士、烈属工作法制化的基础。新时代尊崇和褒扬革命烈士、英雄模范应坚持扬清和激浊相结合,研究和宣传相结合,以革命精神、奋斗精神推动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与中华传统美德之间是树根与树势、河源与河流、德本与继承者的关系。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正确把握它的内涵,深入了解它的价值。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的最有价值的道德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代表着中华民族最优良的道德传统和中华文化的精华。它主要将儒家道德价值观和道家道德价值观融合在一起,在内容上具有双重性、辩证性特征,包括尊重传统而又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而又戒骄戒躁、敢于伸张正义而又热爱和平、强调爱国情怀而又开放包容、坚持原则而又灵活变通等主要内容。长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支配性影响,中华民族塑造了兼有儒家和道家特征的双重性道德人格,能进能退,能伸能屈,能扬能抑。中华民族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坚守自己的精神独立性,即展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民族在道德评价方面应有的自主性、主体性和话语权。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伦理价值护航,赋予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最应该代代传承的精神血脉,同时也能够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伦理价值引领作用,给当代人类反对和抵制民族中心主义、民族利己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9.
英雄不仅是日常社会生活中的高频词汇,更是各领域学者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中国共产党坚持从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人民价值立场出发,用英雄范畴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全面建构起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人民英雄范式。人民英雄同时兼具人民性和先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生活性和政治性、时代性和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百年来英雄观的升华。从生成逻辑层面看,人民英雄是中国共产党在批判中华民族传统个人主义英雄和西方超级英雄基础上建构的全新范畴,以最高荣誉的英雄称谓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既在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批判了传统精英式个人英雄主义,以人民英雄和集体主义超越了传统英雄主义的局限,同时还在实践进程中以人民英雄范式为基础批判了西方超级英雄主义,一方面深刻揭示批判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西式神性英雄、超级英雄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还以人民英雄批判和回应了西方超级英雄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人民英雄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提炼和升华,是立足新时代实践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群众观的创新发展。人民英雄范式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殿堂和人民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是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支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因此新时代要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赓续发展人民英雄范式:要在深化研究人民英雄范式基础上全面擢升中国特色的英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要在大力培育人民英雄文化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文化建设,为实践发展贡献更持久的精神文化力量;要在加大人民英雄表彰基础上全面发挥中国特色英雄力量,型塑尊崇、捍卫、学习和爱护英雄的社会氛围;要在强化人民英雄教育基础上建构中国特色英雄教育机制,为新时代赓续和弘扬人民英雄范式作出更长远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是全体中国人的文化和情感的综合反映。在中国精神的内涵中,凝聚了我国深厚的传统道德理念,中国精神的内涵包含了"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宽容团结"等内容,博大精深。古代精神以儒家道德思想为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凝聚与前行的力源,现代中国精神是在传统道德基础上融入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因素,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与潮流趋势的新的中国精神,是当今之中国实现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撑。结合中国传统孝道探究道德理念在中国精神中的体现,从健全法律制度、增强媒体宣扬作用、促进教育的尚德功能和建立激励机制等四方面创新孝道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中国精神强劲的内在活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