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元观是荆州道教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其沿革至今,始终保持了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建筑特征.作为荆州古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它有着值得更好地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荆州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其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将荆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荆州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目前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在转化为文化产业过程中路径的"瓶颈",找到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正确路径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代江苏南通、镇江两地是长江下游和江苏地区的重要新兴工业城市,在近代时期,集中出现了一批造型独特、工法精良的"中西合璧"式建筑。通过对比近代南通、镇江两地"中西合璧"建筑的概况,从外观形态趋向总结了两地共同存在的四种典型"中西合璧"建筑式样,即洋门面式样、石库门式样、外廊式样与大屋顶式样,并对每种式样类型进行横向对比研究,以对比的结果为依据,探讨了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在导入不同地区时,为适应当地条件而发生的本土化变异。  相似文献   

4.
码头文化是基于港埠贸易与河运经济而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它既是近代汉口城市生活的实态,也是人们对近代汉口城市文化的一种读解.近代汉口码头文化依托于城市特定的九省通衢、转输贸易、五方杂处的"人文生态",以"舟中为市"的码头经济为主要的社会经济基础,形成流变不居、多元混杂的文化特性.近代汉口码头文化以通达灵巧、趋新尚变的行为取向,好武尚力、刚直任侠的行为方式,开放兼容、崇实尚利的社会心态为主要内涵,既带有明显的商业文化色彩,又具有浓郁的江湖习性,是一种优劣互见的文化样式.码头文化的极端功利主义取向、封建宗法色彩、小商品经济意识、江湖作风、强权逻辑、痞子习气等都是应该批判和剔除的文化糟粕,而它所蕴藏的开放创新的精神内涵理应不遗余力地加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100年前.南宁这座桂南重镇正式开埠。100年后,为纪念南宁开埠100周年而建成的“津关码头百年纪念雕塑”终于揭开面纱,邕江之畔屹立着的一幅幅浮雕,向世人默默讲述着南宁的百年沧桑巨变。2007年3月22日,这座巧夺天工的新洋关码头,终于抹去了历史厚厚的尘埃.如凤凰涅槃般,风姿绰约地重现在美丽的邕江之滨。昔日洋关码头江水滔滔,汽笛声声,繁忙热闹的景象已成了遥远的记忆.今日的洋关码头历经百年沧桑,江水悠悠.微风阵阵.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100年后的今天,记者信步倘佯在邕江河畔.感受着洋关码头的百年沧桑,寻觅着当年通商口岸的遗址.眼前恍若出现埠口商贾如云的景象。耳边仿佛传来了此起彼落的摊贩叫卖声。这个小小的码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见证.它是这座城市百年开埠的缩影。也是演绎一幕幕惊心动魄史剧的大舞台。连环画式的通透浮雕穿越百年时空.依稀可见百年前码头的波澜壮阔:时空倒转.那些伟人叱咤风云、指点江山、激扬潮流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他们的脚步在码头上卷起的波涛依然拍击在我们的脚下,他们挥手间的勃勃英姿依然震撼着若干年后的人们。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点十分鲜明。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历史底蕴深厚、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档次高、地面遗存少等特点。在开发利用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时,要重视挖掘已灭失但历史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还要利用与保护并重,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7.
汉绣     
汉绣是流行于湖北武汉、荆州、荆门、仙桃、潜江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汉绣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楚国丝织业发达.江陵二号墓出土了诸多战国绣品,与近代汉绣针法极为相似,这说明汉绣与荆楚文化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8.
论潮汕近代民居建筑的海洋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潮汕侨乡是广东侨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投资极大地推动了近代潮汕侨乡的建筑发展。近代潮汕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主要表现是展现了中西建筑文化从接触碰撞到融会创新的历史过程,突出体现了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特征。海洋文化对潮汕近代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客现存在的事实,近代潮汕民居建筑文化是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它给国际建筑思潮影响下的当代新地域性建筑的生存与发展以启迪。  相似文献   

9.
遍布各地的中国海关,承担着管理进出口贸易、征收税收和反走私的艰巨任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各海关内部不仅需要明确各自的管辖范围,还需要建立由总关—分卡—分所所构成的垂直性的工作体系。这种平面范围和垂直体系所构成的海关关区空间结构,无疑是海关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且与常关、厘金等其他征税系统发生交集和冲突。本文依据丰富的旧海关资料,以近代广东沿海为中心,考察海关关区空间变动问题,以及近代国家经济管理、税收征收等方面的空间变化,以为现代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潮海开关史事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潮海开关的一些重要史事,诸如开关的具体时间、开关与开埠的关系、开关后潮海关与粤海关的财政关联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通商;1月19日,潮海洋关开设,外籍税务司制度建立。潮海开关后,常、洋两税分开征收,但两税的报解、奏销以及海关经费的支销仍归并于粤海关监督,潮海关与粤海关财政关系并未就此切断。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海关雇用洋员的历史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海关雇用洋员,首先是由于外方的逼迫和诱导.另外,也有中方自愿接受的成分.洋员治下的海关为清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提供了洋务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的统治.  相似文献   

12.
位于广州黄埔区的长洲岛既是清代以来珠江段港口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又是近代粤海关和黄埔军校所在地,保存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在建设长洲岛文化旅游圈的设计规划中,注重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经典景区设立、风俗节庆等方面与文物遗迹相连,充分发挥历史文物遗迹的文化功效。结合紧邻大学城的区位文化优势,揉合大学城与长洲岛历史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一、缺少自己的城市符号,也就是说无锡缺少个性,表现在文化和建筑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当然不能否认无锡的历史文化积淀,如它有东林书院,有钱穆钱锺书等文化名人以及发达的商业文化,但是缺乏一种独特文化精神,如北京、西安、南京的古典与大气,上海的海派文化,温州的走遍全世界的开拓精神,等等。在建筑方面,无锡缺少自己的独特建筑,没有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像上海有海关大楼、东方明珠等,北京有天安门城楼、西安有古城墙,苏州既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又有现代的西式建筑,而无锡很难找到自己的符号,  相似文献   

14.
长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有两个立足点其一是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乡土气息,其二是地方院校建筑教育的生存发展空间.建筑教育应该同本地具体的区域经济、历史文脉、生态环境相结合,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研究并促进乡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和谐,引导学生探求一种具有乡土特色的建筑创作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元素。其中,荆州诗歌尤为突出,"渚宫"这一景观入诗达40余次。"渚宫"入诗的过程,其含义从唐渚宫、楚别宫逐渐过度为荆州(江陵)的代名词,是由"地标性"建筑逐渐"地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实指向虚指的转变则是地理符号向文化符号转变的过程,也是楚荆州这一城市文化记忆被发现、被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既有的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研究长期局限于对建筑技术、建筑功能、建筑风格和建筑理论等专业层面的研究。试图从西方建筑美学的引进与建筑审美意识的觉醒、纳入艺术与美术范畴的建筑艺术、建筑文化意识的觉醒的新的建筑历史观念的萌动等不同方面,考察20世纪中国社会新型建筑文化观念的形成历程,从而为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和视角。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苏联式建筑作为外来建筑与本土建筑结合的产物,构成了计划经济的时代山西历史文化建筑遗产的重要特色.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保留与保护这些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山西省太原市矿机宿舍历史街区为个案,掌握历史街区现存有价值建筑数量、分布情况、保存现状、文化价值和周边环境等基本信息,在考察其历史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同时,针对推进历史街区人居环境改善和功能提升,提出了保护历史环境整体性、保护历史真实载体、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等三大原则,以及更新建筑、完备基础设施和宜居等三大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8.
南通地理位置特殊,早期受淮文化影响深远,城镇以"街坊制"为主。建筑以淮派风韵和拘谨风格为主。后来吴地文化逐渐加深,城镇凸显以水路交通为主,"沿水而生"条状的市。建筑也开始显现吴地的清新绮丽的风格。近代张謇带领南通进入了全国的模范县,形成了南通的近代海洋文化。解放后乡村民居继承了南通建筑的优良传统,并发展了乡土建筑,出现了圩田、草房、砖瓦房和楼房民居,丰富了南通历史建筑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武汉码头文化现代转型的意义指向,应以开放与革新为主旋律,以融合与提升为方向标,实现从传统的小码头文化向现代大码头文化的转型.促进文化内涵的变革性提升和重塑式新构.传统武汉码头文化是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彼此融合的产物,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荆楚文化的特质,又烙印着近代西洋文化的痕迹,形成了以开放、包容、灵变、趋新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个性.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武汉大码头文化体系,成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为此,应在厘清武汉码头文化历史源流的基础上,科学理性地认识武汉码头文化现代转型的发展趋势,遵循文化创新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强化符合社会转型要求的大开放观念和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革新理念,将构建武汉大码头文化融入全民创业活动之中,融入文化产业发展之中,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20.
地域主义与文化身份看似全球化时代的话题,却也是个历史性的话题.各种建筑的地域特征形成于不同的地域环境与历史,在政治、经济、技术与文化的不断交流与碰撞中,地域特征越来越关联到建筑的文化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既能激发起对多样性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及价值的自觉关注,也可能使建筑风格演变为形式标签.本文将西方历史上的相关现象为引子,以审视中国近代以来建筑中地域主义和身份认同的种种观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